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成词库的量词“波”的语义及功能分析

2022-03-15巩思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动态性量词词典

巩思远

(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1](P96)《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P93)《现代汉语量词研究》[3]《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4]《现代汉语量词规范词典》[5]等词典,包括研究量词的论著如张赪的《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名量词演变史》[6]等均未将“波”视为量词。刘子平(2013)编著的《汉语量词大词典》收录了“波”一词,解释为比喻事物起伏的次数,如:新一波民工潮来了。[7](P10)安汝磐、赵玉玲(2005)认为“波”是“拨”的误用[8](P130)。张金圈(2017)分析了“拨”量词用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认为“波”已经发展出量词的用法,量词“波”在使用频率上远超“拨”并有取而代之的趋势,汉语辞书应当及时收录“波”的量词义。[9]李晓琴、陈昌来(2020)也认为“波”已经可以作为量词来使用,在语法特点方面,与“波”最常组合的成分是数词“一”。在功能特点方面,量词“波”的主要功能不是用于计量,而是用于摹状[10]。赵球、吕婵娟(2021)认为通过隐喻及泛化机制,“波”具有了集合性、动态性的语义特征。[11]本文以生成词库理论为基础,对“波”作量词的语义基础以及组合搭配时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并对量词“波”的事件量化功能进行探讨。文中的语料均来自BCC语料库及新闻网站。

Pustejovsky(1991)提出了生成词库理论并认为该理论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词项如何构建它的词汇语义表征。(2)有关句法方面的语义生成机制是怎样的。前者中比较引人关注的就是物性结构。它的价值在于其可以用来描写对象如何构成、如何产生、有何种功用等。物性结构主要包括四种角色:(1)构成角色:主要描述了该对象与它的构成成分(如材料、部分)之间所具有的关系。(2)形式角色:主要描述了该对象与其他对象相区分的属性,如方位、 维度。(3)功用角色:主要描述了该对象具有哪些功能或者用途。(4)施成角色:主要描述了该对象是如何得以形成的,包括创造关系、因果关系等其他关系。[12](P101)

一、物性结构下“波”作量词的语义基础

“波”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水涌流也。从水皮声。”[13](P229)《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对“波”的解释为:(1)(江、河、湖、海等)一起一伏的水面。(2)水波泛起。(3)影响,扩散。(4)指流转的目光。(5)跑,逃散。(6)书法中的捺称“波”。[14](P85)《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波”的解释有:(1)波浪。(2)名词,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1](P96)Langacker认为,通过范畴化的关系,多义词的义项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词义网络。在这个词义网络中,有些义项更加具有原型性。[15](P55)从以上词典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波”最常见的义项是其作为名词时表示波浪或者是起伏的水面。在现代汉语“波”这个词的网络范畴模型中,“波浪”这个义项处于更加中心的位置,在原型性上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一个义项强于第二个义项强于第三个义项。

邱莹、施春宏(2019)认为“一滚黄沙”“一圆黑洞”这样的非常规量词搭配属于修辞构式,此修辞构式还包含两个“一量名”的子构式:第一类是错位型,其中的量词属于专用型或者兼类型。如“一朵青春”。第二类是移用型,进入“一量名”结构中“量”这一位置的词只是作为临时量词使用,如“一滚黄沙”。[16]我们目前尚未确定“波”作为量词用法最早产生于什么年代。但由于大部分词典中尚未收录“波”的量词用法,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波”最初被人们用作量词时一般为临时量词,此时其量词用法还未固定,可以认为“波”作为量词使用的早期阶段应是借用其他词类作为临时量词来修饰名词的。就自身的语义属性而言,名词还可以划分成自然、人造和合成这三类不同的语义范畴。自然类名词多与构成角色以及形式角色有关,如鸟、木头。[17]就“波”而言,其本义是名词,在语义范畴上属于自然类,主要与物性结构的形式角色和构成角色相关,其所搭配的名词最常被凸显的是形式角色或构成角色。通过生成词库理论,我们可以解释“波”在早期阶段作为临时量词使用时的语义基础,也就是在名词的语义体系中,“波”可以通过体现或凸显其中的形式角色而得以产生新的用法。如:

