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从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角度

2022-03-15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

梁 琳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导致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青年一代也产生不同的多元化思想和追求,不断更新关于自身成长发展的观念。这一新的时代背景加剧了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面临教学模式更新滞后、教学方法运用有限、教学内容保守固化、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现实困境。多年来,高校教育工作者致力于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多方位探索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思政课建设虽然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的要求,对新时代改进思政课、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2016年“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被学界所接受并作为学术热点进行研究以来,国内诸多学者对“课程思政”的理论解读与众多高校的实践探索逐渐增多,推动了以“课程思政”实现高校协同育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引领。从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层面看,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从目前的学术研究及高校实践经验看,“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毛泽东曾提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同理,确立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之后,教师就是决定的因素。列宁也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3]教师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力量,其中专业课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执行者。专业课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行动自觉,以及实际开展的质量和水平,是决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效果的关键变量。

一、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

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党领导下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学生传递为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作用发挥必须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这一设定目标的框架内实现的,从而确保高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这一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高校专业课教师应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等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为社会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在笔者对苏州科技大学学生进行的关于“课程思政”的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所学习的专业课,最能引起你共鸣的思政元素是什么”这一问题,87%的学生在诸多的选项中选择了“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可见,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炼出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等价值元素,弘扬主旋律,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以报国、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纵观古今中外,教育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学校的性质在于育人,而人的存在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学校培养的人都应反映出民族和时代的要求。[5]可见,“立何种德,树什么人”并不是统一而论、一成不变的,而是由具体的民族和时代发展要求所决定的,这一要求集中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方向上。我国高校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学校,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立“社会主义的德”,树“社会主义的人”,否则就会偏离正确办学方向。因此,高校一切学科专业都必须围绕为社会主义事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思政”的提出,对于实现在各门课程中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要依靠具体的知识作为载体,离开知识是无法进行抽象的教育的。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指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6]在大学里,无论人文社科专业还是理工医学专业,每一类学科、每一门课程都承载着包括大德、公德、私德在内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的使命,每一名教师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下,专业课的课时多于思政课,专业课教师比思政课教师有更多的与学生沟通接触的机会,且学生主观上普遍存在着“专业课比思政课更有用”的心理。因此,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二者中,多数学生认为大学阶段对自己影响更深的是前者。在对苏州科技大学学生进行的关于“课程思政”的调查问卷中,6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比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影响更大”;74.15%的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感觉到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教育;82.99%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上讲授思政内容可以给他们积极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见,专业课教师在对学生精神塑造和价值引导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深。也就是说,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更易受专业课教师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事实确实如此。培育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往往需要滴水穿石、日积月累的久久为功,颠覆一种价值观则容易得多,甚至可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意味着,如果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抛出抹黑社会主义、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专业课教师务必防止“重智轻德”的思想倾向,而应努力构建渗透思想政治元素的课程体系,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进行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三)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选择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转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塑造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思想会受到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校里则主要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思政课以主阵地、主渠道的地位独立发挥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面对当今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仅靠思政课单枪匹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守渠”“种田”,共挑思政担,从“全员、全程、全方位”形成“纵向层层衔接、横向环环相扣、整体有机统一”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从古至今,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他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7]。“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实现育人“润物无声”的课程观,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会或多或少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到学生。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向学生传授“中性、无关价值观”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深刻的表述:“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8]因此,随着“课程思政”被当作正式概念提出并被高校践行推进,各门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也从过去的隐性影响转向显性引导,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或从“有心”变得“更加目标明确”,或从“无意”转向“主动承担”。这样,学生不仅在思政课上全程接受主旋律的价值观,也在各门专业课上不经意间感受到思政元素的存在,学生处于德育无处不在的氛围中,则更容易做到“胸中有大德,眼中有公德,心中有私德”。

二、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能否得以有效落实和推进,关键在教师。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其素质和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从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还是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专业课教师不仅需要基于理念更新的高度自觉,而且需要扎实的理论、良好的素质与术道合一的育人能力。目前,专业课教师在这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

