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经典致敬什么?
2022-03-15刘淑琚李木西
刘淑琚 李木西
策划:本刊编辑部
2022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七十年来,这座人民的剧院上演了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300多部作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舞台下几代观众的喜怒哀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依相随。
人艺的“艺”
关键词:匠心打造
从《龙须沟》《雷雨》,到《茶馆》《蔡文姬》,再到《哗变》《天下第一楼》……七十年来,一部部剧目长演不衰,串联起一幅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画卷。
素材呈现:自1958年首演至今,话剧《茶馆》已走过63个年头,演出700余场,在海外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茶馆》的出场人物60余个,为了在舞台上成功塑造这一个个角色,演员们着实下了苦功。在排练时,演员之间尽量保持剧中人物关系,一切都按当年的老规矩办事,行礼如仪,然后各就各位。大家不仅塑造出了人物,也让剧本在碰撞中不断修改提升。如今《茶馆》已经成为北京人艺铁打的剧目,几乎保持着1958版的原貌。
关键词:传承创新
“戏比天大”,已经成为人艺精神的凝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四个字,“继承发展”。
素材呈现:在《雷雨》的导赏直播中,演员杨立新亮出了他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为周朴园做的人物年表,还有《雷雨》发生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情况、工人的收入等背景资料。“这种方法不是我自创的,是和人艺老一辈演员一块儿排戏时学来的。”当年,在不排戏的时候,于是之先生总坐在角落不停地写,记录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与表演的感受;而朱旭先生则总拿着本子不停地看,原来那是他手抄的全部剧本和记录下的潜台词及创作灵感。一个个写满心得的笔记本,成就了舞台上鲜活饱满的人物,映照着人艺演员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植根人民
作为以“人民”命名的剧院,北京人艺自建院起便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七十年来,他们坚持为人民讲故事、讲人民的故事。
素材呈现:从建院初期的《龙须沟》开始,演员们就与群众同吃同住,捕捉生活细节,观察人物特点,力求每一个角色都要真实立体、生动鲜活。这也成为70年来北京人艺重要的创作方法。不仅作品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剧院也始终把服务普通观众放在重要位置。为庆祝建院七十周年,剧院将众多精彩内容在线展播,6天的直播全网累计已超过1亿点击人次,人艺的生日成为戏迷的节日、戏剧的盛宴。
人艺的“人”
关键词:传承“人”
从经典剧目到表演技法,再到人藝精神,都需要一代代艺术工作者去传承。而这种传承,没有教科书,也没有口口相传的心法要诀,更多的是靠前辈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
素材呈现:人艺的一大传统是琢磨。道具组的工作人员会琢磨怎么让一个道具更轻、更结实、更逼真,演员则会琢磨如何把一个角色演好,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同事。人艺一级效果设计郑晨加入人艺时,老一代效果师傅已经离世,很多演绎效果手法背后的思考也无法恢复。但他理解人艺一直坚持的琢磨、研究的精神,于是去对有限的线索进行学习、研究、琢磨、求证,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断代的传承,并进行符合新时代表演、欣赏的创新。
关键词:甘愿做菜的“人”
“人艺就像一棵菜,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幕后,都像菜心、菜叶、菜帮一样围绕着艺术这个根,他们缺一不可。”导演焦菊隐的话,形成人艺传承至今的“一棵菜精神”。
素材呈现:在这里,一级演员“统一标价”也就一两千元一场,与其在电视剧里出演一集6位数的报酬根本不能比。而且,但凡是一位编制内演员,每年至少要跟着人艺演出40场戏,工资也就三四千元。巡演时,大牌演员与服化道等幕后工作人员待遇也完全一致。就连门卫张大爷(大名张明振)的名字,也会与导演、演员的名字,一起端端正正地计入每十年出一本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纪念册》。
关键词:中国话剧“人”
戏剧大师、北京人艺首任院长曹禺曾写道:“北京人艺有很多经验,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艺术家们对戏剧艺术的痴迷热爱,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
素材呈现:以专业第一名考上中戏,在学校始终保持优异成绩,毕业后全情投入北京人艺的舞台,任鸣以极强的行动力为自己的戏剧生涯启幕。2014年,他正式成为北京人艺第四任院长。在就职发言时,他表示:“我热爱人艺,并且会用自己的一生去热爱它,捍卫它。”
