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探索

2022-03-16庞正武刘银妹

科学咨询 2022年20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思政

庞正武,刘银妹

(1.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2.广西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有效改善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资源不足、思政意识不高的现状,自1986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政策,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长足有效的发展。但民族地区高校与其他地区高校不同,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比较大,多数学生来自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边疆偏远地区, 深受民族宗教信仰和老旧传统观念影响,民族自我意识较强而政治意识薄弱,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特点

面对信息源日益增多的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对形势与政策的了解、关注、认识等与其他地区高校大学生有所不同,需加强研究其民族特点,因材施教,加入民族思想特色,多用实例讲授,多开展实践教学,与民族地区学生人文时事、生活环境产生共鸣,入脑入心,实现课堂效果。

(一)政治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民族地区高校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受民族传统观念、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影响深刻,民族情感深厚,具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意识,与非民族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在政治思维和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差距,虽然理性上明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重要,但是在情感上对“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且由于自由化因素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政治观念和意识表现较为薄弱。

(二)学习基础需进一步夯实

在教育教学方面,国家和民族地区政府制定了许多针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特点的扶助政策,以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但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匮乏的影响,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学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水平与非民族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许多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理论知识不足、基础学习能力较弱。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多受民族观念影响,性格直爽、待人真诚、质朴热忱,在学校各种活动过程中,往往较为积极主动,体现出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心理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95后”大学生面对多元化信息的学校生活,更加追求自我和个性,处理问题的方式多以个体情感为主,不考虑其他因素或他人感受,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独特性,体现出较强的个体自我意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受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影响,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与非民族地区或发达地区学生相比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心理素质方面,接受新知识和新文化时适应能力较为薄弱,较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日常交流中,因民族特性和个性意识差异常常被孤立继而产生排他性,加之学习压力比在中学时大,极易导致缺乏自信,产生多样化的心理问题。

二、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现状

民族地区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我国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念先进、有理想有文化的高素质民族人才的摇篮。民族地区高校思政理论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民族地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动课程建设,但基于该课程的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和实践中面临着一些共性的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涉及众多学科领域、信息量庞大、随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而,难以编制普遍适用的教材,迄今为止我国也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教材[2]。虽然集中备课方式使该课程在教学内容质量上有很大提升,但教材内容严格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要求进行设置,较少从突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问题导向、融合民族地区的区情到国情中、建设民族地区形势与政策信息资源数据库、满足民族地区大学生差异化需求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虑[3],使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缺乏民族地区特色,因此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不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民族地区的多数高校师资队伍紧缺,难以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师队伍[3]。在民族地区高校中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教师多以兼职教师为主,如各院系的党委书记、学工领导,部分高校授课教师是一线辅导员,尽管与学生关系亲密,但多数不是思政专业毕业,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不能对涉及的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进行很好的诠释,对国内外局势、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判断敏感性不足、前瞻性不够。另外,兼职教师大部分还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授课方式不灵活,考核方式不系统

现阶段,大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在开设《形势与政策》时仍采取“大课堂”形式,上课人数多在 100~150人,更有甚者达300人。这种授课方式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效率,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发呆、睡觉,“浑水摸鱼”。同时,课程没有统一教材,内容选自教育部春秋两季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或中宣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配套PPT,虽极具权威性、教育引导性,但内容时效性强,上课教师多是兼职教师,专业知识不对口,对时事内容理解不够深刻,在授课时多是对PPT内容或版式做简单修改后便用来教学,语言严肃刻板、文字叙述平实、表达严重理论化、授课形式单一、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参与率低。课程考核方式多为课程论文或者对某一时事的感想、心得体会,未形成系统的考核评估体系。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课程建设不够规范

“形势与政策”目前国家还没有规定的统一教材、教学大纲,主要依照教育部春秋两季印发的《要点》组织教学,根据时事形势的发展变化设置教学内容[4],加上课程内容处于动态变化中,从而欠缺整体性、系统性。且时事形势的类型多元化、多样化:从内容上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形势;从地域上分为国际、国内、地区等形势;在层次上分为主流和非主流、主要和非主要、全局和局部等形势。基于此,决定了形势的“热度”与“焦点”是判定教学内容的客观依据,使其无法建立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呈现碎片化有余而系统性不足的特征,导致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不均衡状态。