(一)由认知偏差导致的意愿不强

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表明,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其外在行为的重要因素。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其自身认知结构的外在表达,而人的认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决定着人认知什么、怎样认知、得到什么样的认知结果。也就是说,价值观在人的认知中具有定向和识别的功能。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课堂教育都被理解为思政课的事情,专业课教师大都将专业课看成比思政课更为有用的学科,认为专业课教师有着比思政课教师更高的地位。许多即使具有高学历、学识渊博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专业课方面的基本原理、知识点时都是游刃有余的,但在育人方面消极被动,缺乏时效——既不主动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无心指导和培养学生为人处事、修身立德等方面的思想道德修养,这种情况在理工科专业教师中尤其突出。自从高校持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一些专业课教师迫于学校压力,勉为其难、东拼西凑地从专业课程中提取出所谓的思政元素,在授课过程中生硬地宣讲,出现“轰轰烈烈走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难免使“课程思政”流于形式。

(二)由素养缺失导致的引导不力

教师素养是指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基本品质的总和,其核心是从各方面影响人、促进人、改变人的一种凸显“教育性”的智慧本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是决定专业课教师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性要素。首先,人文素养在教师的职业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越扎实、越丰厚,其教书育人的水平就越高。杨振宁院士曾指出,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不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的。同理,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的。其次,政治素养是教师具有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前提。教师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对引领大学生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和树立科学价值信仰将起到方向性保证的作用。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379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实施者,专业课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课程思政”并不是单开一门课,或在课程中单列一块思政内容,“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育人润物无声”[9]。显然,专业课教师是否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将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专业课程的社会主义方向。[10]从目前看,一些专业课教师离这一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政治信仰不坚定,马列观念淡薄,政治立场容易动摇,在对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上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既不具备课程育人的意识,又缺乏对思政育人的正确认知。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思想政治教育与己无关;有的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实际意义,可有可无,并将这种观念有意或无意地传输给学生。这种淡化甚至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在专业课教师中一度非常普遍,不利于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

(三)由能力短板导致的效果不佳

“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是指,专业课教师要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对大学生的观念形成和人格塑造实现渗透性影响,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境界。“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首先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做到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如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所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11]其次,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掌握较好的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的能力,从而将已融入思政素材的课程内容巧妙、精准而又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最后,专业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主体意识较强,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一些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还没有较好地具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首先,一些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足,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政元素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解读。其次,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足。有的教师不愿意花时间或精力去挖掘思政元素并加以教学利用[12];有的教师虽然意愿很强,但找不到隐蔽于专业知识中的人文价值和思政素材;有的教师则对已呈现面前的思政元素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将其融入专业教学。最后,教学艺术性不强。有些教师灌输道理简单粗暴,或采取直接读伟人名言的方式,或采取读政策方针的方式。如此一来,不但没有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融盐于水”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即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师在专业课上为什么要讲这些“无用的题外话”,这势必难以促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

三、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育人站位,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思政”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充分利用课程的载体功能,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里的“德”不仅指一般伦理学意义上个人层面的小德,而且包含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社会层面之大德。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积极主动的态度,还需要有正确的方向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明确“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这两个育人的根本问题。此育人之基本立场和政治高度,可谓之“育人站位”。育人站位是否正确及高度几何,决定了教师能否从宏观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向、专业课程培养人才与思政课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以及深刻把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所在。专业课教师只有提高育人站位,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心怀“国之大者”的大格局,才能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在行动上有效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课程思政”,不负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提高专业课教师育人站位,要对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即“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一要加强专业课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课教师理想信念是否远大坚定,不仅事关自身职业生涯的成败,而且决定“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持续开展。高校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教师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将理想信念融入课程体系,引领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二要加强专业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校应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使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刻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问题的认识,结合党史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同。三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13]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感、美好的品质及高尚的情操。“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高校要通过师德师风教育,促使教师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形成立德树人的育人自觉,达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课程思政”。

(二)深化育人实践,从行动上落实“课程思政”