31岁拥有独立执导的大戏,执导众多中外经典作品,三次获得中国话剧最高奖“文华优秀导演奖”,两次获得话剧“金狮优秀导演奖”……任鸣的艺术人生看似格外顺利。而事实上,这“一帆风顺”的背后,正是任鸣对戏剧艺术的敬畏与全情投入。他认为,“打磨作品有点像玩文玩的人‘盘’手里的物件,需要不断去‘盘’,才能越来越有光。”创作《司马迁》,他每天夜里起来好几次,一有灵感就写;改编《玩家》用了10年、历经14稿……在精益求精的“打磨”中,任鸣信奉“文化不能快”。不幸的是,就是北京人艺庆祝七十岁华诞之际,这位心怀无限热爱的院长和艺术家却突然辞世。
关键词:“家人”
人艺像是个家。是家,就会有家的规矩,只不过这些规矩都是70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既是为演员服务,又是为剧目服务;是家,家中的长者也就有了传承的责任。这份责任,让新来的成员感到了温暖和凝聚其中的意义。
素材呈现:2019级表演学员培训班开班不久就赶上了疫情,人艺于是决定进行线上培训,并且请濮存昕观摩。两期剧本朗读后,濮存昕主动提出说:“不行,我得给他们上课”。在人艺三楼,濮存昕在空旷的排练厅讲课,厅里的灯都关了,只有身前身后两盏补光灯照着他一个人对着电脑手舞足蹈地讲课。就这样,他整整坚持了一个月。
素材运用
角度一:守住精神,守住对艺术的敬畏。
即便家里亲人病故或者病重时,依然要忍着悲痛坚守岗位,甚至有时还要在舞台上演一些欢快的戏份。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发生在每一代人艺艺术工作者的身上。七十年间,他们秉持着一切以演出、以观众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践行艺术初心。我们常说要“守正”,守正不是克隆老艺术家的表演,而是要守住他们敬畏艺术、敬畏舞台、敬畏观众、敬畏职业的精神。
角度二:演员是一代一代接棒的,观众也是。
从台上到台下,从在场到在线,北京人艺的七十年凝结着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共同创造。演员何冰说:“一个戏的节奏是观众排出来的,就像一首歌在录音棚录和在现场唱绝不是一回事。观众一互动,唱法就变了。剧场最有魅力的,便是这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也正因此,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持之以恒地热爱观众、尊重观众。
如今,“90后”“00后”观众已经开始成为观剧的主流,他们走进剧场的频率很高,可选择性很多,对各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北京人艺在培养了一代代观众的同时,观众结构的变化也在不断推动戏剧的发展。
角度三:关注现实是一个剧院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大剧院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
关注現实,文艺作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建国初期,北京人艺创作出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龙须沟》,描述了在龙须沟改造中老百姓生活发生的变化。时至今日,当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艰难时刻,北京人艺创排出一部部戏剧作品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及关切之情,充分体现了人艺人强烈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角度四:文化地标与城市精神构成同频共振。
七十年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就与北京这座城市建立起物质与精神血肉相融的关系,氤氲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二十一世纪以来,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古城驰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快车道,城市面貌与精神风貌迅速更新,傲然挺立在世界东方。北京人艺也在适应环境、追寻观众与审美发现上不断加强和开掘自身,使之与这座古老而新型城市的深邃文化内涵、全新精神风貌与高远美学品位相匹配。一座剧院与一个城市,正在同步迈向无可估量的未来。
角度五:真正的艺术,一定是人的艺术。
文学艺术与历史记载不同,它用一个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去记录一个时代。塑造经典的艺术形象,需要创作者、表演者真正去观察、理解形形色色的人物人性,去发现那些在特定现实中的人物所具有的普遍价值和意义。只有顶天立地的艺术形象才是艺术经典永久的生命力。要做到这点,需要深入生活、尊重艺术,但这并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它需要创作者、演出者的巨大付出,需要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和生活圈,甚至还需要某种执着和天赋。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