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2-03-15李会芳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区牛羊肉饲草料

李会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1 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草原畜牧业是以牧草资源为依托的畜牧业,是新疆的传统产业和基础性产业。近年来,新疆采取多种措施,开展畜牧业发展探索,加大投入力度,使畜牧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区域布局、生产方式及畜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品牌效应不断凸显,保障了广大群众对牛羊肉的需求。

1.1 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情况

2010—2020年以牛、马、驴、骆驼为主的大牲畜年底头数从515.86万头(只)增长到672.99万头(只),增长了30.46%,其中牛的养殖量占比最大,2020年其年底头数占大牲畜年底头数的78.5%。2020年羊的年底头数为4171.28万只,比2010年增长了14.1%。牲畜出栏规模逐年增长,牛出栏量增长到266.25万头,增长了22.9%;羊出栏量增长到3509.5万只,增长了17.4%。主要畜产品包括肉类和牛奶,2010—202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牛羊肉产量从89万t增长到101万t,增长了13.5%;牛奶产量增长到200万t,增长了55.6%;2020年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58.5%。

1.2 区域性优势产区布局情况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新疆逐步形成了以肉羊、肉牛、马、骆驼等主导产业为支撑的草原畜牧养殖结构,养殖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伊犁河谷、额尔齐斯河流域、塔额盆地草原牧区、天山北坡经济带及南疆铁路沿线[1]。北疆地区的牲畜种类主要为牛、羊、马、骆驼等,其中肉牛品种有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等,奶牛主要为荷斯坦牛;羊主要为阿勒泰羊、哈萨克羊等地方品种;特色养殖品种主要为马和骆驼。南疆地区的牲畜种类主要为牛、羊,牛的育成品种有哈萨克牛、蒙古牛等,羊的育成品种有和田羊、多浪羊等。

1.3 生产方式转变情况

一是传统的家庭分散式养殖模式正在加快向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变。在牧区通过联户经营、合作社、牲畜托管等方式发展家庭牧场;在农区通过政府资金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落实肉羊、奶牛、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资金,推动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基地建设。二是牧区天然草原放牧逐渐向农区舍饲圈养和牧区天然草原放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为缓解天然草原放牧压力,新疆大力实施草原生态建设,缩减放牧规模,在农区发展舍饲圈养,积极引导牧区牛羊养殖向农区转移,逐步实现了农区舍饲圈养和牧区天然草原放牧相结合、“牧繁农育”的生产方式,在牧区天然草原放牧的牲畜数量递减,农区舍饲育肥的牲畜数量逐步增加。

1.4 畜牧业支撑体系及产业化经营情况

为缓解天然草场饲草供应不足的问题,新疆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的思路,通过采取人工草料种植、大力推进饲料工业发展、实施“粮改饲”项目等措施[2],逐步提高饲料供应能力。苜蓿播种面积从2010年的15万hm2增加到2020年的19.933万hm2,增长了32.9%。我国的产业政策不断向新疆倾斜,一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经营主体,逐步拓展产业范围,开始发展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业,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巴口香食品有限公司等具有资本、技术和人才优势的龙头企业陆续在各县(市、区、州)生根,带动了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发展[3]。

2 草原畜牧业发展短板

2.1 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尽管新疆牛羊肉的产量及产值不断提高,但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农牧户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水平偏低,平均个体单产水平不高,牛羊肉仍然存在供给偏紧现象。其次,牧民养殖观念落后,先进技术在牧区落地实施难。先进科学技术在牧区推广和实施难度大,难以发挥其作用,制约了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最后,“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牧区秋季批量出栏的羔羊和犊牛作为育肥架子羊、育肥架子牛供给农区,在农区进行育肥出栏,牧区架子畜的供给影响着农区的育肥规模。

2.2 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2.2.1 饲草资源南北疆分布不均衡 新疆草原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西藏和内蒙古,但近年来随着生态系统退化日趋严重,各县(市、区、州)纷纷落实草原禁牧、轮牧等政策措施,天然草原载畜量大幅减少,牧区畜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农区用于承接牧区产能的人工饲草料地不足,饲草保障压力骤增。尽管新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人工饲草料地建设,但受种植结构、水资源及政策措施(向粮食、棉花倾斜)、牧草种植政策性补助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人工饲草料地保留面积仍不能满足冷季舍饲需求,特别是苜蓿等优质人工草料规模基地建设滞后,直接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限制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新疆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北疆大部分地区按照牧户数量足额配备了饲草料地,饲草料可以满足现有养殖规模的需求,且略有盈余。南疆地区土地资源有限,牧户不能足额配备饲草料地,饲草料短缺现象仍然突出,肉牛、肉羊养殖主要依赖天然草原放牧和农作物秸秆,同时饲草加工机械紧缺,农作物秸秆主要经简单粉碎后饲喂,转化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饲草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2.2.2 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较弱 由于科研投入有限,畜牧业产学研联动机制不健全,缺乏成果示范与转化平台。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人员力量、精力不足,绝大部分规模养殖场业主和农牧户对畜牧业技术掌握不够、应用意识不强,畜牧养殖过程中存在畜牧技术指导不到位的现象。

