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档案在绿色发展及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开发研究

2022-03-16杨爽

兰台内外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作

摘 要: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地勘单位和地质工作在绿色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了充分努力,本文探讨地质档案在绿色发展与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开发研究,充分发掘地质档案信息,积极做好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开发利用,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档案数据库并深度开发利用,促进企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力争最大化发挥地质档案的信息价值。

关键词:档案;地质档案;地质灾害;开发研究

地质档案是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它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资源,是地质工作的直接成果,也是地质工作不可或缺的参考内容,是地勘单位的生命源泉,在地质工作中意义重大。一般可划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是地勘单位的重要成果和资产。

地质灾害指的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地质灾害防治是指由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地质灾害档案正是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产生的档案,是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规律,收集、形成并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地质档案。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开发利用地质科技档案,对开展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对地勘单位转型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1 地质档案在绿色发展要求下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1.1 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需要

新时代地质工作要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要求,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起,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行各业和社会进步都要转变思想,从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的角度探索发展之路,地质工作也要根据自身特色,维护生态文明,谋求长远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日益增加。地质档案工作要紧随时代,不断创新,反映时代发展中的地质工作特性,为先进理念下的地质工作提供信息价值,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为地质灾害防治做好基础工作。

1.2 地勘单位社会定位与自我实现

地勘单位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石油勘查、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下取水工程、灌注桩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勘查的综合性专业地质工作,具有丰硕的地质成果,成熟的地质技术。以地质工作为基础,地勘单位拥有类别多样、内容齐全的地质科技档案,在地理信息、地质条件、地勘工作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信息优势。在新时代地勘单位应发挥地质信息价值,树立相应的社会定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

1.3 档案基础工作完善

1.3.1 地质档案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地质档案作为地勘单位的重要成果和无形资产,建立起固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由总工程师整体领导,由专人负责地质档案管理,由地质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由监督部门进行档案归档监管,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人员专业。建立并落实地质档案归档、管理、借阅、保密等制度,多方面指导落实地质档案工作,组织齐全,制度完善,为地质档案深度开发、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1.3.2 地质档案信息化进展顺利。对地勘单位来说,通过专业扫描设备和电子存储设备,地质档案基本实现电子化,基于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软件,对地质档案归档、管理、借阅、开发利用进行电子化管理,实现地质档案电子化检索查阅,实现对地质档案的高效开发与利用。通过进一步对OA系统的建设和基于大数据、网络云对地质档案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建立地质档案数据库,进一步开发地质档案数据,有效整合抓取地质档案信息,发挥地质档案价值,为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证和技术手段。

1.3.3 地质档案编研工作。地质档案信息深度开发利用,根据地质档案类别,能够分别建立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资料汇编;能够进行区域地理信息数据提取、整合、汇编、分析利用;能够进行区域地质工作要素提取、整合、汇编、分析利用;能够进行地质技术方法、手段的整合分析;能够进行地质工作趋势分析预测、展示行业变迁等,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能够为地质档案工作顺利展开、为地质工作顺利完成提供助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为人才培养提供依据,能够利用地质档案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信息保证。

1.4 灾害频发,防患未然

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季节等因素,受高温、汛期、地理地形、以往地质工作等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人身和财产安全。出于对地质工作特殊性的考虑,从环境保护、灾害防治、行业前景、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相关工作,提前预防,灾后治理,以消灭安全隐患,杜绝风险,是地勘单位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业务拓展的新方向,也是地勘单位充分发挥行业特长、开发利用地质档案信息价值的体现,是地勘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

2 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内容

2.1 地质档案前期收集、整理工作

做好地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包括找煤、调查、储量核实、普查、详查、勘探等地质工作的不同阶段档案,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水源井、地热、测绘、其他矿产资源等不同类别档案,各世纪矿区、各地区矿区等不同区域类别的档案,根据钻孔资料、原始资料、区域地质地形、地理条件、工作量等建立不同内容的档案,按文字报告、附表、图件、文件等建立不同表现形式的报告。这些分类档案从多角度多方面整合抓取地质档案信息,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数据。

2.2 收集地质灾害工作信息需求

根据国家关于地质行业相关政策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要求,结合以往地质项目工作和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参考新的工作标准和技术手段,根据煤矿隐蔽致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汛前隐患排查项目、地质灾害核销等工作的各自特点,由地质档案部门向地质项目工作者收集地质灾害工作中有已经使用、需要使用及有可能使用到的档案资料,再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系统整合,分类整理,为建立地质灾害专题档案做准备。

2.3 建立专题档案

根据收集的档案资料,结合地质灾害工作的地质资料需求,充分发掘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初步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 相关文件。地质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相关文件,以陕西省内地质工作相关文件为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地面普查现状和需求情况的通知》(煤安监司函技装[2013]11号)、《关于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14]74号)等。

