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江西高校促进乡村振兴探究

2022-03-15亮,胡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江西农业农村

喻 亮,胡 迪

(1.江西开放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5)

一、新常态下江西三农发展态势

江西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有优势,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农业,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省份之一,农业发展基本盘稳定[1],根据《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显示,2021 年江西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998.1 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684元。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新业态不断涌现,一二三产业深入交叉融合,江西农业发展也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数字农业基础不断夯实

当前,数字技术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5G 技术对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在大田种植、园艺作业、畜禽养殖等领域渗透应用,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为贯彻“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江西省一直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建设、推广新技术与新品种、致力推进“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转型,如“赣机惠农”平台项目,连接全省1.7万余台农机,构建农机体系“智能大脑”。《2020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江西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41%,比全国总体水平高5%。

(二)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

从农村居民受教育结构的变化来看,高中以上受教育层次占比不断提高,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高中以上受教育层次占比从1988 年的7.33%上升为2012年的15.6%,农村人口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从1964 年的0.8% 和0.09%分别提高至2017 年的11.0%和3.5%。同时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从2004到2017年,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毕业(结业)学生4000 万人以上,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结业学生数每年3000万人以上。

(三)农旅融合活力显现

江西农村地区根据自己特点,挖掘和创新旅游资源,把握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风俗,采取“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2021 年赣州市兴国县、吉安市永丰县潭城乡、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等6地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1地命名为“江西省民间艺术文化之乡”,江西部分地区通过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文化+乡村旅游”方式开展农旅融合的工作,活力显现。高安巴夫洛作为农旅结合的景区,通过建设五大特色农旅板块,成功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

二、江西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主要措施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动力都发生改变。“十三五”时期,江西三农发展呈现一些新的态势,乡村振兴正朝着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向发展,而江西高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二十字乡村振兴的指导方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点,抓牢时代机遇,结合江西省情,发挥高校教学、科研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力争在全国做示范,勇争先。

(一)加大乡村振兴领域学科建设

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交叉,对复合人才需求日益增强。在省内依旧存在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针对这部分人口,江西高校从当地人才需求出发,因人施策,开展精准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西高校在加强新型学科建设方面,及时作出动态调整,避免单一的方向性授课,主动开发相关的交叉融合型课程,如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加入了农产品营销、农业项目管理等具有农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不仅起到传播农业知识的作用,也让学生爱上农村,愿意投身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综合型、爱农情怀的人才;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农村开展实践。

(二)提供科技及智力保障

江西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强,中小企业占比较多。而高校则是科技和人才力量的集中地,教学资源丰富,综合性高校的学科门类齐全,部分高校专业特色突出,研究方向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助于和企业开展科研上的合力。2007 年开始,省经贸委、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范围内组建认定一批“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每个项目资助20 万元,从政策和经济上助力高校,江西高校根据当地农村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有效整合技术、人才与科研资源,开展政企校多方联动,积极联系企业,在深入磋商中激发和挖掘农村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利用人才优势,在农村积极实施“一企业一博士”开展博士挂点行动、博士团队常驻乡村、大学教授亲手指导、物联网联姻现代农业,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科技攻关等方式,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利用学科优势深挖农旅资源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随着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理念不断深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休闲的主要方式,因此农旅项目应放在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江西高校利用其在地理和历史的学科优势,对当地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及传统习俗进行深入调研,开发农村文旅。同时,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在乡村旅游专业化培养上不断改进模式,采取现场实训、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等方式。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在吉安市井冈山市光明乡汉头村通过项目开发模式开发乡村旅游,随着红色乡村研学游的兴起,在当地引进了沃土胜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汉头村打造成井冈山研学游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又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农旅的机会。

(四)发挥高校特色服务文化振兴

除了关注农村产业发展以外,江西高校也将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作为工作重点,农村的文明程度是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乡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高校的科研、图书、师资等不仅是自身办学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必要凭借[2]。江西高校利用图书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文化帮扶,发挥教育优势,在农村地区建立数字图书馆,文化展览馆、举办茶话会,推进乡村文明建设。高校作为特殊公益性主体,积极开展了各类公益性活动,人文讲座、身体和心理健康问诊等,打造文化乡村和健康乡村。

