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工程立柱钢筋笼施工技术研究

2022-03-15卢华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34期
关键词:符合要求立柱吊装

卢华

(江西省宜春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6000)

0 引言

桥梁工程施工环节,立柱钢筋笼是桩基础的重要组成结构,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但是从当前现场分析可以了解到,在桥梁工程立柱钢筋笼施工阶段,由于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操作不当影响了项目的开展,所以必须加强其制作与安装管理,确保现场吊装作业顺畅,达到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1 立柱钢筋笼施工要求

钢筋笼的质量控制从生产制作开始,包含多个施工工序,对钢筋笼制作、起吊、下放等环节实施管控,各个环节都处于管控的范围内,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确保施工的质量达标。

其一,准备阶段要加强对钢筋笼制作材料的检查,确保各项质量性能指标符合要求,不会对钢筋笼制作造成不利影响。其二,材料购置的阶段,对供应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方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符合生产要求。同时,供应单位应加强质量监督管控,促进项目施工效果的提升。其三,钢筋笼生产加工的阶段,落实施工要点的管控,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任何工序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展后续施工。其四,钢筋笼在现场起吊作业中,需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保证不存在损坏的情况,并且不会触碰孔壁。其五,有效管控现场施工,提高钢筋笼的质量水平,规范现场施工作业工序,加强施工进度管理,促进项目施工效益的提升[1]。

2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项目包含一座特大桥梁,该桥梁设计为预应力T 梁的形式,选择应用先简支后连续/钢-混凝土组合刚构的形式,总长为2275.96m。主桥跨度设计为120m+260m+120m,应用三孔一联钢-混凝土组合形式,桥梁基础参数可见表1。

表1 桩基设计表

3 立柱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3.1 钢筋笼制作

立柱钢筋笼加工前将表面清理干净,确定没有任何损伤,清理掉油渍、漆皮、锈迹等,要保证不影响钢筋笼质量;对钢筋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禁止投入使用。钢筋笼的外轮廓直径根据桩孔理论值减75mm 进行控制。为了使钢筋笼保护层的厚度合格,采用间隔2m 进行钢筋笼加强筋的设置,周边要布置4 个混凝土滚轮导向,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3.1.1 主筋上料

采用上料架或者人工把加工合格的主筋放入分料器内,人工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以符合作业的需要。

3.1.2 加劲箍圈安装

加劲箍圈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主要使用设备是自动弯箍机。在安装过程中,按照如下程序进行:第一,在钢筋笼加工设备上完成整体制作之前,为了提升结构的刚度性能,需要在钢筋笼的两端、中间部位各焊接一道加劲圈,达到稳固性标准。第二,钢筋笼完全卸除后,在半成品加工区域内将其余的加劲箍圈焊接,并安装声测管。

3.1.3 箍筋缠绕及焊接

通过使用箍筋盘完成钢筋的安装施工,通过调制设备进行加工处理,使得箍筋端部和主筋的连接性能合格,保证作业的速度符合要求,且箍筋缠绕间距、尺寸符合工程的要求。在焊接过程中,以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方式为主,其焊接速度快、效率高,性能优越。操作过程需按照满焊要求进行焊接作业[2]。

3.1.4 相邻钢筋笼对接

主筋的连接以螺纹方式为主,螺纹的加工制作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钢筋笼采取分段制作的方式,在第一节钢筋笼加工结束之后,末尾要预留1m 的距离,通过固定盘分料器的方式进行人工第二节的主筋连接,结束后立即开启移动盘完成移动处理,并且再次进行箍筋的缠绕处理,停止焊接施工,把第二节钢筋笼完全拖出固定盘模板1m 之后,停止转动作业并用螺栓固定,人工标记好主筋的连接部位,拆除两节的连接,卸掉第一节钢筋笼,并把移动盘恢复到最初位置,反复进行以上工序作业,并进行后续钢筋笼的加工与安装作业,直到完成整个钢筋笼的施工。

