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势在必行

2022-03-16付晗

兰台内外 2022年6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

摘 要:当下正处于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科技技术的面前,档案事业也迎来了蓬勃生机。档案编研作为集合档案管理、档案信息服务以及档案信息开发等多项重要档案特征为一体的新型体制,加强其技术革新,提高档案编研工作的科技化、便利性也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有关信息时代背景下对有关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与相关的方式方法展开简要说明,旨在能够进一步推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整体质量,优化档案编研工作的综合效率。

关键词: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深入认识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档案信息的数据处理技术也更加快捷、便利。深入挖掘档案信息价值,提升档案资源利用服务水平,成为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档案事业的建设将更加凸显档案信息技术优势,在某一程度上反映社会高度信息化,代表档案事业发展的高度与深度。如何在现有的档案编研工作上合理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档案工作理论以及档案工作思路和选题思路的改革,通过这些思想上的更新,在档案编研各项工作细节中展现档案工作的信息技术水平,展现档案编研工作的信息技术优势和编研工作方法。

1 信息时代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

1.1 档案编研工作社会化是编研工作的延伸

为了确保档案编研的科学性、完整性、社会性,要注意加强对档案编研的观念转换、思路转变,推动档案编研更好地走向社会,为社会大众服务。加强档案信息开发力度,提高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档案编研工作中要增进对其社会化的研究,促进档案编研信息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需求,更好与社会发展实际相匹配,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突出档案编研的社会化也是体现档案事业价值的关键内容。如果档案编研的社会化缺失,那档案信息资源就会逐渐封闭,逐渐失效。在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档案信息收集与管理后,会发现如果档案信息价值无法凸显,收集了一堆无法予以实现也就是毫无意义的信息内容,那档案编研工作就是无效、无用的。在实际社会上,不同群体对档案信息内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些不同需求也共同组成了档案编研的信息价值,给予了档案编研更加广阔的发展维度,也要求了档案编研工作要有更强的可塑性,要能够适应于不同的需求和价值内容。为了更好地论证社会上不同群体对于档案信息的不同需求,对档案编研课题的科学化决策和管理也是提高档案编研质量的有效途径。

1.2 满足新时代社会化需求

突出档案编研的社会化,是新时代科技技术和档案事业进步的必然要求。在各行各业信息技术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信息联系也会更加紧密,为了向社会深层次靠拢,真正体现档案信息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注重档案资源的信息服务,推广档案信息价值也是体现档案编研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只有合理地对档案信息产品进行开发和运用,才能让档案价值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上发挥作用,更好地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之间不同信息要求。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档案编研的服务对象也有了更大范围的拓宽,服务方式也开始逐渐多样。只有多注重档案编研的社会化,才能延续档案价值,将单纯讲究社会利益的档案信息转变为信息服务的普及和社会效益的普及,从而体现档案编研的服务性、延伸档案编研工作、提高档案编研的实际价值。

2 档案编研工作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档案编研工作方法和技术研究滞后

在档案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或是实践统计,应该高度认识档案编研在档案事业中承载的重要意义以及发挥的主要作用,能够有轻有重地开展档案信息研究工作,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而言,档案馆相关工作者往往更加注重理论以及基础工作的建设,而忽视了档案编研工作方法的研究和技术进步。档案编研作为决定和影响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和档案事业质量的关键,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能够抓住档案编研的工作提高重点,从而有效凸显档案工作的有效性,掌握档案编研工作的提升要点。

2.2 档案编研信息资源开发滞后

从档案编研工作的信息资源角度看,其智能型、信息化、编研型以及技术型的开发往往研究分量不太多,相关管理者以及档案工作者也都习惯将眼光放在对档案编研工作服务性、宣传性的研究上,这些成分的影响比例比较小,往往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太明显。反而是信息化以及技术性的研究能够开创出档案编研工作研究的新方向,能够打开不一样的局面,从而提升档案工作水準,打破传统的档案工作局限,提升档案服务水平,让技术性更好地发挥科技优势,也让档案编研内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2.3 档案编研需要创新

从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改革目前传统的工作形式,不断强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编研工作,是提升档案编研效率以及档案编研质量的最优方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将档案信息单一地、死板地进行内容保存,而要学会信息的流动、传递和影响。只有体现档案编研中信息价值和信息服务的效率,才能有效增进档案信息水平,提升档案编研的综合价值,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多种综合性开发,进而扩大档案信息的影响面,扩大档案信息的价值影响范围,拔高档案编研工作高度,强化对档案编研工作的综合影响力。

3 加强信息时代下档案编研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开拓档案编研工作思路,加大编研工作力度

结合当下传统档案编研工作内容来看,档案编研的技术比较匮乏,且编研方式较为单一,信息的使用有效性没有得到发挥,信息价值也很难得到体现。要知道,档案编研工作的水准会直接影响到档案事业的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服务质量。所以,结合信息时代的不同要求,学会有效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效率,提升档案编研的有效性和科技性,对档案事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想承担档案信息资源主体管理和建设的要求,在档案编研工作中要注意转变工作思路,适当地加强编研工作力度,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体档案编研工作的转型和综合性提升。那么该如何加强编研工作力度?首先,从档案编研的工作需求来看,档案编研工作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任务,要对社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建设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要能够根据地方实际建立适当的档案信息倾向性收集与统计,通过切合实际以及及时、有效的调研工作,从而确定档案编研的行动方向。在超前服务意识的指导下,能够预先判断某些需要的档案信息,进而做出相应的档案信息内容调研,更好与当地发展环境相适应,提高档案编研信息与地方实际发展的匹配度,做到哪里需要信息参考,那就在哪里展开档案编研,哪里需要经济建设,档案编研内容便扩大至哪里。在这个预判性的档案编研信息技术下,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增强信息的使用价值,也让档案编研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提高档案编研的综合水准。

