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渔猎与打牲乌拉皇贡
2022-03-16封华
封华
摘 要:论述满族渔猎,打牲乌拉贡品的种类、历史,及其发展。打牲乌拉皇贡兴衰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中国封建主义的专制政权垄断东北经济命脉,独享东北资源,其兴盛到衰败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满族;历史;渔猎;乌拉;启示
吉林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吉林市满语称“吉林乌拉”,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务院第三批命名的中国历史名城。明朝辽东都指挥使刘庆曾三度在此设厂造船,矗立在松花江畔的阿什哈达摩崖碑见证了这段镇守边疆的历史,因而吉林市古时又称“船厂”。
满族是渔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向大自然获取了生活资源,也创造了独特的渔猎文化。自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吉林设置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以后,吉林将军辖区和乌拉街就成为向朝廷进奉贡品的基地,这里的兵丁、牲丁就成了采捕渔猎的劳力。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渔猎的贡品有数百种乃至上千种,山珍野味,乡土特产没有不包括的。本文重点介绍捕鱼的技艺传承及其产生的故事、禁忌习俗等。
1 采捕东珠
吉林的采珠历史悠久,约在1700年前,居住在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夫余人就已经采珠。《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夫余国……出名马、赤玉、貂[貂] [内],大珠如酸枣。”东珠是贵重的装饰品,清朝统治者之所以对东珠格外喜爱和珍视,是因为朝廷把它定为用以标识皇室王公贵族以及朝臣官员等级的饰品,是地位、品级的象征,这其中,也含有崇敬先祖、怀念先祖功业之意。这无形中抬高了东珠的身价。清朝将产自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以区别于海产珍珠。东珠为淡水里的河蚌所生,多为吉林、黑龙江境内松花江、混同江、牡丹江、嫩江、瑷珲江等江河及其支流所产,故这些江河,统称为“捕珠河”。《鸡(吉)林旧闻录》载:“东珠生蛤中,吉林江河巨流中皆产生。”东珠的色泽,常见的有白色、淡金色、粉红色、天青色、淡青色等,而以匀圆莹白有光者最为名贵。《吉林新志》有“岭南北海产珠,皆不及东珠之色”的记载。
珠轩丁采珠需要勇敢、智慧与技艺,是一项充满风险甚至有生命危险的艰苦复杂的劳动。《永吉县志》载:“珠罕而难求,往往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而不产一珠”。为了采集东珠,牲丁们要“一人驶船江心,用篙撑稳,复执长杆缘船身之水底,捕者裸体抱杆,闭息深入,身伏水底,左臂抱杆,右手扪蚌,得则口衔,掌握。缘杆而上,置蚌舟中,三次易入,趋岸,爇火烤之,驱寒免疾。日夕,没音(领队)同众聚蚌剖脊解壳得珠,置净水碗中,少许,纳诸印袋(一种由吉林将军署印制、专门装珠的袋子)封固注明,按日如此”。
2 捕鳇鱼
鳇鱼,又称鲟鳇鱼、秦王鱼、牛鱼、麻特哈鱼、色里麻鱼、阿金鱼等。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水域中,有鱼中之王的美称。《鸡(吉)林旧闻录》载:“松花江产鱼颇富,三姓上下之沿江一带多操渔业。其鱼鲟鳇最大。”鳇鱼系海洋生物,每年春季时溯流而上至松花江等江河,成龄鱼在此产孵繁衍。成鱼体长七八尺至一二丈长,体重可达一二千斤。其鱼身呈黄色,腹部雪白,背部有棕黑色花纹,腹部和体侧有状如甲胄及形形似尖刺的鳞块。
在《金史》《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以及吉林的地方志书中均有关于鳇鱼的记载。鳇鱼自古以来一直是东北特别是吉林沿江渔民世代捕捞的主要鱼类之一,不仅具有经济和食用价值,而且体大形异,显得神奇,一向为人们珍视,尤其是因为被用作祭祀典仪的供品,因而清朝历代皇帝对打牲乌拉捕、贡鳇鱼之事十分重视。在皇太极时已有向皇室进贡鳇鱼的指令。康熙五年(1666年)始正式定下捕鳇业务,康熙三十年(1691年)后,健全了捕鱼八旗组织。乾隆后期,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将捕鳇鱼之事提到更重要的位置。