三、江西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

高校之所以能够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是因为高校所具备的三大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江西高校在深挖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中,取得了相当成效。

(一)适配人才输出增强

江西各高校将乡村振兴政策与教学计划有效融合,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加入了如茶文化等具有农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为江西农村培养了适合乡村发展的各类新型人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振兴的人才缺口。另外,教育部自2004年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江西省在2011年也开始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据统计截止2011 年春季,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共招生7071人,毕业4417人,92%的毕业生留在了本地,毕业生成为当地的骨干。截止2021年底,江西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遵循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方针,已培养了4.5万毕业生,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专门开设了工商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方向)的专业,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配性。

(二)农业生产效能提升

部分高校根据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智能化生产设备、绿色农业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生态安全发展等专业学科教育内容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技术研发管理战略,集中力量攻克制约乡村振兴的难题,同时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如江西农业大学在大余县云山村发展蜜蜂、石蛙、花卉、苗木、中草药罗汉果等种养技术,传授科学养猪技术知识、疾病诊断防控技术和最新行情信息;组建养猪技术交流微信群平台,与养殖户们进行技术交流活动;举办多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专题讲座,讲授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省内6所高校、40余名专家积极与彭泽县建立合作关系,成功研发小龙虾钙片、螃蟹罐头等20余项专利技术,实现了从鱼到虾蟹、从二产到三产、从生鲜到熟食的多元化技术升级。江西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围绕水稻种植、油茶果采摘、鲜莲子干燥等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产学研”人才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研究,近三年授权专利共20余件。

(三)农文旅跨界融合发展

王亦男(2020)提出,过去,村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乡村文化被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乡村文化被“文明”、“先进”的城市文化所瓦解。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逐渐缺失,文化自信遭到破坏和摧毁[3]。但对每一个乡村来说,都有古老的文化底蕴,都值得被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的深挖也能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也成为近几年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式,各类乡村休闲商业业态不断兴起。江西高校积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乡村各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原有文化资本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提高当地就业率,提高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各高校在乡村旅游专业化培养上不断改进模式,采取现场实训、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等方式。农村电商拉动农产品朝着专业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一些新业态也出现了,如“互联网+旅游”。

(四)乡风文明建设效果显现

“精神帮扶”是当前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4]。江西高校着力开展农村文化教育,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立足乡村文明,深入挖掘本地乡村独特文化内涵,强化价值引领,促进村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重视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如赣南医学院在赣州市会昌县通过开展“康复行动”、健康筛选、专家义诊等活动关爱农村居民的健康。江西中医药大学在萍乡中院村建设“热敏灸体验中心”,同时提供医学培训,提升当地的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多次组织师生开展“文艺下乡”、“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投入1.5 万元帮建农家书屋。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在清塘村给村八一希望小学学生开设国学课程。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驻地“红色摇篮”井冈山长富桥村,驻队另辟蹊径,以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巧妙结合,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这样的方法既使井冈山精神与红色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又吸引到省内外5所高校近1000人到长富桥村开展红色文化培训,为当地增加就业近800人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余万元,带动长富村及周边村民增加收入30余万元。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婺源县虹关村组织师生先后开展了心理咨询、素质拓展、普通话推广、广场舞活动10 余次,解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五)经营管理和产业化水平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技术升级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从“作坊式”和家庭生产转变为标准化生产模式,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一方面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要求农民转变经营方式,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设有“电子商务”特色专业的高校,在驻地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如江西工程职业学院驻秋口镇王村,自2019 年1 月以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商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场次30 场、人员1200余人,助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扶持了一批农业经理人、经纪人。

四、江西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据《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底,江西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6所(含独立学院7所)、成人高等学校5 所,共111 所高校。本研究根据省内各高校官网及《省派驻村干帮扶工作纪实》进行统计,44 所高校组建了帮扶队伍,参与度占总体的39.6%。尽管高校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乡村振兴,但在涉农学科建设和“一村一策”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可以开展,乡村振兴模式有待创新。

