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粮改饲项目为抓手 走出种养结合新路子

2022-03-15韩芙蓉刘东花田贵丰马小奇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旱作饲草牛羊

韩芙蓉,刘东花,田贵丰*,马小奇,周 忠

(1.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2.广河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甘肃 广河 731300)

近年来,广河县把粮改饲作为优化种植结构、加快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市场拉动”四方面着手,扎实推进粮改饲各项工作,着力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群众增收、农村生态增值,走出了一条“以种带养、以养促加、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产业发展新路子。特别是2022年,广河县巩固旱作农业成果,试点探索旱作节水农业,充分发挥旱作农业基础优势,围绕牛羊产业提质增效,稳定粮改饲玉米面积,全面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推进粮改饲玉米种植收贮全程机械化,培育壮大粮改饲饲草企业,助推全县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广河县基本情况

广河县地处甘肃中部农牧交接地带,辖6镇3乡、102个村、1121个社,人多地少,干旱少雨。全县总人口30.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36万人;总面积538 km2,总耕地2.8万hm2,人均不足0.13 hm2,山旱地2.3万hm2,占比约83%;年平均降雨量466 mm,蒸发量1257 mm,无霜期140 d,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2021年,广河县建成千头基础母牛养殖基地3个、年出栏万只肉羊养殖基地15个,打造养殖专业村20个、培育生态养殖示范村20个;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300家、规模养殖户达到1.6万户;牛存栏量达到14万头左右,其中基础母牛7.2万头,牛肉产量达到2.45万t左右;羊存栏量达到150万只,其中基础母羊45万只,羊肉产量达到2.32万t左右。种养结合是广河县农业发展最大的特点,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持续稳定来源。

2 基础优势

2.1 种植技术成熟

广河县的耕地80%以上是山旱地,从2005年开始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2021年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每年种植旱作玉米2.43万hm2左右。通过在山区、川区建立试验示范点,引进筛选新品种,研发新技术,集成新模式,为全县粮改饲及牛羊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为进一步加大旱作农业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在八羊沟流域6乡(镇)、29个村推广旱作农业0.67万hm2以上,全力打造八羊沟流域旱作农业长廊。通过试点探索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性推广露地滴灌、膜下滴灌、地膜减量增效、抗旱抗逆等为主的抗旱节水种植技术,推动了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2.2 饲草需求旺盛

广河县面向兰州、背靠甘南,域内没有牧场,却有西北地区最大的皮毛交易市场。皮革毛纺是广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年加工牛皮、羊皮220多万张,年吞吐羊毛4万多t,年市场交易牛16.2万头、羊300多万只,牛羊饲养量大,饲草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大部分需从外地调入,养殖成本增加。因此,提高本地饲草自给率是实现牛羊养殖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同时,牛羊养殖市场持续向好,也为粮改饲项目顺利实施带来了良好机遇。

2.3 政策扶持倾斜

党中央、国务院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局出发,作出粮改饲的重大部署。甘肃省作为全国第一批“粮改饲”试点省份,把粮改饲工作作为循环农业的主要抓手,与畜牧良种补贴、残膜回收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奶业振兴计划和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联合发力,在适宜干旱地区主动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大力示范推广粮改饲集成实用技术,支持肉牛、肉羊养殖场(户)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收贮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助力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种养双赢。

3 主要做法

3.1 政府引导,推动形成运管模式

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政策支持、配套服务、推动工作等方面的职能,制定具体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建设主体作用,推动形成运管模式成熟、多部门协同支持、主体竞相参与、多元投资建设、县乡村三级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持续深化优化牛羊产业布局,推广绿色循环种养模式,打造集中连片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实施优质品种品牌战略,坚持不懈走好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推动牛羊产业绿色发展。

3.2 试验示范,筛选适用优质品种

建立了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和“粮改饲”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玉米、甜高粱不同覆膜方式、饲用玉米品种、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品种筛选、玉米密度梯度等试验,为广河县旱作农业提供了科技支撑。