3.2 钢筋笼安装

3.2.1 立柱钢筋笼现场堆放、搬运的环节应保持平直放置,预防出现扭转、变形的问题。起吊时应用两点起吊方法,为了预防吊装阶段产生钢筋笼的变形问题,在内部要间距2m 安装一道十字内支撑,达到加固的效果。

3.2.2 钢筋笼吊装作业需要使用100t 履带吊进行,下放时保持垂直,对准孔内缓慢下放,防止发生孔壁触碰的情况。下放钢筋笼的环节如果遇到较大的阻力,不能强行放置,应及时查找形成原因,解决存在的问题后再进行下放,以免造成孔壁的损坏。

3.2.3 两节钢筋笼之间的连接采取直螺纹的形式,并且在接长之前应做好下节钢筋笼的支承加固处理,然后再进行吊装作业。吊装工作时,工作人员在现场设置缆风绳进行调整,并使用扭矩扳手进行连接,同时应用液压管钳实施声测管的挤压连接。声测管安装工作结束后,对管孔进行注水,观察是否存在问题,密封性是否合格,符合要求后及时封闭管口。

3.2.4 钢筋笼下放的深度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在全部下放结束且检测达标之后,采用钢筋笼穿越吊筋孔的控制方式,达到定位精度的要求,并且需要将钢筋笼焊接到护筒中,防止在现场施工中出现钢筋笼下沉或者灌注混凝土时上浮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合格。

3.2.5 钢筋骨架的加工与吊放严格控制,偏差可见表2所示。

表2 钢筋骨架制作以及吊放运行偏差

第一,对各个防护装置以及仪表进行检查,保证装置有好的完整性,精度符合要求。第二,钢丝绳以及各个连接结构达到规定标准,不会发生质量问题。第三,吊装设备安全性达标,有足够的安装装置。第四,吊车司机、司索工等有国家颁发的岗位证书,禁止无证操作。第五,统一指挥和管理现场吊装作业,保持协调,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第六,吊装作业中,现场人员佩戴安全帽等设施。第七,现场如果遭遇大风、强降雨等天气,禁止吊装作业。

4 导管水密性试验

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导管水密性试验,以达到密封性标准,在投入使用后不会发生漏水、漏气的问题。水密性试验的检测极为重要,主要是在地面上进行,将需要使用的导管内部注水处理,直到另外一端出水时停止。确保内部水分填充到70%以上,再进行一端封闭,另外一端使用空压机连接,吹入空气后确定是否存在泄漏的问题。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注入的压力,以实际施工中最大压力的1.3 倍为试验压力,保持15min 的时间,没有发生漏水漏气的现象作为合格[3]。

5 混凝土浇筑

导管长度结合现场情况计算确定。导管拼装工作实施阶段,最上部应用单节长度比较短的导管,最底节应用单节长度较长的导管。在浇筑作业过程中,将混凝土注入导管内施工,内部存在较大的冲击压力使得混凝土可以直接灌入到孔内,并利用冲击力排出泥浆。因为泥浆密度相对较大,内部有较大的压力,所以要准确计算首次浇筑的混凝土量,以全面排出泥浆为合格标准。浇筑作业中,做好导管埋设深度的控制,并及时地提升或者拆卸导管,通常导管埋深在2~6m 之间。灌注一旦开始,禁止中途停止施工,灌注到混凝土高度超出设计标高0.5~1.5m 以上时,才能停止施工。

6 桩头破除

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性能合格后,将灌注超出高程的结构凿除,确保桩头的性能合格。在此次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桩头破除按照如下工序进行:第一,在桩顶的部位画出长度为10~15cm,宽度为10~15cm 的切割线。第二,先采取人工的方式凿开缺口,长度要达到主筋的结构上,为后续的风镐作业提供基础,但是不能损坏钢筋保护层。第三,人员手持风镐进行凿除作业。第四,混凝土结构全部凿除后,将裸露出来的端头钢筋使用工具掰弯。第五,沿着桩顶线进行桩头混凝土结构的凿除处理,钻头稍微向上调整。第六,经过混凝土破除后,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表面的清理处理,确保不会损坏保护层,清理结束后要保持表面微凸。第七,上述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现场的测量,并清理掉碎屑、凸块,使用清水冲洗。