表1 江西省部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

(一)涉农学科建设力度不足

高校作为科学和技术传播的专业化组织,涉及专业范围广。但一些教师缺乏乡村实践经验和体验,无法深入挖掘课程内涵。据相关统计资料,截至2017 年,江西省设立涉农专业的高校有29 所,占比约26%,高校应加大涉农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力度,目前已有几所高校正在进行,如江西农业大学设立了乡村振兴实验班,赣南师范学院也成立了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农业相关学科建设。但是从整体来看,高校的涉农专业建设还有较大空间。

(二)异地帮扶工作存在阻力

目前,一些高校在异地帮扶时,初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缺乏深度了解,甚至出现语言不通的情况,如赣州部分地区的农民使用客家话,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研。据江西省教育厅资料显示,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06所,其中,南昌市有54 所;九江市有8 所;抚州市有5 所;宜春市有5所;上饶市有5 所;萍乡市有3 所;赣州市有10 所;吉安市有2 所;景德镇有5 所;新余市有4 所;鹰潭市有2 所,抚州市有3 所。南昌市的高校数量远高于其他地市,且南昌高校基本离开所在地,采取异地帮扶模式。

(三)政企校协同发力不够

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农业发展周期长且受到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面临着一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作为个体和市场发生作用一般采取间接的方式,在销售过程中议价能力不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推进产业化需要完成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和服务社会化,其实质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合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除部分民办高校),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转移支付,目前较多采取的是“智力帮扶”方式,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校企政合作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发力”助力乡村振兴。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会加速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增值和赢利目标的驱动下,发挥企业技术、资金等优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如2021年12月7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与赣州市乡村振兴研究院举行校地共建“乡村振兴学院”,该校商学院全面对接,依托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就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学术研究、智库建设、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引擎,在乡村振兴中注入高校力量,实现互惠共赢、协同发展。

(四)因地制宜发展模式不多

江西山地多,农村分散且规模小,各地区自然禀赋不同,各有个性特色,乡村振兴应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旅游文化资源。从目前各高校的助农模式来看较为单一,单纯的销售助农方式占比较高,在44 所高校中占比达36%,其他因地制宜模式的推进还有待思考,在实施前应充分调研,制定“一村一策”方案。

五、江西高校促进乡村振兴改进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江西乡村振兴面临到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问题,不同地区的优势农产品生产自动化和规模化有待提高。“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像“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回乡创业计划”,都是乡村引进人才的做法。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断结合发展,对专业性人才需求大。后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乡村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同时,高校应深挖农产品价值,打造特色品牌。乡村振兴是农村的全面振兴,高校应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结合江西三农发展特点,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方面充分挖掘其作用,通过送人才、送知识、送技术来助力江西的乡村振兴发展。

(一)人才引流注入新动能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差距并未缩小,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江西近年农村人口下降趋势显现。根据江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310611人,占总人口的60.4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7878024 人,占总人口的39.5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674182人,乡村人口减少7053022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38 个百分点,首次超过60%。且从各类统计数据来看,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明显。

表2 江西省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人%

高校毕业生从个人发展空间、家庭成立、薪资福利水平等方面考虑,一般都不愿意留在江西工作。据《江西省2015—2020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5—2019 年毕业生出省就业率分别为50.56%、58.33%、52.22%、52.26%、48.68%。2019年留赣率超过50%,留赣就业的增量主要体现在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中。江西省人才流失问题仍十分严峻。

蒋护纹等(2021)提出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是产业的振兴,而最直接的莫过于能够扎根于农村发展的人才及人才质量的振兴[5]。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让人愿意留,留得住,了解农村、熟悉农民、研究农业。高校可在校园开展返乡创业讲座,为学生普及乡村振兴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开展农村创业教育,清晰解读各类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到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意识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思想品格和觉悟打造,举办各类专题讲座,邀请乡村振兴的各类专家和学者对学生进行爱农教育。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的模式,在当地的乡村发展产业,可以给返乡的大学生,退休工人和当地的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前景。