例1 眼前,一波海浪卷上沙滩,退下,孕育了更大的势能,再次卷来。

例2 黄金周尾声游客出游持续高涨带来交通出行新一波高峰,导致无锡发往各地的汽车、火车、民航全线吃紧。

生成词库理论认为,词汇类型结构(Lexical Typing Structure)描述了词项在其所在的类型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也就是这个词项属于什么类。它决定了这一词项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其他词项相关联,这也可以理解为继承关系。因此,这个层面的词义与我们的日常知识紧密相连。一个词可从多个上层继承特征,比如“电池”从“电子产品”中继承构成角色“电”,从“供电器材”中继承功用角色“供电”。在例1中,“波”所搭配的名词是“海浪”。现汉词典对“浪”的解释的前两个义项是:(1)名词,波浪。(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海浪”一词在词义上继承了其上位词“浪”的形式角色“像波浪一样的起伏状”。“波”本身便具有“波浪”的词义,在其作量词时这个词义也凸显了“海浪”的形式角色。另一方面,“海浪”的构成角色包括水,“波”作名词时的构成角色中也包括水,“波”不仅在形式角色方面能够体现,在构成角色方面也能有所体现。因此,“波”与“海浪”一词的词义特征及需求匹配度较高,可以作为量词来修饰“海浪”。在例2中,“高峰”一词继承了“峰”的形式角色“高”,而“波”能与其搭配,一方面是凸显了其形式角色,另一方面“高峰”也与“波”的构成角色相符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波”的第二个名词义项中的“波”有横波一类,而且横波也有“波谷”“波峰”“波长”“波幅”这些组成部分。“波峰”就是处于最高点的位置,这个最高点所体现的就是“高峰”的形式角色“高”,“高峰”和“波峰”都表示的是事物的最高点,这个最高点是二者都具备的构成角色。“波”在这两个物性角色上与“高峰”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波”能够作量词修饰“高峰”。另一方面,“带来交通出行新一波高峰”也意味着“高峰”的数量不止这一次,之前也有过“旧”的高峰。这种新旧接替和“波”此起彼伏的这种连续性的形式特点具有相似性,这使得在语义上的搭配也是自然顺畅的。从例2中可以推测,既然有与“波峰”相对应的“高峰”,那也会有与“波谷”相对应的其他词。我们在语料中也确实发现了这样的例子。如:

例3 趁着当前国企资质还不错赶紧卖一部分,等到下一波低谷,又只有贱卖了。

例4 这场债信危机是否会将全球经济带向另一波谷底也成为各方关注热点。

与例2相似,例3和例4中的“下一波低谷”和“另一波谷底”都是与“波峰”相对的“波谷”,“低谷”“谷底”都表示事物的最低点,“波”体现出了二者的形式角色和构成角色,且“波”所体现的形式角色的连续性也符合句子整体的语义表达。总之,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波”能够作为量词和名词搭配在一起,其语义基础就是“波”的词义特征和所搭配的名词之间存在着物性关系,“波”作为量词出现时,体现了名词的形式角色或构成角色,能够满足组合或整个句子所需的语义要求。

