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继椿语文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价值
2022-03-15齐宪未
陈 梦,齐宪未
(1.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2.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 惠州 516007)
陆继椿(1937—)是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专家,毕生致力于语文教育事业,勇敢探索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思想,在20 世纪80-90 年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总体上看,陆继椿的语文教学思想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倡“语文教学科学化”,重视语文教学的序列化,主张语文教学必须有“序”,二是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有所得,“一课一得,得得相联系”,被称为“得得派”,三是倡导对庞杂的语文知识进行科学“分解”“归类”和“集中”,构建“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简称“双分”)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培养,四是主张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美育和创新性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建设的精神和要求,与当今教育界提倡的OBE理念存在诸多契合,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语文教学必须有“序”
1978年,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倡导全国开展语文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中小学语文教学时间长、课时多、效果差的突出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在上海率先响应,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改革,提出“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一条龙,初中语文要过关”[1]。华东师大一附中全权授予陆继椿同志参加“一条龙”语文教改实验。陆继椿受叶圣陶和和夏丏尊在1935-1936 年编写《国文百八课》提倡“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的启发,提出改革中学语文教学的设想,倡导语文教学科学化道路。
陆继椿追求的语文教学科学化主要表现在深入开展中学语文教学的“序”及其教学方法研究。在他看来,语文教学兼具艺术性、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教学科学化不是一篇篇地教课文,而是要有目的地讲课,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打好语言文字基础。语文老师在有限的课时里必须充分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他说,芭蕾舞《天鹅湖》的艺术很美,但芭蕾舞演员在学习芭蕾舞时,脚尖上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练无数遍。奥运会乒乓球冠军打球时出神入化,但练球时每一个动作要操练无数遍。语文也是如此,要达成学生语文过关的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要有“序”,语文教学的“序”就是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陆继椿坚持认为,刘佛年校长在上海倡导语文教学从小学到中学要实现一条龙,实际上就是强调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有“序”进行。他以“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来编排初中语文教学的“序”,然后根据这个“序”选择合适的课文编入教材。他指出,语文教学的“序”包括语文知识的“序”和学生的认知的“序”两个方面。语文知识的“序”是指语文知识的结构,学生认知的“序”是指学生的认知结构。教材编写必须体现教学的“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守教学的“序”,促进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每个学生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序”,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一节课、每一学期、每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最终达到语文过关。
日常工作讲究循序渐进,首先必须有“序”可循。有学者指出:“有序就是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遵循这种顺序,能使思维有条不紊,操作井然有序,也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2]。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以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文章本位”施教,缺失学理,存在盲目随意、无序无格的现象,语文教学走科学化道理势在必行。陆继椿主张语文教学应该要有“序”进行,而且要建构一个合理的、严格的语文知识教学之“序”,认为千头万绪的材料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驾驭有序。他强调的教学之“序”就是让教师清楚阐述并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分类分阶段集中训练达成预期成果,“只有遵循一个序去教学,语文知识才能形成完整而系统的体系[3]”。
陆继椿主张语文教学必须有“序”,顺应语文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和“怎么教”的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设计与教学聚焦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达成最终学习成果,与当今教育界提倡的OBE教育理念也是一致的。他以科学态度对待语文教学、从科学角度探寻语文教学的“序”是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语文教学实践和科学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语文教师继承与发扬。他的“双分”教学体系构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序,全国24省连续14年开设的4000余个“双分”教学试点班就是最好的可行性实践证明。
二、一课一得,得得相联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围绕“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来讲解课文,在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与思想品德的熏陶。陆继椿大胆地打破这种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式化教学方法,提出“一课一得、得得相联系”的语文教学思想。他认为,“得”的教学思想是推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关键。“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就是实事求是地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从他们学语文的实际状况出发,去追求每个学生学习的实效,让他们不断地在思想文化和语言运用上有获得感[1]”。
很明显,“得”的教学思想以“学”为中心,突出学习效果。陆继椿认为,所谓“得”,是指“教学必须使学生有所得,学生‘得’到了就说明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教师为学生服务,教材为教学服务,实践为能力服务,不仅要使学生学懂,而且要学生学会。整个教学过程是教一点,学一点,懂一点,会一点。只有懂了,会了,才算是‘得’了”[1]。