实践不仅是能力形成和实现的唯一途径,还是检验能力的工具。专业课教师要提高“课程思政”能力,不但需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研究和道德修养,而且需要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在课程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方法、教学资源分配、教学评估总结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探索和试验,坚持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将教书育人要求落到细处、实处,形成行为自觉。

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育人实践,仅凭自身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师作为人也有人的惰性。然而,如果“不把学校里的惰性根除”,那么“一切改进教学法的努力都是徒劳”[14]。如何克服惰性,使教师积极主动开展“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及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都强调了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关键作用,认为个人行为受制于制度因素,制度可以通过诱导或禁止决定个人行为。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并完善“课程思政”的相关机制、制度,以制度的力量促使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一是构建并完善包括明责、督责、问责、追责等方面的“课程思政”责任落实制度,推动和保障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切实践履主体责任。二是建立健全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长效机制,确保专业课教师在规范实施中推进并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三)积累育人素材,从资源上充实“课程思政”

各门专业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一方面,任何科学文化知识都是科学家或思想家提出或发现的,其理论的取得必然渗透着这些伟人的兴趣、热情甚至是毕生精力;另一方面,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受社会价值需要指引的,体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价值要求。[15]可见,“课程思政”的德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开展“课程思政”要在教材选用上严格规定,优先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选定教材后,教师就需要从教学和教材出发,努力钻研教材,着重对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进行挖掘提炼,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围绕“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起来,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教师通过合理挖掘课程知识中的育人素材,且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合理调整、精心设计,在授课时就会让学生有新鲜感。这样既调动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念。此外,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历史底蕴、人文素养,也要关心时事政治,关注时代发展动向,以开放的理念、独到的眼光搜集“课程思政”所需要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思政元素和精神资源,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紧密结合的理念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培养与塑造。

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具有的隐蔽性、随机性、渗透性等特殊性内在地制约着“课程思政”建设。[16]因此,积累育人素材,一方面需要专业课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提炼融合;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更为可行的,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集思广益,根据课程类型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为广大专业课教师梳理课程育人元素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平台,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四)拓展育人途径,从方法上丰实“课程思政”

高校“课程思政”所承担的育人责任,要通过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润物无声”的持久影响的隐性育人作用发挥出来。因为学生品德的形成、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多途径多方法运用后的结果,所以“课程思政”育人也要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

首先,课堂教学是基本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案例教学法、历史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案例教学法。理工类课程偏重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要考虑目标,而且要考虑后果,即科学研究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诸如“科学技术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此类问题选择合适的案例,融入思政内容,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实习和实践是重要途径。很多专业课程都非常重视实习和实践,教师要善于结合专业课程特色,充分发掘实习和实践场所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和元素,就地取材,适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医学专业学生在医院等单位实习时,教师可教育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事业服务的观念;工科学生在车间等场所实习时,教师可对其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光荣等观念。教师要善于利用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利导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更加自然轻松且有效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结合起来。

最后,注重身教示范是关键途径。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及师生相处中要以德立身,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以端正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格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自然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五)强化育人协作,从整体上夯实“课程思政”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然而作为整体的事物并不是部分之间的简单加总,而是各部分有的机统一、协同运作,从而创造出1+1>2的效果。德国科学家哈肯也有相似的理论——系统协同理论,即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看作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这些子系统如果协同有序,系统就可以很好地发挥整体性功能且运行顺畅,反之,必然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使系统运行受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教育环节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其中,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形式,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任何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内容都应当履行育人目标,体现在实践层面,就是要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关键在于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相互配合,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18]一是目标方向协同一致。高校要建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互动机制,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在学科建设、教学大纲、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体规划、精心设计,联合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具体的思想价值引领要求,并以此作为高校育人效果的评价准绳。二是行动协调同进。高校要建设“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组合”的育人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理论引领、思想引领、实践引领的作用,构建有效模式,促使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过定期研讨交流、协同备课及联合申报项目等方式,和各专业课程教师形成育人合力,搭建多样化“课程思政”载体,构建“大思政”格局,实现“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统筹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1+1+N双师教学模式”,即一名思政课教师与一名专业课教师同上一门课[19],就是一种有特色、可借鉴的课程思政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