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负年华,莫忘折花

2022-03-15徐若央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金缕衣折枝道观

徐若央

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古意】

爱惜时光

金缕衣,乃金丝编织的衣衫,是极其华贵之物,却要“莫惜”,可见这世间还有比它更贵重的东西。

大多数诗歌是先写景,后抒情,这是诗歌的常态。但《金缕衣》不同,它先抒情,再写景,让整首诗结束在一片花海、一片春光中。一连用了两个“劝”字,都是在说人生中真正需要珍惜的是“少年时”,是流水一般逝去再也不能回头的青春年华,莫负好时光。

【今解】

把握时机,正确抉择

光阴和时机都是不等人的。若以现代人更广阔、多角度的目光审视,这首诗包含了把握时机、正确抉择的智慧。世界一切机会、一切美好,都不会在原地等你,永远只等你。时不我待,这就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一段光阴的度过都存在多种可能性,选择得当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如果在一条路上屡屡碰壁,那就尝试另辟蹊径,到别处寻找生活吧,那件流光的金缕衣,需要你去寻找。

美文赏读

人世间最珍贵的两件东西都写在了《金缕衣》中,一是惜时,二是惜人。

千年前的盛世大唐,曾有一位女子为《金缕衣》谱曲。

她叫杜秋娘,因家境贫寒,被镇海节度使李锜买入府中做歌伎。李锜性情狡诈狠毒,杜秋娘如履薄冰,不敢多行一步、多说一言。乐本源于心,若连心都倦了,还哪里有乐呢?庭院深深,锦衣玉食,始终不是她心中所求。

唐宪宗李纯即位后,削弱节度使权力,没过多久,李锜便兵败被斩,家中女眷也入宫为奴。

李琦之乱对杜秋娘并不是一种解脱,她只是从一个牢笼走向了更大的牢笼。

宫宴上,一曲《金缕衣》,无人不为之感动。唐宪宗封她为秋妃。几年后,唐宪宗于大明宫中驾崩,太子李恒即位。杜秋娘沒有子嗣,又想长留宫中,唐穆宗李恒让她做皇子李凑的傅母。傅母,便是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

杜秋娘悉心照顾李凑,不求他飞黄腾达,只愿能够平安地度过一生。四年后,唐穆宗崩于寝殿,死因不明。年仅十八岁的李昂即位,朝政大权落入宦官手中。堂堂皇室,受制于人,谁能甘心如此没有尊严地活下去?

那日,杜秋娘与朝中宰相宋申锡密谋宫变,想一举除掉宦官势力,拥李凑为帝。

不料宦官耳目众多,事情提前败露,李凑被贬为果县公。宋申锡谪为江州司马,杜秋娘削籍为民。被驱逐出宫,这对于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她终于不必再心惊胆战地度日,从此之后,她可以为自己而活。

她离开了富丽堂皇的宫廷,远离纷纷扰扰的长安城,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江南,一切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

行走在江南山水之间,她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时唱的那首《金缕衣》。

她在最美的年华被人折下,一生跌宕起伏。

数十年的岁月转瞬即逝,她满鬓华发,谁还会静下心来听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唱歌呢?唯有山间的明月罢了。

她年少离家,如今归来,已是无家可归,所幸,润州刺史李德裕奉诏将杜秋娘安排在道观中。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杜牧路经润州时,与杜秋娘匆匆见了一面。凝视着眼前的白发老人,谁能想到曾经风华后宫的秋妃,如今身披寒衣,独坐在破旧的道观前。他伤感地写下《杜秋娘诗》,诗中写了她华丽的前半生,也写了她凄凉的后半生:故乡的人都已不记得“杜秋娘”,家中荒草丛生,她只能独自在道观中,以织布为生。唯有亲身经历人事变迁的人,才知晓其中的伤痛。

不过,面对如此清贫的生活,杜秋娘却没有丝毫怨言。她彻底变为平凡人,不必去敷衍位高权重的大臣。她可以踏歌而行,与燕雀对歌,与清风为伴,她的声音都回到了山林,心亦如年少时那般安稳。

回看杜秋娘这一生,从歌伎到妾,再回到歌伎的身份。为了活出更好的自己,她努力表现,成为妃子,最后又流落民间。如此戏剧般的一生,却谱写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千古名诗。

《金缕衣》作为《唐诗三百首》的压卷之作,不是特意为之,只为纪念那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纪念那一群生活在那个伟大时代而勇于做自己的人。

(摘自中国出版集团  现代出版社《枕上诗书》)

猜你喜欢

金缕衣折枝道观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世人皆知《金缕衣》,何人还念杜秋娘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江城
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金缕衣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金缕衣
道观行
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