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敬改变世界的人

2022-03-15李鸿理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潘建伟墨子记忆

李鸿理

2022年10月,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奖揭晓,这是一份诞生自120年前的荣耀。1895年,63岁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立下遗嘱,用3100万瑞典克朗的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基金会。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除了部分年份受战争影响停发,这个奖项足足延续了120年。每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时代之轴、时代之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曾说:“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渴望美好的事,一生足矣。”这些人的发现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记录了人类的文明进程,最重要的是,彰显出好奇心的力量,它使我们明白,对世界永远葆有好奇心并不是科学家们的专属,而是推动全人类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

人物素材

202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安妮·埃尔诺: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安妮·埃尔诺在法国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了。她童年时生活拮据,在没有任何私人空间的拥挤房屋里长大,一直生活在人们的注视当中,所以,每到一个新地方,她总喜欢细致地观察周边的人。到巴黎时,她观察着巴黎人的言行举止,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人类学家在观察一个部落”。

审视过往本来就需要巨大的勇气,而埃尔诺几乎每部作品都在还原、反思自己的过去。她在《悠悠岁月》中,独创了一种“无人称自传”的写法,全篇的叙事主语不是第一人称“我”,而是采用第三人称,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和最清晰的记忆。她还在《悠悠岁月》的后记中,记录了自己对中国的一段回忆:

“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是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2000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到北京,在街道和建筑工地的喧闹中、在偏僻的胡同和公园的宁静中漫步。我在最新式的高楼旁边呼吸着平房的气息,我注视着一群群小学生、被货物遮住的骑车人、穿着西式婚纱拍照的新娘。我会喜欢接触中国的记忆,那不是在一切历史学家的著作里的记忆,而是真实的和不确定的、既是每个人唯一的又是与所有人分享的记忆。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

微解读

安妮·埃尔诺孜孜不倦地书写着自己的记忆,在她看来,生命是巨大的,是无限可观察的。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人们,因为共有的记忆,变成了一个整体。就像一位作家说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同时,记忆最大的意义,在于时光可以回溯,我们能与他人相见,与自己重逢。人生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要珍惜渐渐消退的记忆,也要创造值得珍藏的记忆,让自己成为别人珍贵回忆的一部分,这何尝不是生命存在过的意义?

【适用话题】同与异;记忆中最美的花朵;回望……

2022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

斯万特·帕博:了解“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一直是人类苦苦求索的问题。

如果把人类基因组序列印成一本书,按照每页3000个字母来计算,这将是一本200万页的巨著。现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手头有1000本书,把它们全部撕个粉碎,任何一片碎纸都只含有50个字母,让你依靠这些碎纸片把全书拼出来,你能做到吗?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所要面对的就是类似这样的难题。他要从已经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身上提取到线粒体DNA并成功进行测序。为此,他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古DNA研究的洁净室,经过一次次实验,证明今天除非洲以外的所有人都带有尼安德特人的遗传密码,这种古老的人类从未消失。

2022年,帕博成为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帕博说,他之所以这样努力地测序,想的是“寻因”而不是“寻祖”,现代人无论是御寒能力还是抗病能力很可能都比不过尼安德特人,但是,为什么最终反而是尼安德特人灭绝了,而我们却活了下来?为什么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类最终登上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呢?原因恰恰就是文明。文明的基础是高级智慧,高级智慧的最大特征就是知识的主动传承,这两件事让人类成为自然界最善于分工合作的物种,正是分工合作,使得人類能够团结起来,克服诸多困难,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

微解读

“寻因”之路启发我们,做事情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假如帕博面对线粒体DNA“乱麻”畏葸不前,那么尼安德特人的遗传密码还会在历史的隧道中漂泊。文明使人类绵延至今,是抗击疾病的密钥。传承文明,就是在延续人类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适用话题】寻找;传承;我听见时间的声音……

2022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卡洛琳·贝尔托齐:

我选择更有挑战的人生

美国科学家卡洛琳·贝尔托齐是历史上第8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而她的人生,远比“诺奖得主”这四个字,要生动和勇敢得多。

她生于学术之家。自小,爸爸科研繁重,只能天天带她逛麻省理工图书馆,蹭麻省理工的夏令营。那个年代,很多人还在鼓吹女性读书无用,妈妈却时刻叮嘱三姐妹:“女孩们,你得读书,你要看到更大的世界,要攻下博士学位,拥有自己的事业。永远独立,永远自由!”这句话,一直如同风中的猎猎战旗,教她奋勇前行。

在年轻时,贝尔托齐曾经组建乐队,做过摇滚青年。时至今天,50多岁的她依然会开车很久去看她喜欢的乐队现场表演。在音乐、体育的道路上,她都拿了一手好牌,但都被她中途丢掉,直到抽到化学这张牌。在上有机化学课时,贝尔托齐被课程的艰深所吸引,有了迎难而上的兴趣。一个暑假,乔·格拉博夫斯基化学教授请她一起做科研。在研究中,她不仅要构建一种科学仪器,还要使用鲜为人知的编程语言来编写仪器软件。她形容道:“一切都是从0开始,但我知道前面有一条路,我必须到达。”暑假结束时,她攻克了编程,建成了仪器,后来她将这个项目写成论文,拿下了哈佛的最佳高级论文。