2.3.2 相关报告。地质灾害工作可能应用到的相关报告材料,如《矿井设计安全专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

2.3.3 原始资料。地质工作从开始阶段累积的地质台账、报表等,包括项目相关工作起止日期、完成工作量、工作面准备情况,项目原始记录台账、工程图件。

2.3.4 成果报告。地质灾害项目工作完成得到的最终成果报告,包括项目相关的文字报告、文件、附表、附图等。

2.3.5 其他资料。包括人员配置、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说明文件等资料。

2.3.6 电子文件。地质灾害项目工作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以及地质档案工作中对地质灾害相关档案进行电子化的资料。

2.3.7 编研成果。包括对地质档案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汇总,对地质灾害结论的收集整编,灾害预防宣传册等。

2.4 开发利用信息化资源

基于地质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软件,对地质灾害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地质灾害相关原始数据进行电子化扫描,录入数据信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档案数据库,系统整合,按需抓取,按照区域因素对地质档案内容进行整体架构,按时间因素对地质档案进行前后关联,化零为整,按地质条件对地质档案进行对比分析,按工作方法、技术手段进行分类关联,按资源量、项目成果、历史问题进行系统整合,按问题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时间、空间、前因后果的有效联系;对勘查区范围、资源量、钻孔等数据进行单独录入,方便对数据进行单独抓取和对比分析,从整体到局部,由面及点,满足多维度、多层次、多种类的地质档案数据需求。根据地质灾害档案的特色和开发利用需求,进一步研究开发相关档案管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地质灾害档案数据库,研发地质档案管理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数据信息和分析预测。

2.5 加强涉密资料保密,保证专项档案安全

地质灾害档案涉及区域地质及地质构造、地质测绘等多方面问题,在地质档案开发利用中,必须加强地质灾害档案的保密。根据《档案法》《保密法》等法律,按照地质工作内容和涉密测绘资料使用规定,地勘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涉密测绘资料保密制度,界定涉密地质档案的范围,规定涉密地质档案的保存、管理办法,以及借阅及开发利用的流程和使用守则,保证地质档案在保守国家秘密的基础上,能够在地质灾害工作中合理应用,充分发挥档案价值。

2.6 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档案宣传与推广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档案开发利用的宣传,利用网站、公众号、宣传页以及现场宣传等方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作用和地质灾害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在当地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提高地质灾害安全意识,发挥地勘单位的工作优势,承担地勘单位的社会责任。

2.7 加强地质灾害档案人员素质建设

地质灾害档案是地质灾害项目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是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报表、总结和有关的依据、指示性文件,以及成果报告和有关的图件、附表等,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地质灾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地质档案管理知识和地质灾害工作知识,并且能够不断更新方法与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对档案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由地质工作者对档案人员进行大量业务指导,使档案工作者对地质灾害工作有充分了解,更好地胜任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开发利用工作。

3 效果及影响

3.1 能够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的建立与开发利用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建立和开发利用的探究,能够对地质灾害防治档案进行整合管理,为后期大量地质灾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也为地质工作提供相关区域地质数据,为地质灾害防治档案的科学长效管理归档提供了模板。能够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档案数据库,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利用地质档案资料提供技术保障,对地质档案开发利用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对地质档案数据应用与分析提供内容和技术保障,对地质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的建立,为其他地质档案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照,促进档案工作整体推进。

3.2 促进结构转型,创造经济收益

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开发利用,能够大力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探索和拓展,大力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项目,在地勘单位工作全面紧缩的情况下,开拓新的道路,促进结构转型,更改收益结构。并且打开思路,进一步促进相关工作理念、工作内容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3.3 促进生产安全科学化、常态化管理

地质灾害防治档案的开发利用,能够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拓展也促使地质灾害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目前,高温、汛期等特殊时期引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预防工作日益增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突显,档案安全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地勘单位增加了安全隱患意识,能够建立生产安全科学化、常态化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

3.4 提升了企业形象

地质灾害防治档案开发成果的宣传利用,提高了个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水平和灾害防治的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档案的开发、宣传与利用,对当地人进行宣讲教育,科普地质灾害知识,进行灾害演练,都极大提升了地勘单位的企业形象,树立了地勘单位在新时代应有的社会定位,履行了地勘单位的社会义务。

参考文献:

[1]李妍花.提高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J].兰台内外,2021(07):62—63.

[2]何惠云.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1(08):33—34.

[3]郭鹏,孙超,李晟洲.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J].华北自然资源,2021(06):53—55.

作者简介:杨爽(1989— ),大学学历,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3031501908238

猜你喜欢

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