3.3 科学谋划,做好产业区域布局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市场拉动”的工作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示范引领、合作社组织带动、千家万户联动,在六大流域内普及推广,即在川区公路沿线集中连片种植,动员山区五大流域的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全面助推粮改饲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掀起旱作农业的“二次革命”。依托广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伊泽苑、万东等粮改饲企业,建设肉羊饲养绿色饲料加工生产基地,强力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工程,完善粮改饲饲草种植收贮技术。

3.4 宣传引导,提高群众思想认识

坚持全县发动、全员参与,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对粮改饲重点区域和基础母畜示范村包片到户、责任到人。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册、对比算账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动员,切实提高群众对粮改饲工作的认识,鼓励引导就地就近发展饲用玉米,牛羊养殖适当增加全株青贮玉米比例,在种植者和养殖者之间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此外,组织养殖企业代表、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赴先进养殖企业学习观摩,技术人员、专家、企业负责人实地指导,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开展粮改饲工作。

3.5 奖补调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自2017年以来,广河县围绕粮改饲,利用各方资金支持,开展粮改饲种植收贮、机械购置和青贮饲草等三方面的奖补工作,奖补饲用玉米种植农户地膜、种子、肥料等,基础母畜养殖示范户多种多补,加工青贮饲料的农户能同时享受农机补贴和铡草机、青贮袋的奖补,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粮改饲的积极性。

3.6 种养联动,走出循环发展之路

广河县依托粮改饲带来的丰富饲草资源,坚持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种促养,大力发展以基础母畜为主的牛羊产业。支持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合作社与农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种植和养殖互相推动,种植、养殖、收贮系统结合的目标,这不仅使养殖成本降低、牛羊肉品质提高,更重要的是切实保障了优质饲草料的常年均衡供应。通过设立“饲草银行”,围绕玉米秸秆科学化利用,探索出了以草换草、以草换羊、以粪便换草、以现金购草等多种方式;成立“饲料银行”,围绕广河县绿色牛羊肉品牌培育需要,成功研制了适宜广河县牛羊养殖的绿色生态饲料配方,通过授权经营等方式加工生产,参照“饲草银行”放贷模式向养殖场(户)开展饲料借贷业务,打造饲草、饲料品牌,助推广河县绿色青贮饲草品牌走出去。同时,大力倡导使用有机肥料,做好牛羊粪污还田工作。引导分散养殖的群众将畜禽粪便集中堆肥发酵后还田;在养殖集中区域设置粪污收集处理点,通过市场营销、生粪换熟肥、饲草换肥料等多种方式用于粮改饲种植,安装粪污集中处理系统进行有机肥加工,在提升土地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农村污染源,促进种植和养殖的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的循环发展之路。

4 成效

4.1 经济效益

通过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广河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全县粮改饲企业数量同步增长,现已达到23家,通过机械收贮裹包、青贮袋青贮、青贮窖青贮等方式,年加工优质青贮玉米达到100万t以上。经对比核算,每亩地种植全株青贮玉米的平均收入约为2100元,相较籽粒玉米每亩地可增收600元左右,算上额外的政府奖补资金,每亩地可增收950元左右。此外,还有土地流转、增加玉米种植收割务工等收益,增收带动效果明显。

4.2 社会效益

近年来,广河县依托国家“粮改饲”项目,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以种带养,以种促养,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加快转变,种养结合更加紧密,质量效益凸显。粮改饲与土地流转有效结合,使撂荒地、弃耕地得到有效利用;农业种植结构转向粮经饲统筹,推动玉米从传统收割转向就地青贮利用,实现全县群众种养双赢。广河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国家羊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实施县之一,全县有0.29万hm2饲用玉米核心示范区被甘肃省认定为省级绿色饲用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4.3 生态效益

通过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有效缓解了牛羊数量增长与饲草料缺乏之间的矛盾,破解了秸秆焚烧、乱堆乱放等农村环境问题,初步建立了“种草-秸秆加工利用-养羊-羊粪肥田或有机肥生产利用”的生态环保种养模式,有效推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旱作饲草牛羊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牛羊各几头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