三、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使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规范化课程建设的一些成效,但在教学的实效性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民族地区高校授课还未更好融入民族地方文化特色,远未达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勇于奉献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政育人目标。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充分保证规范开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规范建设教学资源、择优遴选教师队伍、创新设计教学方式、注重考核学习效果和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5]。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研究,对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意义重大且十分紧迫。

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实施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政教育课程[6];是高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大学生的主要课程;是民族地区高校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民族地区管理人才的重要课程。当前一些大学生的辱国行为,更是说明思政教育亟需加强和提高。形势与政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的窗口,承担着帮助民族地区大学生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任务,理应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其时效性和政治教育特性,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和迫切。

四、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在教学内容选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规范建设等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作为一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课程需从教学现状出发,结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特点,综合分析,构建改革新路径,提高教学实效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一)准确把握、优化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思政课程相比具有较强时效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准确把握教育部颁发的《要点》内容,深入了解当下国内外局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掌握事件脉络和本质等,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5],向学生教授时事热点、难点问题。另外,要及时优化教学内容,在把握教学要点的基础上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办学特色和民族区域特点,增加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专题内容,如民族红色基因、民族英雄、民族革命先烈精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等,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增强课堂参与意识,达成内化知识、学以致用的思政育人目标。

(二)择优选取、建设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优劣是影响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

首先,民族地区高校要根据教育部《意见》要求,坚持高标准,按照“优中选优”原则,从思政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教师队伍中择优遴选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坚持宁缺毋滥原则[5]。其次,根据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实际,建立特聘专家库,引进校外专家、学者、名家教授等,或是聘请各级党政领导、先进代表定期开展形势与政策讲座。加强授课教师少数民族文化认知,培养教师队伍的政治前瞻性和敏锐洞察力,在规范教学内容的同时保持教学目的的一致性。最后,加强教师队伍的对外交流,定期外出考察,了解时事,把握时局,开阔眼界,与先进高校教师交流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创新授课方式、考核模式

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方式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改变“大课堂”的授课方式,采用“座谈”式小班教学或者“分组实践”,积极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握民族地区学生对时事专题的关注重点,将民族地区区情与国情相结合,把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学习等独有体系纳入授课内容,适当增加学生身边的案例或是采用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课时有限,可以设置课外辅助教学方式,如通过校园“路边传媒机”播放课程相关内容、新闻等,广播站增设“专家焦点访谈”等,增强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还有,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的教学方式,分享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课外学习,课堂上开展课外学习成果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实践方面的强项,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社会教学实践,利用寒暑假、民族节日、革命英雄纪念日、重大事件的契机,开展参观走访活动,加强学生对地区形势与政策的了解;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采用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应采用理论知识考核、社会实践考核、综合素质考核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全面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主要是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考核,该部分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0%。社会实践考核主要由社会实践方案、调研报告、实践成果展示等组成,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该部分成绩占总评的30%~40%。综合素质考核主要是课堂表现和课程论文撰写,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理论应用水平和写作水平,该部分成绩占总评的20%~40%。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终课程成绩。这种全面考核方式比较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规范课程建设、评价指标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最重要是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理顺课程管理机制,明确各教学管理部门职责,制定课程管理工作制度,详细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指标,有效促进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其次,民族地区高校要建立民族地区形势与政策动态信息数据库,结合民族地区大学生特点和关注热点,理清问题逻辑,融入教学要求的专题内容中,设置符合民族地区高校办学特色的教学大纲,建设系统、全面、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尤其是落实课程实施细则和评估标准,如设置“课程内容与设计、教学课堂、教学支撑要素、课程考核方式”为一级评价指标,“课程价值性、规范性、创新性”为“课程内容与设计”二级评价指标,“教学大纲完善,课程内容系统、全面,课程目标与实际授课内容相一致”为“课程内容与设计的课程规范性”三级评价指标。逐步细化每项评估指标,形成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估活动,引起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才能真正实现规范化建设。

五、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信息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思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程,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要引起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从优化教学内容、择优组建教师队伍、创新考核评价模式、规范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统筹规划各项资源,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同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教育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为“大思政”格局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