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房,差点搞砸了自己的生活
2022-03-15
黎乐婚后住的是婆婆早年给老公买的学位房,虽然比较旧,但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小两口前两年还贷款买了一套郊区的小两居,黎乐查了租售网站,这套房子的价格也徐徐涨了起来。黎乐一算,两人的身家居然超过了五百万,她按计算器的手都抖了起来,虽然这只是一个虚在云上的数字,但一时间感觉整个人充满了底气与力量。
两人一下就膨胀了,当即决定换房,以旧换新。黎乐和老公是打定主意不要小孩的,学位房对他们而言实属浪费,于是把老房子卖了个不错的价钱,随后就开始了看房之旅。
看房时,他们才知道,一个家庭买第二套房子,无论第一套房子多大,第二套房子的购入目的和需求有多迫切,都属于“普通家庭”范畴,如果第二套的面积在140平以上,首付要付60%。黎乐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果断买了房,从此两口子背上了每个月一万出头的房贷,好在不算特别吃力。
拿到钥匙那天,黎乐遇到带人看二手房的中介,一问之下,自己买的这套房已经涨了八十万。“什么都不用干,就涨了八十万,这比理财来钱快多了。”黎乐喜不自禁。那时,身边的朋友依然在买房卖房,从住宅到公寓,从自己买到两三个朋友合伙买,还有为了刚需名额离婚买的,黎乐的心完全被搅乱了。
某个深夜,黎乐和老公进行了关于买房的谈话。当时国家的政策是一家最多能买两套房子,黎乐家已经有两套,而且都在涨价的区域,不可能现在卖。如果两人离婚,就能再多买两套房,按照房子涨价的趋势,买房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黎乐坚定地要离婚买房,买两套再复婚。老公起初不同意,但很快,被不到半年涨了一百万的新房房价给动摇了,也就愿意了。离婚协议书上,房子一人一套,没有存款,没有子女,狗给黎乐,简单清晰。民政局里有不少人和他们一样,手拉着手来办离婚,办完又手拉着手离开,直奔售楼部。
半年里黎乐和老公看了不下十个楼盘,摇号摇了十几次,就连征信报告都打印了三次,但一次都没摇上过。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是被销售通知去候补,大热的天拿着号码牌在售楼部外晒着太阳等,还不敢走远,怕叫到号时错过。最终因为剩下的房子不够理想稍犹豫了一下,就被别人选走了。
那段时间,黎乐做梦都是摇上了号,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售楼登记网站,不停地刷新。她加入了十几个购房咨询微信群,从早到晚在各个群看所谓的内部消息,经常临到下班才惊觉当天的工作还没做完。短短几个月,黎乐对本市的房产动向、土地拍卖、购房政策等信息了解得一清二楚,谁来咨询她都能点拨上几句,几乎能当房产博主了。
在一个“万人摇”中,黎乐终于选到了心仪的房子,交了十万定金后,才渐渐回到现实——剩下的钱从哪来?
黎乐和老公搜集了家里所有存款,赎出理财、卖掉股票,又向两边父母借了钱,再找亲戚朋友凑,勉勉强强凑到了首付额。然而,因为还有贷款尚未还清,又因为离婚使工资流水少了一个人,导致再次贷款困难重重。销售给出的建议是,再加20%的首付款,也就是首付80%,这样贷款总额下降,有望能获得审批。
和黎乐一样离婚买房的一对朋友,也遇到了难题。他们离婚时,把名下两套房子都分到了女方名下,本以为这样,男方会稳稳拿到刚需名额,不但摇号占便宜,首付也只用付30%。谁知道房子虽然给了女方,但两人婚姻存续期间的房贷却依然同时在二人征信中,结清贷款,才能走剛需。这对朋友当初是按照刚需准备的购房款,没有想到会行不通。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当下做出的决定是最优解。黎乐没有犹豫太久,便决定网贷,先把钱套出来再说。网贷需要抵押,黎乐老公犹豫了,买房后他们不仅要还父母与亲戚朋友的钱,还要还三套房子的贷款,再背上利率不低的网贷,两人的生活将一落千丈。但黎乐此时已经听不进任何意见,半年来反复摇号的煎熬和不断上涨的房价,让她一心想买下这套房子。
付首付那天,黎乐去售楼部时接到了那对离婚朋友的电话,说找到了解决办法:用两张信用卡,打时间差,提出现金付房贷。同时,他们向黎乐提出借一万元应急,给小孩交学费。
黎乐挂了电话,渐渐清醒,她坐在售楼部一遍遍地算自家的收入总额,两个人每月加起来有两万三千元左右,减去现有两套房的贷款,也还有七八千左右的余额可以支配。然而开口向她借钱的朋友,收入又何尝比她低?如果不是为了买下这一套又一套房子,不至于一万元也要向她开口。
黎乐一遍遍算着账,越算越心惊,越算越觉得不惜网贷也要继续买房的自己是被下了“降头”,为何自己始终不满意已经算得上是中产的生活,把宝都押在瞬息万变的房地产上?自己和老公的工作收入是否能一直如此?已经实质上拿了离婚证的两个人,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对待彼此?
不顾销售的挽留,黎乐几乎是夺门而出。等红灯时,她删掉了二十几个地产销售和房屋中介,退出了十几个购房群,那一瞬间,她获得了这两年来最大的轻松感。适当使用杠杆,可能会让人打起精神努力平衡,可如果杠杆加得太满,这根弦迟早有断开的一天。黎乐很幸运,在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前,选择了退场。
32岁,买房大军中的狂热一员,曾被连续走高的房市刺激,为了买房投资而选择离婚,被家人认为魔怔了,幸运的是,在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前,选择了退场。
感想:每个人都会为美好生活而努力,但在信息裹挟之下,有多少人能正确认知自己的实际需求,放下与他人的攀比,不被执念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