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异常蛋白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2-03-16薛金秋顾朱彤徐凛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淋巴结病理化疗

薛金秋, 顾朱彤, 徐凛峰

乳腺癌的发病率是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抑癌基因失活相关,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是发生在细胞癌变初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的一种肿瘤标志物[1-2],因此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多数伴随着TAP的表达异常增加[3]。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TAP检测技术已经成为诸多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热点,但是在乳腺癌患者中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估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对女性乳腺癌患者TAP表达水平,TAP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化疗前、后中的变化进行比较,探讨TAP在临床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确诊为女性乳腺癌107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依据文献标准[4]诊断为乳腺癌;② 纳入研究前3个月均无内分泌治疗、无基因靶向治疗、无放疗及化疗等其他抗肿瘤治疗;③ 生存期>3个月;④ 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性障碍、糖尿病等;②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既往史及现病史;③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采集患者外周末梢血。

1.2.2 检测方法 TAP检测试剂盒购自浙江瑞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集所有患者末梢静脉血2.0 ml,EDTA抗凝,制作血涂片2张,每张血涂片的血量约25 μl。室温静置5~10 min后,滴加已准备好的TAP凝集素试剂,观察能否形成特殊形态的凝聚物,检验科医生于TAP分析系统检测仪(产品型号RS2011-A)计算凝集物面积。

1.3 评价标准

TAP阳性评估:凝聚物颗粒面积≥121 μm2,不规则圆形晶状体颗粒,呈淡绿色、淡黄色,颗粒中央区淡染且屈光性。TAP阴性评估:凝聚物颗粒面积<121 μm2,未观察到上述颗粒。

根据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细胞增殖核抗原67(nuclcar-associated antigen Ki-67,Ki-67),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TAP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以检验统计学差异。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两组间TAP表达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化疗前患者组和化疗后患者组的TAP凝聚物面积应用M(P25,P75)的形式,两组数据比较应用Wilcoxon(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AP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

107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TAP正常30例,TAP异常77例,TAP阳性率为72.0%。TAP表达情况在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Ki-67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同年龄、ER、PR、Her-2、E-cad、CK5/6、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化疗前TAP表达情况

2.2 TAP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化疗前患者组与化疗后患者组比较,患者的TAP凝聚物面积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8.4(142.2,180.6)]μm2和[112.6(106.4,116.6)]μm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患者组的TAP表达量明显高于化疗后患者组。

3 讨论

TAP也称异常糖链糖蛋白,是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细胞膜表面脱落到血液中的产物,在肿瘤细胞异常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肿瘤恶变过程中,部分伴随着糖基化修饰酶发生变化,引起“异常糖基化”,与钙结合的复合物即为TAP。TAP检测技术是针对肿瘤恶变产物的一种异常糖链多级偶联技术,可使异常糖链蛋白相互聚集,从而可使用TAP检测图像分析仪识别分析,进而监测肿瘤状态[6]。临床上在影像学无明显改变时通过TAP检测便能早期发现肿瘤细胞异常增生,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TAP在多种肿瘤的早期诊断、新辅助化疗监测及预后判断中得到广泛专注,如TAP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可提高直肠癌的检出率[7]。TAP的产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紧密相关。目前临床在膀胱癌[8]、胃肠道肿瘤[9]、非小细胞肺癌[10]、宫颈内膜癌[11]等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引起了重视。在国内,极少部分临床检验科将TAP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检查,尤其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更加少见。国内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AP的升高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病理分级越高呈正相关[12]。本研究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TAP的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TAP的表达量高于肿瘤直径 ≤2 cm的患者,分析可能原因: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糖基化修饰类酶或者部分胚胎时期活跃、成熟期趋于静止的酶被再次激活,进而引起异常糖链蛋白相互聚集,发生TAP表达升高。提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TAP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TAP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之间的病例数较少,并无化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通过TAP的检测,在TAP检测图像分析仪下,观察有无特殊图像。有研究发现TAP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之间无明显关联[1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ER、PR及Her-2表达的分子分型,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合。此外,在不同年龄、E-cad、CK5/6、远处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蒋丽琳等[14]的研究发现胃癌增殖的指标特征可用TAP表达进行评估。目前关于TAP对多种肿瘤诊断的报道较多,但与乳腺肿瘤增殖相关的报道罕见。本研究结果表明,Ki-67高表达的患者TAP表达量高于Ki-67低表达的患者,说明TAP表达量与乳腺肿瘤增殖的情况相关。化疗前患者的TAP表达量高于化疗后患者,说明患者化疗前、后TAP表达情况可能与不同的临床特征相关,并反映了体内肿瘤负荷的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TAP在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大和肿瘤增殖能力强的患者中的诊断、疗效监测、预后等方面价值更高。当然,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样本量有限,需要收集更多的病例进一步研究,评价TAP在乳腺癌患者诊断、治疗、复发及转移关系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TAP在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不同,TAP与 Ki-67表达情况在乳腺癌患者中有一定的相关性,化疗前患者的TAP表达量高于化疗后患者,提示TAP的检测结果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TAP对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的确切作用尚需更多的体内外实验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淋巴结病理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跟踪导练(二)(3)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