(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乡村振兴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各类专业人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江西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懂农村、爱农村、能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以顺应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及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定向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对于乡村振兴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应给予一定比例的招生数量倾斜,提供相应的政策等补贴,通过调整相关专业的比例结构来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人力支持。同时基于自身学科优势,布局新农科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开设相应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和特色班,设立农科人才定向培养制度,科学制定定向培养生招生计划。如江西农业大学开设的“乡村振兴实验班”,类似这种乡村振兴特色班级的建立,有利于为农村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课题研究,开展具体乡村振兴项目的专题研究与规划设计,并提供乡村振兴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解读与人才培训等服务。同时加大农业“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鼓励教师去到农村,补充农业实践经验。

(三)加速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其素质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农村居民以往密集从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着结构调整,随着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服务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化生产也替代了部分人力劳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中,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联合举办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开设专业化的课程,提供线上线下授课。利用“互联网+”和发展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四)深挖特色产品品牌价值

农产品加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战略性支柱产业。2020 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产品产值之比从“十五”末的1.1∶1提高到2.3∶1。为统筹农业安全与农民增收,江西省一直鼓励突出环境、气候与物种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江西省主要有粮食、水产品、蔬菜、畜禽产品、水果五大加工主导产业与茶叶、油料两大加工特色产品。利用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作用。[6]大多数农产品企业在生产管理、质量检测、新品研发及销售方面人才技术匮乏,仅仅是从事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甚至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7]这给了江西高校尤其是农校与食品类专业的驻队服务乡村振兴很大的优势。如上饶师范学院在驻德兴市沽口村时,驻队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将紫米种植项目作为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产品深加工到销售,全程进行指导服务。紫米种植亩产450-500公斤,稻米市场销售价格20-30/公斤,紫米白酒市场为60-80 元/公斤,与普通水稻相比,该品种种植1 亩增收5000 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南昌航空大学驻抚州市石峡乡茶园山村,打造绿色品牌“茶园山”茶叶品牌,通过野茶加工合作,生产野生红茶400余斤,销售金额12万余元。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驻地上饶婺源县虹关村,打造“大樟园”品牌,全方位代言县域绿色生态产品,塑造婺源县农副产品形象。井冈山大学驻永兴县绥远山村打造“绥远山野生山茶油品牌”,不到两个月时间销售茶油3000 多斤,价值20万元。

(五)科研转化纳入教师评价

高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较强,应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农业产业中去,助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助力乡村振兴一定要充分发挥江西高校的科技支撑力。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为交易主体的技术合同工成交额增长迅速,从2011 年的509 亿元增长到2017 年的1222.59 亿元。研发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提升农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产业经济总效益,可以从标准化养殖管理、智能灌溉、智能温室、产品质量溯源的应用出发。如江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积极寻求省内外企业合作,围绕水稻种植、油茶果采摘、鲜莲子干燥、农产品品质安全绿色智能检测等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科研创新,获得多项专利,在学科竞赛与工程实践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通过建立农产品信息收集发布平台,收集、汇总和发布各类农业信息,减少种植养殖的盲目性。同时,利用科研成功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垃圾、污水的治理,实现生态振兴。省内高校应将产学研的成效纳入学校各学院的考核内容,同步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避免仅关注教师科研论文和教学情况,在职称评审中可以加入产学研结合的成效如专利、成果转化情况。

(六)“1+N”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1”指的是高校,“N”代表其他机构,如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等,1+N 就是开展多方合作,打破传统理念,做到多方协同培养人才,保持常态化联络,助力乡村振兴。张明(2022)指出高校要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倡导主动服务精神、探索主动服务路径,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村委会、农民、企业等“六方联动”行动体系中左右逢源、相互借势,撬动各方资源而达成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8]。如校地合作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途径之一,应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期、深入的合作,打造长效机制,各类乡村企业处于农业生产前沿,对市场发展方向较为敏感,建立与高校合作的实践基地,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发挥各方优势,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各类农业企业合作机会,共享企业的设施和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乡村实践场所。除企业以外,应同地方政府共同协作,政府有权对资金进行调配和制定政策法规,高校要积极获得政府部门的更多支持,与政府签订各类人才培养协议,引导校地合作。建立人才质量反馈机制,追踪基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更新完善培养方式。

猜你喜欢

江西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江西银行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我爱江西奶奶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