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楔形切除术治疗Ⅰ-b期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
2022-03-16张涛刘艳红王东伟王建峰李侠姜波
张涛 刘艳红 王东伟 王建峰 李侠 姜波
肺癌在全球范围中,是最为常见且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在国内肿瘤疾病死亡中居于首位[1]。Ⅰ-b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病早期较为隐匿,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数量较多的患者在首诊时疾病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已经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2,3]。肺叶切除手术在当前仍是Ⅰ-b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患者若癌灶直径较小、心功能较差、病变定位在肺外周时,可以选择肺楔形切除术作为一种妥协性治疗手段使用[4]。Ⅰ-b期老年NSCLC患者同中青年NSCLC患者对比,前者合并的并发症较多、生理储备功能较低,而肿瘤主要以高分化位置,病灶远处转移发生时间较晚[5]。针对Ⅰ-b期老年NSCLC患者,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所获得的生存收益要明显低于中青年NSCLC患者,而关于肺楔形切除的使用范围、临床应用价值仍需更进一步临床验证[6,7]。鉴于此,此次研究工作对收治的Ⅰ-b期老年NSCLC患者,分别使用上述两种手术进行治疗,探讨肺叶切除手术、肺楔形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情况、生存率影响,以期为日后临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Ⅰ-b期老年NSCLC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行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0.60±1.40)岁;其中腺癌18例,鳞癌21例,其他21例。研究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50±1.50)岁;其中腺癌20例,鳞癌20例,其他20例。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监督下开展本研究,2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5岁,入我院接受手术室治疗;(2)手术后病理证实为NSCLC,TNM分期Ⅰ-b期[8];(3)专人介绍研究内容后,自愿性质加入。排除标准:(1)手术室前接受过放化疗干预、生物治疗;(2)其他器官严重性功能障碍,如肾功能障碍、心功能障碍等;(3)精神思维混乱,沟通交流障碍;(4)研究资料不全,围手术期死亡等。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在患者手术前,指导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等全面进行评估,排除手术禁忌。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深呼吸、咳痰方法,改善肺功能得到,后根据其疾病实际情况,邀请其他科室进行会诊与治疗。患者均接受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单肺通气,选择健侧卧位体位。
1.3.2 对照组接受肺叶切除手术联合纵膈淋巴清扫术:手术切口选择同肺楔形切除手术一致,对肺叶动脉、肺叶静脉、叶支气管、叶间裂分别进行处理,肺叶切除,对纵膈淋巴结进行清扫,手术完毕后置入胸管。本组患者无中转开胸者。患者手术前若肺质量差、肺气肿情况严重,切割缝合操作时要添加使用管状奈维补片,使术后漏气可能减少,如果漏气情况严重则将高糖注入患者胸膜中黏连。手术后48 h内使用镇痛泵以减轻手术切开疼痛,鼓励患者多咳嗽咳痰、下床进行活动等,使用排痰机干预,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3.3 研究组在胸腔镜辅助下展开肺楔形切除术:观察镜孔位置选择腋中、后线第7、8骨间1 cm处,上肺肿瘤者则在其腋前线第4肋骨间处、下肺肿瘤患者则在其第5肋骨间3 cm处做主操作孔,情况若需要则在患者肩胛下线的第7肋骨、第8肋骨间多做1条长度2 cm 手术切开作为副操作孔使用。借助CT、手指或者器械去确定肿块具体位置,在距离肿块边缘2 cm处使用切割吻合器进行楔形切除操作,在纵膈淋巴结取检查样本,手术后胸腔留置负压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1.4.1 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手术治疗情况指标包括手术中出血量、手术进行时间、置管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淋巴清扫数、手术后疼痛情况。其中手术后疼痛情况时有VAS量表进行评价,VAS量表以0~10评价,0代表无疼痛感觉,1~3代表疼痛感觉轻微,4~6代表疼痛感觉中度,7~9代表疼痛感觉重度,10代表疼痛感觉剧烈。
1.4.2 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并发症包括手术切口感染、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困难、肺栓塞、心律失常、脓胸、乳糜胸。
1.4.3 患者生存状况比较:生存状况从1年生存情况、2年生存情况、3年生存情况、3年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死亡情况6个方面展开评价。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患者置管时间、淋巴清扫数、手术后疼痛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进行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生存状况比较 患者1年到3年生存情况、3年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当前,Ⅰ-b期老年NSCLC患者主要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手术间治疗,但是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率高,因此会受到相关限制[9]。随着国内胸腔镜医疗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该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住院治疗时间短,已经逐步开始取代开胸肺叶切除手术[10]。Ⅰ-b期老年NSCLC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时,要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去区域淋巴结,有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正常的肺组织[11,12]。患者身体条件若允许,可实施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身体情况若不允许或者病变分期过早时,则可实施肺楔形切除手术。在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肺叶切除手术、肺楔形切除手术可以将病灶完全清除,在当前已经成为Ⅰ-b期老年NSCLC患者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当前关于上述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存在一定争议性[13]。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n=60,例(%)
表3 2组患者生存状况比较 n=60,例(%)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肺楔形切除术适应症较多,具体如下:肺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FEV1≤50%;根治手术后出现复发情况;基础情况较差,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手术;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门、纵膈未见淋巴结肿大情况;癌症病灶定位在肺外侧的1/3处或者在单一肺段中,癌灶直径<3 cm[14,15]。当前,关于肺楔形切除术临床应用的研究争议主要集中在Ⅰb期老年NSCLC患者方面。此次研究数据显示,患者置管时间、淋巴清扫数、手术后疼痛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楔形切除术同肺叶切除手术在置管时间、淋巴清扫数、手术后疼痛情况评分方面结果基本一致,2组术式疗效近似;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进行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肺楔形切除术同肺叶切除手术比较,在相同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前者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而且可有有效缩短手术进行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使其经济负担减轻。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并发症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率、患者1年到3年生存情况、3年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尚可,提示两种术式预后情况较好。但是本次研究工作仍然存在相关不足,需要以后的研究中加大研究对象纳入量,为以后治疗工作提供可靠数据资料。
综上所述,Ⅰ-b期老年NSCLC患者接受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同肺叶切除手术比较,两种术式在并发症方面、远期生存情况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预后情况尚可,但肺楔形切术能够保留更多肺组织,在缩短手术进行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创伤方面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