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我院一季度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2-03-16黄慧慧陈武玲朱焕金
黄慧慧,陈武玲,朱焕金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广东 510800]
由于临床对抗菌药物的需求较大,这就增加了不合理用药与滥用抗菌药物的次数,使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多,多重耐药亦比较严重。多重耐药菌(MDR)指的是,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其耐药的抗菌药物至少为3 种及以上。MDR 的产生不利于临床抗感染治疗[1],另外医疗费用也普遍增高,这也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给社会造成的负担亦是巨大的[2]。近年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缺乏规范性,使得细菌耐药性亦不断变异、变强。另外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的速度比较慢[3],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工作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了解MDR 的分布情况及分析其耐药性,有助于减少耐药的发生,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效率。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本院第一季度MDR 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1—3 月收治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n=4 667 例)为探究对象。共分离出MDR 株132 株,来源为各科室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等,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感染的重复菌株。
1.2 方法
1.2.1 分离、鉴定方法(菌株) 按照《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第 3 版)相关要求、规定进行操作[2],采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卡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
1.2.2 药敏试验方法 采用本文选取的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药物药敏纸片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1.2.3 MDR 判定标准 采用上述药敏纸片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若菌株对3 种药物及以上的药物同时耐药,则判定为MDR 菌株。并观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等耐药率。
1.3 统计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 22.0 统计软件展开分析。
2 结果
2.1 2021 年第一季度全院分离病原菌情况分布 本院GBS 筛查标本为1 298 份,粪便(体检)为1 105 份,血培养、分泌物和痰标本份数分别为1 020、412 和315份,腹水、胸水等检出份数最少。2021 年第一季度临床分离细菌MDR 132 例,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6.67%(88/132),革兰阴性菌占33.33%(44/132)。见表1。
表1 全院分离情况分布 例(%)
2.2 多重耐药菌耐药率情况分析 MASA 共63 株,耐药率为19.05%,CRE 共46 株,耐药率为34.78%,CR-KPN 共 13 株,耐药率为 76.92%,MRCNS 共 10 株,耐药率为60.00%。见表2。
2.3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分析 头孢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是MDR 中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见表3。
表3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 %
2.4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 MDR 中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见表4。
表4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 %
3 讨论
病原体同时对3 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即为MDR[4]。随着临床需求的增多,多种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广泛,但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性及不合理性。另外,随着多种侵入性操作的应用,病原体耐多药的问题日渐凸显[5]。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MDR,其引发的医院感染病情复杂,且易复发[6]。因此,对MDR 菌群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临床抗感染治疗制定治疗方案,对整体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显示,本院GBS 筛查标本为1 298 份,粪便(体检)为1 105 份,血培养、分泌物和痰标本份数分别为1 020、412 和315 份,腹水、胸水等检出份数最少。2021 年第一季度临床分离细菌MDR 132 例,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6.67%(88/132),革兰阴性菌占33.33%(44/132)。提示MDR 的感染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系统和血流感染,分析原因可能是临床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置尿管留置体内和血管内导管等因素所致[7]。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一般是经获得水平转移的基因产生[8],可由质粒介导或环境细菌传导所致。经对20 种抗菌药物的监测结果显示,上述两种菌群对头孢、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对亚胺培南能够保持较好的敏感度,耐药率较低,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9],故临床治疗MDR 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时应当将亚胺培南列为首选药物,有助于减少耐药菌的产生[10]。
第三代头孢菌素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对大量的耐药株产生了诱导[11],从而发展为多重耐药。本研究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氨苄西林、氨曲南等药物的耐药率在60%~100%不等,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在17.0%~31.1%,其具有较高的敏感率,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说明亚胺培南的抗菌谱广,且作用强,故其为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一线药物,但值得注意的是,亚胺培南耐药率上升速度较快。临床医生在治疗前需进行药敏试验[12-13],根据结果选择治疗药物。本研究还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性不足36%,因此用药选择有一定的空间,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6.51%。故临床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时,应详细对细菌耐药特点进行分析[14],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选取抗菌药物,可联合用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15]。
本研究显示,MDR 中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临床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耐药率低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提升抗感染的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MDR 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达到100%,不再适用于临床治疗,抗菌药物选择的受限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临床应该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加强病原菌的检测,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采取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的整体疗效,防止MDR 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