二、量词“波”在词语搭配中的语义生成机制

“波”作为量词,最初一般是作为临时量词来使用,此时“波”能作为量词,主要是可以与名词的某些物性角色所匹配。当其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达到一定程度时,“波”便不再只是一个临时性的量词了,而是真正具备了“量词”的地位,完成了从临时到正式的质变。这个时候的“波”便不仅仅只是在语义上符合所搭配词语的需求,也会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语义特点来对其搭配的词语进行要求、限制。张金圈(2017)认为波浪所具有的典型性特征是“前后相逐”“变动不居”,[9]这种动态性的语义特征被量词“波”所继承了。李晓琴、陈昌来(2020)认为“波”具有单向性的语义特征,并且“波”不能指单个的、孤立的事物或动作。赵球、吕婵娟(2021)认为量词“波”具有集合性、动态性的语义特征。我们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以及语料的辅助验证,认为量词“波”主要具有集合性、连续性、动态性的语义特征。生成词库理论认为词汇的意义是相对稳定的,在组合中会通过语义生成机制(generative mechanisms in semantics)进行微调。Pustejovsky在1995年提出了三种语义生成机制:类型强迫、选择性约束、协同组合。后来他又将生成机制分为了纯粹类型选择(pure selection)、类型调节(type accommodation)、类型强迫(type coercion)这三种类型。纯粹类型选择是指论元不需要调整就可以满足函项所要求的类型条件。类型调节则是指论元可以从其上位语义类中继承相关的语义,其上位类具有函项所要求的类型条件。类型强迫是指按照函项要求的类型,通过两种方式强加到论元上以符合类型要求。这包括选用和引入两种方式,选用是指选择论元类型结构的一部分以满足条件。引入是指根据要求的类型对论元进行包装。[12](P114)

吴海霞(2018)认为,量词的使用不一定只取决于名词,量词同样也会对名词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18]事实上,在量词和名词之间存在着语义联系。在语义生成方面,不单是量词需要符合名词的语义需求,从量词的角度来看,量词本身也能够对名词产生一定的要求或影响。

(一)纯粹类型选择

例5 蒙田详细解释了水如何进入膛室,如何压缩空气而奏响了管风琴和喇叭,另一波水流又如何转动齿轮敲击键盘。

例6 站长沈其艳日夜守着孤岛,每天迎接吹向上海的第一缕风、涌向上海的第一波浪。

在例5中,“波”所搭配的名词属于物质实体类,“水流”在形式角色或构成角色方面与其符合,并在语义上体现出“波”的连续性、动态性。名词“水流”本身属于自然类事物,且在物性角色和语义上均符合“波”的要求,二者在语义组合上属于纯粹类型选择。例6中“波”所搭配的名词“浪”也是物质实体类,能够体现“波”的形式角色和构成角色,同样也符合量词“波”的语义要求。因此,例5和例6在语义组合上都属于纯粹类型选择。

(二)类型调节

例7 随着正月十五到来,上海将迎来最后一波返程客流。

例8 何金柱估计,这一波的台湾移民潮会持续超过半年的时间。

例9 若大陆与梵蒂冈未来建交,恐有一波声浪反对蔡当局强硬的两岸政策,蔡英文的“外交”满意度便会下滑。

在例7和例8中,名词“客流”虽然不能直接满足“波”的要求,但是能从其上位类“流”中继承“流状类”的形式角色,“移民潮”从其上位语义类“潮”中继承了潮水流动状的形式角色,同时它们也都能继承其上位语义类中所带的连续性、动态性的语义特征,所以“波”能够与“客流”“移民潮”相互组合。在例9中,名词“声浪”也不能直接满足“波”的要求,但是“声浪”可以从其上位类“浪”中继承“波浪状”的形式角色,同样也满足了其语义方面动态性、连续性的要求。这三例都属于名词从其上位概念中继承相关信息从而进行组合搭配,都属于类型调节。