当今教育界提倡OBE 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强调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都要围绕学生的培养、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不仅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获取未来生活工作的能力,以最终学习成果为终点和起点。陆继椿的教学主张与OBE 教育理念存在诸多契合,他强调的“得”也是以“学”为中心,关注的不只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他主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分类集中分阶段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取得“一题有一得”“一练有一得”“一课有一得”的阶段性学习成果,经过108个训练点后达到听说读写过关、汇聚成一个总“得”即总体学习成果,循序渐进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陆继椿系统梳理初中语文教学的“序”,构建出“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简称“双分”)的教学体系。他按照序列为初中语文设计了108 个语言训练点,促使学生通过每个训练点的训练,实现“一练有一得”“一课有一得”“一题有一得”,分“得”与总“得”、小“得”与大“得”之间紧密相连,形成独特完整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有人曾对“一课一得”提出异议,认为“一课”只有“一得”是不够的,应该要“一课多得”。事实上,“一题有一得”“一练有一得”“一课有一得”是突出了各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教学重点。“一课有一得”看起来学生上一堂课所得甚少,但学生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之后,就可以实现“多题有多得”“多练有多得”和“多课有多得”“得得相联系”,汇成大“得”和总“得”,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果。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提出“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种“获得感”包含着“给”与“得”的辩证法。陆继椿“一课一得”关注学生的“获得感”,强调学习效果,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包含着“教”与“得”的辩证法,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他指出,得与失是辩证的统一,有得必须有失,什么都想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什么也得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学目标应该强化学生可接受、必掌握的训练点,认真落实“一课一得”,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突出教学重点,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陆继椿强调的“得”不只是语文知识数量上的增多,更是能力与素质的整体提升,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继椿“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已经被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并取得成效,时至今日仍然对语文教学具有指导价值。
三、构建“双分”教学体系
如何构建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陆继椿花费10 余年时间研究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他认为:“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应该有比较全面的运用语言的能力”[4]。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飞跃发展时期。只有找到一个科学的语言训练系统,才能促进初中生实现语言过关。他以“写”为经线,以“听说读”为纬线,对庞杂的语文知识进行科学的“分解”“归类”和“集中”,1981年编写出版《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实验课本》1 套6 册,构建了“双分”教学体系。
陆继椿提出的“双分”教学体系坚持“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听懂、读通、能说、会写四种能力,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训练,帮助学生打好运用现代语言能力和一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达到“用词确切,语句通顺,叙事说理,辞能达意”的语文过关。他认为,在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写”是中心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更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他坚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实践过程。学游泳要下水,学舞蹈要练功,要具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要大量地进行语言训练。练的最终结果如何主要看作文,要尽可能做到读什么就写什么”[5]。事实证明作文好的学生,听读说能力一般都较强,所以只有抓牢“写”才能带动“听说读”的全面提高。
“双分”教学体系是陆继椿“得”的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陆继椿很清楚,明确了学生从“一课一得”中能“得”什么,接下来就必须解决怎么“得”的问题。他借鉴叶圣陶和和夏丏尊《国文百八课》和国外教材的编写经验,耗费三年时间编写出1套6册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分类集中分阶段训练,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比较科学的教学体系。1984 年,陆继椿发表《语言训练教学法纲要》[6],从总的要求出发,为初中语文三个年级分类分阶段设计了108 个训练点,把每一个“得”排列组合成为一根链条,使之系列化、科学化,环环相扣,得得相联,循“序”渐进。
分类、集中、分阶段教学是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教学方法。陆继椿把学生的语言训练内容进行“归类”,分成记叙能力、说明能力、论述能力、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五大类。然后把每一类能力训练又分为多个阶段和若干个训练点,从初一到初三由低到高有序排列、分阶段予以呈现,再按照训练点要求选定课文,按训练阶段的规律组成单元,相对集中地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初一两学期集中完成对学生的记叙能力训练,初二第一学期集中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初二第二学期集中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和论述能力,初三第一学期集中训练学生的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初三第二学期进行总复习,也是各项能力训练的总循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7]。陆继椿的“双分”教学体系依据初中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以写作能力训练为主线,兼顾“听说读”,紧紧抓住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切实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体现了初中语文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与初中生的语言成长规律相适应,遵循了初中生的语言成长之序,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陆继椿的“双分”教学体系是一种“以学为重、为学而教”的语文教学体系,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在教材教法上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序列化、科学化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为语文教育质量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 世纪80-90年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截至1982年,“双分”教学试验范围已由华东师大一附中迅速扩展到全国24 个省市自治区的150 余所学校,1994 年规模扩大到4000 余个试验班。全国众多中学10 余年的实验效果对“双分”教学体系做了令人信服的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振彪在20 世纪90 年代编写语文教材时吸收了汲取“双分”教学精华。1991年,张志公主编香港语文教材《中国语文》,陆继椿参与其中并融入“双分”教材的编写经验,被香港教育署评为AA级教材。新世纪新版语文教材分点教学、点线结合、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可以窥见“双分”教材的一些因素。语文教育研究专家郑桂华指出:“双分”教材是“新时期以来语文教材学科化探索最早、对科学化语文意图贯彻比较彻底的成果”[8]。