7 立柱钢筋笼施工质量控制

7.1 加强钢筋笼质量管控

要想保证大直径超长钢筋笼的施工顺利落实,各个环节的管控是必不可少的。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措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现场施工准备环节,现场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全面分析,保证钢筋笼制作方案符合要求,结合项目状态采用合适的制作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方案。第二,采购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各项材料的性能、规格、型号等符合钢筋笼制作要求。第三,选取现场的施工场地,并进行地面加固处理,准备符合要求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第四,钢筋材料的采购环节就要展开控制,对厂家的资质进行审查,要有全套的质量合格文件。现场合理存放钢筋,不要影响钢筋的性能。第五,现场钢筋笼的加工制作,采取分节段制作的方式,确保连接方式合格,以符合结构整体性能的标准要求。第六,钢筋笼在制作结束之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并对关键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保证工程质量合格[4]。

7.2 钢筋笼起吊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笼起吊环节需要全面落实质量管控措施,明确起吊点之后,确定合理的吊装工艺和方法,并确定好起吊角度,从而满足工程对吊装作业的要求。

第一,在钢筋笼的吊装工作开始后,内应力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要做好细节方面的管理,确定最佳的起吊点与起吊角度。第二,起吊的环节要确保空中稳定性,吊具连接要牢固,需采取合理的加固方式,可以通过木方或者钢管进行加固与支撑,以免在钢筋笼的吊装阶段发生变形。第三,起吊作业过程顺利与否会对钢筋笼造成很大影响,超长超大直径已经大量应用到桩基工程中,在现场施工中必须严格落实变形控制,以免出现触碰孔壁而发生事故。在现场施工阶段加强细节理,并保证吊点部位设置符合要求。钢筋笼吊装作业阶段要确定最佳的设备数量,确保吊装能力符合要求,预防发生吊装事故问题,从而提高吊装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吊装需符合稳定性标准,严禁在吊装中随意晃动,保证吊装角度符合要求,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第四,现场作业过程中钢筋笼吊装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吊装前清理掉地面的杂物,达到平整度标准。在该环节中,如果在施工中出现了钢筋笼变形,要及时停止起吊作业并做出调整,预防发生严重的安全问题。第五,桩基偏位处理。在现场施工中,桩基偏位的问题比较常见,也极大地影响了桩基的施工质量,对桥梁工程的运行安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包含如下两种:第一种,桩身混凝土并未出现偏位的问题,但是桩基钢筋存在露筋的问题。该方法要对露筋的位置开挖处理,到达没有外露钢筋的部位,并进行钢筋表面的清理处理,裸露出混凝土结构层使用铁皮进行包裹,露筋外侧应加强保护,并且在内部涂抹一层脱模剂,再浇筑相同标号的混凝土材料,达到终凝的状态后拆除铁皮,使用素土进行回填处理。第二种,桩身混凝土偏位严重,出现100mm 以上的偏差。该问题出现后及时进行混凝土的破除处理,直到现场的混凝土结构偏差处于标准范围内,并做好钢筋表面清理,设置混凝土垫块的结构,再重新安装模板、浇筑施工,且浇筑后立即组织人员振捣处理,直到结构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符合终凝后及时拆除模板,使用素土回填处理[5]。

8 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立柱钢筋笼施工工序极为重要,由于该环节施工难度高,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威胁桥梁工程的安全。因此,在现场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加强桥梁工程立柱钢筋笼的施工管理,消除不利因素的干扰,保证钢筋笼的结构尺寸、性能等符合要求,从而提高桥梁工程基础结构性能,对桥梁建设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符合要求立柱吊装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五台山掠影
理清要求再解答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再谈液压吊装
“9”变成“6”
大跨度悬索桥钢箱梁吊装之跨缆吊机吊装探讨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分类思考 有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