(三)类型强迫

例10 陈水扁被关,民进党内甚至会产生一波“秃鹰”效应。

例11 狂热的印度媒体便是通过不断刊登中国军队深夜“入侵”和军队集结消息,制造了一波“中国威胁论”。

例12 案发当天,她招待完一波顾客,清点货架上的衣服时,发现少了好几件。

例13 同时还要送出一波福利,大家千万不要走开,考验你们手速的时候到了。

在例10中,“秃鹰效应”本身也属于信息类名词,并不能直接满足组合的要求。但是“效应”本身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动态性。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效应”的解释有: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从词典解释以及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反应或效果在民进党内是一传多的、连续性、动态性的状态。“波”正是在组合时选用“效应”在词义类型结构中所具有的这一部分语义特征,从而达到在物性角色和语义特征方面的兼容。在例11中,“中国威胁论”本身是事件信息类名词,但是从前文中可以看到,这种“中国威胁论”是通过不断地刊登相关信息进而形成的,也就是这个“中国威胁论”是多种类似于报纸的物质载体所呈现出的信息通过连续地出现而形成的集合体,“波”所选用的就是这个词项中的这一部分以符合其类型要求。例10和例11都是“波”选用名词中的一部分,以符合“波”对名词类型及语义的要求。在例12中,“顾客”这个词本身属于人造类名词,具有物质实体。但在物性角色或语义方面并不符合组合要求,在类型强迫的语义机制下,“波”将水流状的形式角色和“连续性”“集合性”的语义特征引入到“顾客”的语义中,使其符合组合的要求。在例13中,“福利”一词的语义类型属于人造类信息类名词,本身也不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动态性和集合性。“波”通过类型强迫机制将物质信息引入到“福利”一词中,同时使其具有连续性、动态性、集合性的语义特征。

三、量词“波”的事件量化功能

黄居仁(2003)等以生成词库理论的视角将汉语的量词分为了三类,即个体量词、种类量词以及事件量词。[19]在其列出的量词表中出现了“波”“场”等35个词,但未对其有过多的说明。李强、袁毓林(2016)认为量词“场”具有事件量化的功能。“事件量化”指的是“场”要求所搭配的成分具有内在时间过程性,即事件性。[20]通过其语料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发现量词“波”也具有了一定的事件量化功能。

(一)动词性成分 +“波”

形成一波、打出一波、掀起一波、引发一波、围观一波

筹备一波、反弹一波、迎来一波、涌现一波、演绎一波、冲刺一波

我们发现以上所列的与“波”所搭配的动词性成分,都具有内在的时间过程性,也就是动词本身具有一个事件的起点与终点。李强、袁毓林(2016)认为,类似于“场”这样的词带有内在时间过程性,这种特点可以在与其搭配的动词方面有所体现,即一些动词在时间上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或者在时间上不具有过程性,它们一般不能与“波”进行组合搭配。比如成就动词,它的起点与终点是相互重合的。状态动词,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单活动动词,它虽然有起点,但是没有终点,也不具有持续性。以上三类动词都不能与“一场”相组合。[19]他们在文章中举出了相应的动词实例,我们根据其举出的实例,验证与“一波”的搭配情况(“#”为不可搭配,“?”为有疑):

1.成就动词

看见? 爆炸# 塌# 死# 丢失# 毕业# 发现?

2.状态动词

后悔# 信任# 喜欢# 关心# 害怕# 知道# 相信#

3.单活动动词

咳嗽一波# 拍一波# 敲一波# 打一波嗝# 打一波喷嚏# 眨一波眼睛# 打一波哈欠#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波”基本不能与所列的三类动词搭配。但其中也存在一两个例外,比如“看见一波”和“发现一波”。不过其数量较少,我们在BCC语料库中仅发现几例“看见”“发现”与“波”搭配在一起的语料,比如:

例14 他看见一波一波的血从自己体内涌出,像柔软舒展的花瓣,河水很快就变红了。

例15 来公司忙到现在还么喝水么喘气的时候,发现又一波客户翻涌而来。

可以发现的是,“波”后面所接的“血”“客户”“雪浪”虽然都是非事件名词,但“一波一波的血”和“又一波客户”,前者是重叠,后者也有个“又”,其实都具有重复义,这种重复也会使得“一波一波的血”和“又一波客户”在语义上具有了事物的连续性,而这种语义上的连续性又会表现出一种动态的事件性。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句子中的语义中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时间过程性。

