APP下载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2022-03-16唐飞英

今天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能力课堂

唐飞英

(安远县第二中学 江西 安远 342100)

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采取创新的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能力针对性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方案。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凸显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运用多样的课堂提问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丰富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学习知识经验,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提高提问的合理有效性,让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助于实现既定工作目标。

1.地理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地理知识中,为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高效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举措,当前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从以下问题进行阐述。

1.1 提出的问题比较浅显化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内容比较浅显,以判断式或自问自答的设问为主,对于提问的深度教师没有过多的考虑,没有注重对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不足[1]。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比较突出,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多数是记忆性的问题,而对学生产生启发的问题比较少,问题的难度不高。教师由于没有充分注重问题设计的深度,缺乏对学生引导,无法调动学生深度探究。

1.2 学生缺乏质疑的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中为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采取提问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而从具体教学的现状能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质疑的能力和勇气,地理知识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比较刻板,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薄弱,缺乏质疑的能力和勇气,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回答的主动性,学生不愿在课堂中表现自我,回答问题主动性不足,这一课堂教学方面没有加强重视,这就必然会影响地理教学质量。

2.地理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提问的措施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地理知识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在地理课堂提问中采取创新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2.1 联系教学目标设计提问

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丰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凸显出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从而采取创新的提问方式,针对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培养,促进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能不断增强思考探究的能力[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地理知识方面要采取创新的方式,改变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提问的方式,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有助于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也要注重锻炼学生识别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引导学生问题解决当中领略地理知识奥秘,教学前需要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诉求,优化问题设计,增强问题设计有效性,挖掘学生知识探索力,促进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高效参与。

例如: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知识中,为促进学生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师在准备环节要注重查找资料,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如城市结构是通过什么所组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因素都是什么?城市为居民提供的服务有哪些?科技迅速发展下,未来城市结构会发生何种变化?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能从思考探究问题中逐渐形成人地协调观念,增强学生认知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载体,就城市空间划分,实践中带着问题思考,帮助学生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观念。

2.2 综合提问提高学生地理思维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采取创新的教学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比较重要[3]。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采取优化设计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高效参与,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地理教学内容科学引导学生分析以及解决地理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注重学生主动展现地理知识,通过结合综合性强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运用学生综合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知识要点,辅助学生认识太阳辐射是人类活动主要能量来源,引导学生从时空角度归纳太阳辐射维度变化规律和对地球影响。地球实践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从而能为学生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除地球提供能量,太阳对地球带来的还有什么影响?太阳能量是通过何种方式射向地球?地球公转与之相关吗?地球的自转受到太阳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综合性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在思考中发挥发散思维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产生新的认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发展。

2.3 问题设计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比较关键,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能为学生学习进步打下基础。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问题时,要有明确的方向,结合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发展[4]。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学有着新要求,教师要在具体课堂中能够帮助学生运用空间同一区域观点,就地理现象解释,提高学生地理现象解释的能力。明确各区域位置,以经纬度的方式,地球按照各种标准划分成一个个区域,如气候,空间,具体授课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和区域地理知识相结合优化设计,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这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能力素质。

例如: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中,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堂问题设计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以问题链的设计针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加以培养,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全球气候变化都有哪些?变化趋势是怎样表现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会产生不利影响,那么怎样进行规避?让学生围绕地理知识点展开,结合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特征来汇总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结合每次气候变化状况,造成气候变暖原因分析,层次深入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在不同角度思考如何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2.4 问题设置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点中,为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综合学习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地理教学通过问题设计,针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5]。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教师在地理课程教学中也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引导下,结合具体地理探究以及实验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地理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程内容讲述中,为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方案,提前引导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引导学生调查当地农作物和农业区域分布特点,采访农业发展相应部门人员以及当地农民,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区域农业发展的状况能产生深刻的认识了解,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习的能力[6]。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实践的方向,如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是什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较,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比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实践调查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印象,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实践能力。

结语

总之,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为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素质,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现状,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改变传统地理教学的现状,就能为学生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设计问题,调动出学生地理问题探究的主动性,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动力能大大提高,从而能为学生学习进步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上文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方式研究,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针对性培养,能为地理课程实践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起到积极作用,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实现高效的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抄能力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