2.3 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2.3.1 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 畜产品加工包括牛羊肉加工、奶制品及毛绒加工。在政府和新疆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乳制品加工产业链相对完整,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但占主导地位的肉牛、肉羊产业精深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且不够完整[4]。主要原因是牛羊肉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牛羊肉类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没有形成强势产业,加工业链条短。现阶段新疆草原畜牧业的产品大多为简单的初级加工产品,牛羊肉以活体或胴体销售,低端产品和中间产品多,高端产品和终端产品少,资源优势难以体现,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利润分配方面,加工、批发、零售环节利润空间大、相对稳定,养殖环节利润空间小、不稳定。

2.3.2 产品市场开拓能力有限 一方面,新疆远离内地市场,牛羊肉通过冷链物流运往内地,运输成本高,导致在内地市场的价格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畜产品品牌创建较晚,未能打响新疆高端牛羊肉品牌,优质牛羊肉多以胴体外销内地,未能与普通育肥牛羊肉及外地牛羊肉明确区分,优质牛羊肉难以实现优价。

3 促进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 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立足发挥疆内区域资源优势,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农区重点落实畜牧业振兴行动,以肉牛、肉羊、奶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牧区积极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打造新疆高端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根据南北疆的气候、饲草及牲畜品种等资源条件,科学制定不同区域畜牧业发展重点;北疆地区天然草场和人工草料等饲草资源相对丰富,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应发展高端肉牛规模化生产基地和绿色有机高端羊肉生产基地;南疆地区饲草资源短缺,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可重点发展肉牛自繁自育、肉羊适度规模化养殖及庭院养殖,稳步提高牛羊肉产能。不断提高优质奶源产量,大力发展牛奶、驼奶、马奶等乳制品加工业。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畜牧业向农区转移,高标准建设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园区,推动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适度推广草畜联营模式,推动牧区天然草场牲畜向牧区养殖大户及农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集中,实现资源优化利用。不断促进草畜平衡,持续推进草原禁牧休牧工作,缓解草场载畜压力。

3.2 强化畜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统筹推进粮经饲协同发展,依托“粮改饲”等试点项目扩大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有序推进低效低产粮田退出粮食种植及次宜棉区退出棉花种植,发挥苜蓿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优势,将退出地用于苜蓿、青贮玉米等草料种植,并在人工草料地推进牧草高效节水灌溉,提高饲草料生产能力。加强饲草料加工,提高饲草料转化率,建设苜蓿、饲用玉米、农副秸秆等饲草料收储加工基地,鼓励企业向草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引进和扶持饲草料加工企业,推广颗粒饲料和秸秆加工机械应用技术,开发饲草料新产品。尽快畅通南北疆、跨地区草料交易流通,建设饲草料交易市场或集散地。深化畜牧业科研创新,加强良种繁育、养殖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对农牧民开展农牧业实用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完善县、乡两级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按规定标准建设县、乡活畜禽交易市场、畜禽定点屠宰场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高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能力。

3.3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3.3.1 培育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 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针对奶业、牛羊肉精深加工领域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引导疆内外涉牧企业实施企业联合,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实施龙头企业创建扶持工程,创建认定一批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并对其给予政策扶持。

3.3.2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以建立种养结合生产模式、提高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牧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为保障,以打造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联合体为依托,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民”的生产组织方式,扶持肉牛肉羊产业及奶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提高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发展驴、骆驼等特色合作社,逐步形成地方区域性特色养殖业。

3.3.3 创新畜产品营销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规划,提升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现代的区域性畜产品集散地、现代化仓储物流和冷链设施,构建面向疆内外市场的畜产品综合物流运输网络。实施畜产品消费市场开拓行动,实施好“百城千店”工程,在援疆省市布局建设新疆优质畜产品展销中心和营销网点,发挥旅游业对畜产品的带动作用,扩大疆内旅游消费市场。

3.4 打响绿色、生态、有机畜产品品牌

实施优质畜产品品牌培育行动,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有机优质畜产品品牌形象,建设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及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畜产品品牌体系,构建以品牌为引领的现代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5]。整合现有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优势区域公用品牌,理顺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和保护机制,进一步扩大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强化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充分利用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展示展销会及“互联网+”等平台,举办品牌畜产品推介会,加大品牌畜产品展示展销力度,丰富品牌内涵,促进品牌与市场全面融合。

猜你喜欢

农区牛羊肉饲草料
饲草料供给对小型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影响
考虑饲草料质量的家庭牧场水土草畜平衡计算方法与应用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我国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巧除牛羊肉膻味
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
西藏农区奶牛乳房炎的抽查报告
新疆:肉孜节前夕 牛羊肉价格微涨
巴彦淖尔市农区饲养巴美肉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