皇室和达官显贵以品尝鳇鱼为尊为快,每到春节,皇帝与后妃必躬亲蒸尝,取民间“年年有余”的旧俗,是为吉利,皇室遇有婚丧大典,更是以进大鳇鱼为祥。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比利时学者南怀仁随从康熙东巡,他所著的《鞑靼旅行记》中载:“乌喇(今乌拉街镇)去吉林三十二里,稍上流处盛产鲟鳇鱼。皇帝乌拉之行,就是为了钓这种鱼。”康熙、乾隆两位皇帝还多以诗歌咏之,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记下了鳇鱼的生态习性和牲丁捕魚时的艰难,为我们留下了当年康乾盛世时“巨鱼充贡”的历史遗韵。
每年谷雨时节,捕鱼牲丁分成若干“莫固”(队),各有头目,分赴各产鱼河口捕捞鳇鱼。牲丁到达河口后,用横江树木栅堵,称作“挡亮子”。这种“挡亮子”网用麻绳结成,高约七八尺,长视江面宽窄而定,网眼约二三寸,上沿是浮漂的长方木,下沿是铅条“坠子”,在岸上钉一木桩,网的一头拴在桩头,其余的网叠好放在船上,小船向对岸边划边放网,到对岸折回,把网的这一头再拴在木桩子上,网在江中成弓形,在江水的冲击下越收越小,这时用小网或手抄网慢慢浸入水中捞取,虽然每次都能捕大量的各色鱼,但能捕到鳇鱼时极少,往往下网十多天不得一尾。捕到鳇鱼后,要把所捕之鱼命名造册记录其色彩、特征及数目,并送至“鱼圈”圈养。
在清代,在今吉林省的舒兰、德惠、扶余、农安等地都曾设有“鳇鱼圈”。这种鳇鱼圈一般设在与主江道连通的宽阔地带或江叉子里,大小方圆不等,如德惠“鳇鱼圈”水面约20000平方米,四周插柳埋栅,留有赶鱼换水的闸门。与陆地毗连,柳树环成屏障。待到冬季,再破冰捕鱼。
冰冻的鳇鱼用黄绫包裹,装上贡车,每年到腊月,由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派人送往京城。护送人员在出发前三日要沐浴更衣,吃住在衙署更房,不能回家。因是贡品,贡车行驶前要举行隆重的送鳇鱼仪式,鸣锣开道,净水泼街,场面十分热闹。途中至每驿站要更换保镖兵丁一次,直至京城。有时活鱼进贡,要把活鱼装入特制的水车中,一路不停地更换水车中的水,送到京城时鱼还是活的。
在打牲丁们长期的捕鳇鱼的生产活动中,产生了许多以鳇鱼为题材的民间传说流传下来,其中的“鳇鱼圈珠山的传说”等已于2008年11月列入吉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渔楼的传说”2009年6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冰川捕鱼
冰川捕鱼即为冬季捕鱼。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除捕鲟鳇鱼外,还捕其它鱼类,捕鱼是沿江河湖泊的渔丁们的主要生产活动。一年四季虽然皆可捕鱼,但夏季多雨水不是最佳季节,以春、秋、冬为主,尤其是冰川捕鱼能有大捕获,民间有“秋打插江鱼,冬打稳水鱼”之说。每年入冬,漁丁们即捕打各种杂鱼,连同鳇鱼一起挂冰上贡。史籍中记载,康熙五年(1666年)的一次查干湖冬捕,从凿冰眼、下网片、串杆子到拉网等工序,共动用300余人,用网70片,麻1400多斤,铁1500斤,足见规模之大。
这种冬捕的方法和技艺一直传承至今。现在,松原市每年都要举办查干湖冬捕旅游节,这里的渔场已成为世所罕见的原生态的“最后渔猎部落”。2005年查干湖冬捕以规模最大、单网产量10.45万公斤的成绩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又以单网产量16.8万公斤的成绩刷新了纪录。查干湖冬捕景观入选为“吉林八景”之一,2007年5月,“查干湖冬捕”(查干淖尔冬捕习俗)被吉林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查干湖全鱼宴”被吉林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江河祭
祭江河诸神是吉林省沿江河各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它与渔猎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渔猎文化的一项内容。世代居住在松花江沿岸的满族先民,称松花江为“天河”。他们的渔猎生活常常受到自然现象的干扰和侵害,对自然界怀有恐惧、敬畏和崇拜的心理,于是逐渐产生了以万物有灵观念为核心的萨满教,萨满教以对自然界的神灵进行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对其恭敬并祈求其给予佑祜,江祭、河祭、水祭以及龙、鱼、龟等水生动物图腾的崇拜可以说溯源于此。
松花江祭江仪式已有上千年历史。金世宗在大定十五年(1175年)祭封长白山之神为“兴国灵应王”后,认为松花江也是助兴王业的灵水。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加封松花江神为“兴国应圣公”,“申命有司,岁时奉祀”(《金史·礼志八》)。此后,祭祀松花江活动就被延续下来。