四、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教育、德育和美育结合
我国课程建设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7]。陆继椿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中小学生创造性教育、德育、美育的必要性有着清楚的认识,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高标准语文教学体系。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语言训练在创造性教育、德育、美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应该与创造性教育、德育和美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德育元素,语文教学应该进行兼顾德育,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始终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1987 年,陆继椿发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新探》[9],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德育思想。他认为,德育是教学生怎样做人,语文教材的选文内容应该是以反映本民族文化为主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初中阶段是学习语言文字的黄金时期,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狂潮造成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复杂局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化课文某方面的思想道德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施加恰当的德育信息流,是达到德育有效度的关键。陆继椿在“双分”教学体系中设计训练点序列时,考虑了初中阶段学生思想品德的合理结构,设计了德育的序列,落实到每个教学单元和训练点上,通过形象性的和理论性的感染和解析,逐步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培养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思想道德。他强调语文教学进行德育要贯彻方向性、需要性、真实性和感染性和个性化五个原则。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和开展每一项课外教学活动时,应该着眼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把课文中思想道德的固有因素跟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因人施教,不断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在理想境界与生活事实结合中开展德育,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感染作用。可见,陆继椿始终坚持把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能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强调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早在1987年和1996年,陆继椿发表两篇文章《试论语言训练与创造性教育》《语言训练在创造性教育中的地位》,对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创造性教育主要在于“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其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10],提出“语言训练→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教育”的关系式。在他看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表现形式。思维活动在语言材料上进行,思维结果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11]”,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具有独特性,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教育。语文教学科可以选取具有思想价值、知识价值、生活价值、思维价值和语言价值的课文作为训练材料,提出通过语言训练课进行创造性教育的记忆、概要、扩展、因果、决策、评价、创见、模仿、联想、想象等十项训练法。陆继椿强调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教育结合,注重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教学,开展综合性学习,增强教学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品格、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的创造性人才。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陆继椿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他看来,“语文教材由一篇篇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编辑而成,涵盖上至天文、下及地理、草木虫鱼、声光化电、飞禽走兽、世态人情等美育内容[12]”。语文课的朗读、朗诵、写作、板书、讲解以及看电影、看录像、听录音等教学形式与方法都兼具美育功能。语文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把握审美对象,发挥各类课文的独特审美功能。陆继椿根据美学理论把中学语文中的美育教学分成自然美的教学、社会美的教学、艺术美的教学、科学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学五种类型。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抓住入画、入情、入理三个层次开展自然美教学。例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体现入画,对白杨的崇敬体现入情,茅盾先生对白杨的礼赞其实是对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的礼赞。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记叙和描写人物活动的古今中外课文都具有劳动美、斗争美、风尚美和生活美等社会美的价值,《谁是最可爱的人》表现了斗争美,《谈骨气》体现了风尚美。进入语文教材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师可以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技巧等方面去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也追求美,所以科学美不应该被忽视,《故宫博物院》为了显示威严讲究严格的对称,都呈现出和谐美。语言美的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基础。准确的、简洁的、严密的语言体现出语言美,表现出语言的强大力量、丰富思想和科学思维。陆继椿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体味语言美,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教学活动,过好语言文字关,有助于学生掌握审美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实现“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语文美育的目标。
习近平强调,我国教育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13]。陆继椿善于思考、敢于奉献、毕生致力于探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得”的语文教学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教育、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主张,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时代先进性,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好了“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愧为人民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