(二)“波”+ 名词性成分

一波SARS疫情、一波攻势、下一波艺术节、一波行情、一波大战

一波风暴、一波灾难、一波祸事、一波拉锯战、一波热点、一波丑闻、一波箭雨

韩蕾(2016)提出了三组测试汉语事件名词的方法,并对专职事件名词进行了分类。[21]在以上列举的“一+波+名词”的短语上,从语义上看,“波”后面所接的“疫情”“艺术节”“丑闻”“灾难”等名词都具有时间性或者事件性。从句法功能上看,根据韩蕾的测试方法,如所有事件名词都可以进入的框架“一+动量词/(时量词+的)+名词”。我们可以认定以上列出的“波”所搭配的名词可归属于事件名词的范畴。根据其分类中的最典型事件名词表,我们发现能够与“一波”搭配的事件名词类至少有:(1)自然现象类,如“这一波暴雨从上星期开始。”(2)争斗类,如“如果这一波战役没有打好,辽足今年势必难逃降级命运。”(3)灾害类,如“到时候带来的强劲雨势,恐怕会带来另一波灾情。”(4)比赛类,如“预计他们打完这一波比赛后,胜率将远低于50%。”(5)娱乐类,如“最后一波电影要来贺岁档冲刺了。”(6)饮食类,如“第一波饭菜已见底,值班军官开始催促炊事班上第二波。”(7)礼仪类,如“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五个环球影城之一,这波开幕足够吸睛。”(8)疾病类,如“动物防疫单位后知后觉,轻忽这波病毒的威力。”(9)考试类,如“一波考试来临,疫情防控有何新要求?”(10)节假类,如“一波节日和假期就要来了!”由于语料检索的范围主要在BCC语料库及新闻网站中,因此实际上能够与“一波”组配的事件名词的范围更大,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等更贴近口语化的社交软件中表现得更加显著,在最典型事件名词表中的“梦类”“文体类”等均有相关实例。由于量词“波”本身是从名词“波”演化而来,“波浪”本身虽然具有连续性、动态性但不具有明显的时间过程性或事件性,这种连续性和动态性是量词“波”发展出事件量化功能的基础,但也因此由于保留了这些语义特征,所以就会出现“波”既可以与事件名词搭配,也可以与一些非事件名词搭配的情况。同样,李强、袁毓林的研究也证实了量词“场”虽然具有事件量化功能,但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事件量化。名词“场”最初具有空间义,量词“场”也将这种语义特征保留了下来。这说明了量词“波”出现以上情况也并非是个例,仍然可以承认其具有事件量化功能。

综上所述,从“波”所搭配的动词成分来看,“波”要求其在语义上具有内在的时间过程性或事件性。从“波”所搭配的名词成分来看,“波”可以与多种最典型的事件名词进行搭配。以上两方面说明量词“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事件量化功能。

四、结语

首先,在生成词库的物性结构理论视角下,我们发现“波”在最初能够作为临时量词使用主要是体现了所搭配词语的形式角色或构成角色,其中以形式角色为主。其次,当“波”逐渐脱离临时量词的范围,常态化具备量词的功能和用法后,它在词语搭配中也会通过类型调节或语义强迫等语义生成机制对所搭配的名词产生影响。类型调节能够使该名词继承其上位类的物性角色,类型强迫选用能够使“波”只选用所搭配名词中符合类型及语义要求的部分,类型强迫引入能够将“波”的部分语义特征及类型要求强迫引入到所搭配的名词中。最后,量词“波”具有了事件量化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它所搭配的成分方面。量词“波”所搭配的动词成分具有较强的时间过程性或事件性,且“波”可以与绝大部分最典型的事件名词类相搭配。

猜你喜欢

动态性量词词典
混合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管理者认知视角的环境动态性与组织战略变革关系研究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