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法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索

2022-03-15王颖邓建强

法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医科法医学医学

王颖,邓建强

1.浙江树人学院 树兰国际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2.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 海南省热带法医学司法鉴定工程研究中心 海南省院士工作站(热带法医学),海南 海口 571199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国家定位和战略转变,其中“新医科”背景下专业授课中的思政教育改革成为改革和探索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主要以思政课程的形式开展,单一且传统的说教式模式使得其内容烦冗而枯燥[1],难以满足医学相关专业人才思政素养的培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2],“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注重学科德育、课程思政”[3],“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4]为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路径。

《法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类专业课,主要任务包括:掌握人死后尸体现象的形态与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各种暴力性死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掌握各种生物检材的DNA 多态性分析与检验结果评估;掌握医疗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等。作为一门同时涉及医学与法律的应用型学科,其思政要求更高,适合融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因此,有必要在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回应“新医科”背景下亟待解决的思政教育问题,将思政教育和医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探索《法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1 《法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以“立德树人”作为基本教育目标,实现全面课程育人,在非思政理论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输思政知识,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特点出发,搭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桥梁,使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与思政理论教学协同完成、同向同行,改变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单一、孤军奋战的现状。“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3],这是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重构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医科”背景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担当和使命。

《法医学》是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医学教育体系中是获取执业医师资格的必修课程,也是国内大部分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需选修的课程。本文从梳理《法医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入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育人与《法医学》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借助生动丰富的教学案例,在《法医学》教学中“润物无声”地实现“新医科”人才培养的思政育人目标。

1.1 确立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素养目标

思政素养目标的确立是“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索的重要前提。依据“新医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5-8]、教育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相关意见[4]、国际医学人才标准[9]、中国医师道德准则[10]和医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11],凝练出“新医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思政素养目标[1,4,7,9-13](表1)。

表1 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素养目标Tab.1 The objectiv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1.2 挖掘《法医学》“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是“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索的必要准备。《法医学》是应用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学科[14-15]。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可能与法医学有关的问题,对及时揭露各种犯罪活动、为司法部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减少和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增强医生的责任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4]。在《法医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素养目标及课程特点,以法医学专业知识为载体,对照现有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要素,设计实施策略(表2)。

表2 《法医学》“课程思政”要素及教学策略Tab.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in Forensic Medicine courses

续表2Continued Tab.2

1.3 《法医学》“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索的有力保障。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教书育人的态度和热情直接影响传输给学生的价值观。教师需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结合“新医科”人才培养理念和《法医学》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案例素材的挖掘、教学策略及评价机制探索等教学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法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应主动将育人意识融入教学活动,教书与育人并重,以自身为榜样,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4 设计《法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是“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索的必由之路。通过对《法医学》思政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情及教学资源的综合分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以基于讲授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发现的学习(discoverybased learning,D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及情境模拟的学习(simulation and gaming)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图1)。

图1 多种教学方法在《法医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综合运用Fig.1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Forensic Medicine

1.5 完善《法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完善是“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索的关键环节。采用线上和线下评价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及时反馈调整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政、能力和知识目标达成情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及时调整“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策略,关注学生“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做到教书和育人并重,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润物无声”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表3)。

表3 《法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及效果反馈举例Tab.3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ffect feedb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amples in Forensic Medicine

2 结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医者所承载的信任,也是医者秉持的初心。“医乃仁术,无德不立、无德不精、无德不诚”,医德是高于所有技术和理论知识之上的。在每一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这是“新医科”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本文以《法医学》课程为例,确立了“新医科”人才培养的思政素养目标,并在充分分析《法医学》教学内容特点和学情特点的基础上,从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建设师资队伍、设计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索了《法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实现思政医德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有机融合,结果可为“新医科”人才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医科法医学医学
基于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的医学教育提升研究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医学的进步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医学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