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实践分析

2022-03-15锡慧慧

中文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核心小学生

锡慧慧

(东营市东营区文汇学校,山东 东营 257100)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应将单元教学作为主要的美术教学方式。小学美术教学在开展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并对教材中的美术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优化美术单元教学内容。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明确美术单元教学目标,构建联系密切的美术单元,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美术知识。同时,小学美术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能够合理运用单元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的作用

1.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单元教学,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小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小学阶段学生就初步形成了审美,并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重视小学生对于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方法的掌握,忽视了小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需求,导致学生美术水平无法得到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实践,能够转变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并且保证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将美术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开展美术教学的基础,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

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教材中的内容缺乏扩展,导致美术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无法吸引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导致小学美术教学效率较低,难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美术学科在小学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未来成长以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开展美术单元教学,能够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促进美术教学形式向着的多样化发展。并且,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能够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更容易让小学生学习和接受,从而形成完善的美术知识系统,加强美术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的举一反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美术,对于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实践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并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对单元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使其逻辑思维水平得到提升。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充分释放小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够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获得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形式属于形象思维,但是在小学美术单元学习中,能够将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性思维,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针对美术问题进行思考,增加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实践

1.松紧有致地整合单元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主要是将小学美术教材作为载体,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松紧有致。“紧”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时,保证教材本身的权威性,单元整合要符合教材的美术教学目标,教师不能够对教学目标进行更改,导致美术教学的偏离轨道。“松”需要教师在进行教材单元整合的过程中,加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寻找美术知识存在的关联性,让学生能够将美术知识互相串联起来,降低美术知识的零散性。

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美术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可以使美术单元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将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单元整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且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让美术学习更加简单。例如,在学习小学美术时,教师可以将《会“走”的玩具》《会游的玩具》作为一单元进行教学,玩具是实际生活中小学生经常接触的,并且小学生对于玩具的了解较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来。《会“走”的玩具》,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的利用卡纸制作玩具,并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转变,学生需要掌握玩具的制作原理以及制作过程,《会游的玩具》使美术学习难度获得了提升,学生需要掌握玩具制作方法以及制作步骤,学生在制作完毕后要能够发挥自身想象力,对自己所制作的玩具进行装饰,制作成独一无二的玩具。从单元教学内容难度的提升,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美术知识,并能够使学生美术水平获得提升[2]。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中的《色彩的冷与暖》,四年级下册中的《色彩的明与暗》《色彩的渐变》以及《色彩的情感》都属于同一个主题,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上述单元进行整合,并能够对单元中知识进行延伸,增加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可以将色彩作为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的主要载体,让学生能够对色彩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让小学生学习独立思考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记忆。探究性的单元教学方式,能够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灵活性,并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可以将相同系列的课程进行整合,灵活的应用小学美术教材,保证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同时,能够加快美术教学改革。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的过程中,应仔细对课程进行研究,寻找课时与课时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将其整合为单元。如《中国民间美术》和《中国民间美术陈设》两个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民间美术,教师也可以在单元教学中进行拓展,让小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民间美术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陶瓷器具作为欣赏案例,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陶瓷艺术品,让学生对陶瓷艺术品上的绘画进行欣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陶瓷艺术品中有什么花纹”等问题,学生会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并带领学生进行美术实践,准备不要的矿泉水瓶等,让学生模仿陶瓷艺术品花纹在上面进行绘画,激发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材所覆盖的美术方法、美术知识较多,在进行单元整合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对美术单元进行整合,并保证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人性化的单元整合能够让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单元教学的优势,并能够深入挖掘美术教材,让学生能够进行系统化的美术学习。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强美术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单元美术教学效果。

2.加强美术单元联系

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保证灵活运用小学美术教材,在进行小学美术单元整合时,能够强化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保证课程之间能够相互衔接,便于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单元教学分成四种单元结构:单一单元结构、平行单元结构、纵深单元结构、递跨单元结构。单一单元结构主要是指由一节课组成的单元结构,美术教材有无法与其他课时联系的课时,这类课程的性质大多属于“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两个板块,上述板块所涉及的课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单元教学内容拓展工作。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会根据小学生的不同生长阶段,转变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学习的难度逐渐递增,美术单元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保证单元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并能够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3]。

平行单元结构主要是指美术单元内容互不联系,单元课时处于平行的状态,教师在进行单元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避免平行单元结构的出现。美术教师所选择不同课时进行单元教学,虽然这些课时具备统一的主题情境,但是需要教师分成不同的课时对内容讲解,会占用较多的美术教学时间,不符合单元教学的需求。如果教师在单元整合过程中,将毫无联系的课时整合为平行单元,需要教师能够寻找课时之间存在的联系,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美术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纵深单元结构是指单元课时之间知识或者技能出现的递增的情况,美术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课时的难易程度进行教学。例如,小学美术教学四年级下册《鸟语花香》《诗情画意》这两个课时进行单元整合,能够让学生感受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地开展美术教学。纵深单元结构能够体现出单元整合的人性化,并且能够加强单元课时之间的联系,对于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进行单元教学,应保证单元具有整体性,课时之间联系较为密切,从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

3.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加强单元课时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对美术教学进行改善和优化,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美术教材编制的科学性,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美术单元教学,将学生作为的美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将教材课时相互联系的知识进行单元整合,并以核心素养为引导开展美术单元教学。

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将小学四年级上册中《我是汽车设计师》《设计文化衫》整合为单元,并为该单元命名为“我是设计师”,确定单元教学主题,让学生可以通过单元主题,简单了解单元学习内容。教师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好单元教学的设计工作,让学生熟练掌握美术知识,并可以利用美术知识解决生活中存的问题。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之前的美术学习中掌握的绘画知识,对美术中的设计领域也有基础认识,美术教师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汽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能够知道汽车的组成结构,为汽车设计做好相关准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促进学生个性获得发展。在设计文化衫教学的过程中,相比于汽车设计难度较大,学生开始文化衫设计前,需要对文化衫进行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绘制文化衫,需要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开展设计工作,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文化衫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汽车设计与文化衫设计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文化衫上绘制汽车,实现单元教学内容的互相融合,能够使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提高。

4.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单元教学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等五部分内容。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并且能够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美术知识运用日常生活当中。图像识读能力,能够让小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美术作品运用的色彩等。美术表现是指小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绘制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美术作品具有创意性、思想性等,是否能够通过美术作品看出小学生想要表达的内涵。审美判断是指小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并且能够发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艺术作品,能够看出小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知。创意实践主要是学生发挥出自身想象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绘制出创意性的美术作品。文化理解能力,主要让小学生客观地分析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所传达出的文化价值,从而使学生能够尊重其他国家文化,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美术核心素养融入单元教学中,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美术课堂。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对于美术单元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小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当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小学生艺术修养,为小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获得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在小学阶段发挥着重要稳定作用,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对学习出现厌烦心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散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教师主要将美术教材作为单元教学依据,应加强对美术教材的整合,保证单元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美术单元教学中,能够将零散的美术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美术知识,以及熟练掌握美术技能,加强美术教学效果。教师还应注重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融入,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美术核心小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