其次,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单一的档案信息内容也难以給社会大众提供切合实际的服务,注意对档案编研的综合性提升,将单一转变为多元,通过融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下,拓宽档案编研的服务面积,增进档案编研信息内容的利用价值,提升信息利用的时效性,打破传统固有的封闭式档案编研管理,开创新型的档案编研风格,通过档案编研的技术提升,带动整个档案馆内部的信息交流,由此打开信息时代下的档案事业新格局。同时,针对档案编研的工作对象,也要进行工作思路的转变,传统的对象一般以档案馆内各个部门为主,但目前针对档案编研工作的特殊性和价值性,要体现出编研对象的灵活。在依靠编研工作的工作内容上,尽可能多地发挥编研价值,选择适合其实际发展的内容主题,强调编研的素材多样、对象宽泛,从而有效体现档案编研的综合价值。

最后,档案编研工作对于档案事业来说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相应的档案编研工作质量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要将档案编研工作主体视为一个群体。只有提前准备好专业技术过关、专业知识过硬的编研工作人员,才能保证编研的工作效率,也只有在编研的科技创新上以及人才储备上下足功夫,才能不断对编研的思路进行改革,使编研力度有效加强。当下,档案编研从技术性来说,需要提升和进步的空间仍然较大,档案编研所需要改革的方面也较多,需要跟上目前信息时代的脚步还有一段距离。

3.2 拓宽档案编研工作的选题思路,改变工作方法

档案编研工作在选题思路上要注意打破传统的单一内容,比如对文书档案的利用习惯,文书档案的档案信息内容毕竟过于单一。因此,要能够根据科技档案技术,逐渐延伸和变化出更多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对这些技术成果的汇编,进而开展出更具实际价值和科学性的信息内容,同时,档案编研工作的信息收集也要注意从多维度、多角度中进行资源收集,尽可能多地拓宽资源来源,这样能够打破传统较为单一的信息参考环境,也能够更好地编制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技术资料汇编,由此体现档案编研资源的信息价值和信息整合意义,体现编研的有效性,加强编研的实用性和对信息处理的科技化。另外,在档案编研质量上,要一改往日信息收集以及信息整合的表面工作,要注意加强编研的质量深度,注重编研的成果价值,要能够体现编研成果的现实意义,尽可能地展现编研的潜在服务。要用编研的社会影响以及社会作用来衡量编研的成果价值,根据编研所产生的影响范围来判断编研的质量高低。只有让编研的信息内容在社会建设以及行业服务上发挥了效果,才能判断此次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是否高效,才能赋予档案编研工作更多的活力与价值意义。同样,在编研人员的素质培训中,也要注意不断加强。尤其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水平的停滞不前只会阻碍行业的发展脚步,因此,在这个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推动行业的进步,人才的综合提升是不可或缺的。在档案编研中,构建适应编研工作的知识结构,创建编研人才队伍,加强对档案工作者以及编研工作者的综合技能培训,通过对其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以及相关学科的加强学习,让参与编研的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也让参与编研的工作人员逐渐构建起自身的知识结构,拥有可以创新、拥有创新的能力,在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将现代化技术融入进编研工作中,也能够在编研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一定建树。尤其是编研概念的健全和树立,这对之后档案编研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掌握好了最基本的人才优势,并将该优势不断发挥,才能确保编研过程中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推进。未来,信息时代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入,加强档案编研的技术融合,提高档案编研的人才队伍扩建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有关档案编研工作的信息技术融合的研究中,不难发现,通过技术上的优化和更新,可以将传统档案工作中单一的数据信息转而以更加有价值的方式呈现,将“死”数据变“活”,从而发挥档案信息价值,提高档案编研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样,档案编研工作思路以及工作理论在相较于传统的编研流程中也有了不一样的改变,不仅因为科学技术的融合使得工作效率变得更高,也因为工作方法和工作力度的改变,从而加强了档案编研的改革和创新。还有加上档案编研工作理论的创新,使得对编研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入,打破传统单一的档案编研认识,进而推动了档案编研事业的进步。这对于档案行业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未来档案编研以及档案行业的科技性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如何加快档案技术的改进,提高档案编研的水平和质量,这也是目前对档案信息技术提升的目的与意义。为了更好地让档案信息服务于社会,助力于社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国家发展,今后针对档案编研的信息化技术更新还会展开更加深入的调研,以便提出更高效、可行的发展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伟明.浅谈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应对策略[J].新东方,2019(8):54—56.

[2]贾维永.北京图书馆举办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图片图书展览[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4):47—47.

[3]刘珊.新时期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1(1):43—43.

[4]动向[J].视听界,2018(1):114—114.

作者简介:付晗,(1980— ),大学学历,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办公室保密档案部经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档案编研和档案信息化。

3455501908229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反思与再提升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阅读别丢掉“笨办法”
浅析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信息时代包装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设计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未来是一个概念时代
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