作为女性,她遭遇过歧视。在她读博士的年代,女学生大概只有10%,她在那时候意识到,身为女性,她会被禁止进入某些科学领域,或者遇到重重障碍。贝尔托齐和同学每个月会为系里所有女同学组织聚会,大家一起互相鼓励。读博第三年,她的博导因病没法继续做科研,项目组长也直接辞职,但贝尔托齐和其他几个好友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坚持做完了复杂的博士课题。

“优雅、聪明、新颖、有用。”诺贝尔奖委员是这样评价贝尔托齐所研究的“点击化学”的,它将分子的构建模块快速、高效地结合在一起,如同“拼插玩具”一样,用基础模块搭建出变化无穷的造型,推开了为人类创造更有效的新药、更多功能新材料的一扇方便之门。

诺贝尔奖将带来什么,贝尔托齐还不确定,但最确定的是,她的勇敢、蓬勃探索,将会影响远比现在多的人。

微解读

在卡洛琳·贝尔托齐的传奇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跨界,她喜欢摇滚音乐,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步跨得有点大。第二个关键词是兴趣,她虽是诺奖化学奖得主,一开始却对化学并无兴趣,但是一旦被有机化学吸引,从此就一路走下去。第三个关键词是求知欲,科学是一本无穷尽的书,渺小如我们,或许无法窥其万一,但在仰望的同时不断学习,终能前进一小步,再一小步,直至找到自己的“拼插玩具”。

【适用话题】跨越;这是我的舞台;亲近……

拓展素材一

潘建伟:热爱科学,但更热爱祖国

2022年10月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获得殊荣,与这三个名字一起被提起的还有一个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他被认为是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中国人。

诺贝尔奖直到今天才奖励量子力学,一个重要原因是源自中国的两项重大突破:2016年“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的发射和2020年“九章”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前者将使未来人类通信实现绝对安全,后者则能在几秒内完成如今计算机上百年才能完成的运算量,“墨子号”与“九章”的总设计师正是潘建伟。

此次获得诺奖的安东·塞林格教授是潘建伟的博士生导师。当年,塞林格曾反复做潘建伟的工作,让他留在国外,潘建伟的回答是:“我爱科学,但更爱我的祖国!”

当时,国内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储备都很薄弱,他不得不像“候鸟”一样,一边回到欧洲继续从事合作研究,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足足当了七年“搬运工”,一点点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实验室,搬回中国科技大学,“搬家清单”足足列了120页,大到激光器,小到12毫米的镜片。从此,“中科大”的量子物理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他和他的团队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一项项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至此,中国在防御黑客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现在看发射录像感觉很轻松,但其实在发射前30秒,我一直双手合十,希望卫星能成功进入太空。”

潘建伟给这颗卫星取名“墨子号”,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科圣”,“以墨子命名,可以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微解读

面对个人荣誉,潘建伟能够放下;面对国家利益,潘建伟全力以赴。这就是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有人说“科学无国界”,潘建伟用行动告诉我们,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什么是爱国?做好自己的本职,把自己的特长奉献给国家,这就是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教师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医生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看似应做的事情,其本质与潘建伟研制发射的“墨子号”“九章”一样,都在用行动书写爱国华章。

【适用话题】我是如此地热爱______;莫辜负;乐在其中……

拓展素材二

挪威女作家的小屋

黄佟佟

在挪威我遇到过一座梦幻般的小屋,遇到它的过程恍如梦境。

只记得那天吃过中饭正犯困,人在迷迷糊糊中穿过了一间精致的书店(后来才知道是纪念馆),推开门,立刻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蔓延过来,一切都是旧的,旧的横条靠垫、旧的摇椅……它们真美啊,那张擦拭出木纹的线条优美的椭圆形长桌,那些形态各异放着各种布垫子毛垫子的温暖的椅子,衬着屋外一天一地的新绿显得格外优雅。坐在屋子里,一抬眼就能看见窗边摇动的白色苹果花……

随行的挪威使馆翻译淡淡一笑,说这就是1928年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挪威女作家西格里德·温塞特的故居啊!

她给我们讲起这所房子的来历。温塞特二十多岁时爱上一位画家——一位有三个孩子的父亲。婚后,温塞特生了两个孩子,同时要照顾老公与前妻的三个孩子。当她生下第三个孩子时,她失去了丈夫,此时,她已经三十七岁了。

三十七岁的女人,带着几个孩子,无依无靠,一般女人可能早已精神崩溃,可是温塞特异常平静地做了一个决定:她要为自己和孩子们建造一所漂亮坚固的新房子,这花了她三年时间。白天,她带着仆人干活,晚上带孩子,当房子建好后,她白天做家务,晚上等孩子睡著之后就躲进书房写她的历史小说。十年后,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因为这座房子,我爱上了温塞特。

我佩服她,也欣赏她。一百多年以前,在遥远的北欧,世界最偏远的一隅,一个孤独的女人在漫长的黑夜里,敲击着键盘,仅凭一双手,在这个残酷冰冷的世界里,为自己建立了一座温暖舒适的小小宫殿,这难道不是一件极伟大的事吗?

微解读

许多人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家,而得到它最简单的方式也许就像温塞特那样——无论置于何种境地,无论多难,都要亲手重建自己的生活。而在建设自己宫殿的艰难跋涉中,我们会慢慢变成更有力量的人——眼光更敏锐,内心更坦荡。

【适用话题】热爱生活;规划人生;让生活充满诗意……

猜你喜欢

潘建伟墨子记忆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拳拳孝心:此生已许国豪情天地知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量子力学催生第三次产业变革
“墨子号”与墨子
记忆中的他们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