据《清朝文献通考·群祀考》记载,清从顺治二年(1645年)起,定制了祭礼,并在今吉林市松江东路建起了“风云雷雨山川坛”,之后吉林各地方也开始修建龙王庙、河神庙、以供地方官民祀拜。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第二次东巡来到吉林时,先派一位大学士到“风云雷雨山川坛”祭祀松花江神后,才率人马入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想到吉林只有“风云雷雨山川坛”和龙王庙,没有江神庙,特给吉林将军发来一道关于修建松花江江神庙的上谕。翌年,江神庙落成后,乾隆特派一名高官前来致祭并宣读他本人亲自撰写的祝文。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皇帝又送来御书“马訾保障”匾额悬于正殿,足见清朝皇帝对江河诸神的恭敬和对松花江祭祀的重视。
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永吉县乌拉街四海龙王祠堂,是吉林省龙王庙建筑中最堂皇者(已毁,遗址亦不存),该祠位于乌拉街公拉玛村哨口江岸高埠处,门楼上端砖刻有“松江第一祠”横额,每年旧历三月三日,会首和船工以及渔民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清代的松花江祭祀,有官祭、民祭两种形式。官祭,除了乾隆皇帝敕建的松花江神庙,每年例行春秋祭祀大典并载入大清会典之外,主要是体现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江祭上。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组织渔丁下江捕捞之前都要举行祭江仪式。他们每到一水域首先要做的就是备好香案,供上“三牲”,焚香祈祷,燃放鞭炮,祷告神词,请求江河诸神给予保佑,多有收获,吉利平安,安全福顺。
民祭形式分满族萨满跳神江祭和汉族焚香备供江祭两种。满族江祭多是在开春季节,称“打春水”,也称“春江祭”。即在打开江鱼时,由“网达”(渔长)带领众渔夫和村民,在江边备好神案,供上神猪等祭物,点燃捻香,然后由萨满敲响神鼓,摆动腰铃跳神念唱神词,祭祀江神“乌拉恩都哩”和龙神、鱼神、龟神等水中诸神,祭祀之后,将猪血猪头抛进江中。汉族人受满族萨满教江祭的影响,在开春之后进行捕鱼、放木排、行船等水上活动时也举行祭江活动。汉族主要崇拜水神,包括江神、河神、雨神等。汉族人的祭江活动简单一些,他们将自己的民俗和满族的萨满教江祭结合起来,在鱼把头、木排头或船老大的带领下,摆上猪、鸡、鸭\五色糕点、烧酒等供品,然后烧三炷香,跪拜祈祷龙王、江神、河神等神明给予保佑,以求下网捕鱼多有收获,行船、放排吉顺平安。祭祀地点多在龙王庙、江神庙、河神庙,也有选在江河岔口处,用石头搭成供桌来祭祀的。如果鱼不上网、捕到了大鱼或捕获颇丰时,还要随时随地小祭一下。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先生所著《长白山渔猎文化》一书,对查干湖冬捕前祭祀“河神爷”活动有较详细记述:先由东家和老把头在网房子组织好人去祭“河神爷”的庙,祭祀的贡品有杀好的鸡、新蒸的馒头、上供的香、叠好的纸码、铺供的老纸,装在祭祀的大爬犁上。到了河神庙,把供品摆上,把头和众人要跪下给河神等诸神磕头,然后由把头挺身说:“河神爷,俺们来了,来看望你祭祀你来了,保佑俺们照看俺们吧,我们这就下湖开网啦。让我们打红网多打鱼,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等打了大鱼,再来祭祀你河神爷。”老把头烧上香,回去后就要举行“开网宴”,开网宴上把头嘱咐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合力捕鱼,等等,第二天全体网伙人马就出网上冰了。上了冰,还要祭祀。在冰上,把头吩咐凿冰眼,第一个冰眼凿出后,要摆上供品,酒倒在大碗里,然后要在冰眼前杀猪,让猪血淌进冰眼里。把头手端大碗在冰眼前跪下,手指尖蘸点酒,向上一弹,敬老天爷,打鱼的靠天吃饭;再醮一点抹在自己额头上,表示对天的敬仰;再往冰上撒一点,是敬湖神。接着高喊“水神湖神,冬网开始了,保佑俺们多打鱼,别出事,拿了红网,年年祭祀你呀!”然后把大碗酒一口喝下,大喊一声:“下网!”这时,鞭炮齐鸣,冬捕就开始了。2009年6月,吉林满族松花江祭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
[1]《文化吉林》(吉林市卷) 庄严主编 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9月
[2]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注释及其研究 金恩晖主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4年8月
[3]《吉林市地情丛书》 王振夫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2月
(作者单位:吉林省方志馆)
32335019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