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天
2022-03-15楚林
楚林
“二月里刮春风……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这是汪曾祺在《葡萄月令》里的文字。抛砖引玉,写茵陈蒿是为了引出后文的葡萄。葡萄就像“老戏骨”,生来是要唱大戏的,架子搭得足,先把舞台铺满才出场。而茵陈则像吃青春饭的,最多也就是个“青衣”,一身青褶子,刚把青年唱过就没戏了。
戲总是让人觉得老。茵陈其实也是老的。“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可茵陈又不老,它的根虽是旧的,心却年轻, 逢春便发。“三月茵陈四月蒿。”据说华佗有次给一黄痨(黄疸)患者治病,苦无良药。过了一些天,他发现患者竟然好了。一问,人家说是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去采,给其他黄痨患者试服,但都没用。华佗又去问人家吃的是几月的蒿子,说是三月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可能就是三月蒿子有用。为了摸清药性,他连试三年,并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所以采茵陈要趁早。
二月二,采茵陈。南宋洪舜俞说:“酣糟紫姜之掌,沐醯茵陈之丝。”李时珍云:“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作茵陈饼食之。”我也采过茵陈。风寒料峭的二月,天和地好像隔得很远,在野地里找小小的茵陈,可并未觉得冷。这时的茵陈刚出土,还是小小的一团,鲜嫩,似乎一掐都能掐出水来。需要的其实也就是这嫩汪汪的“水”。蒸糕、菜饼都被它染得绿绿的、嫩嫩的,透着稚气未脱的清香。
三月三,茵陈长大了一些,正好药用。一朵一朵,绿茵茵的,青春逼人。虽然还是清纯得很,不谙世事,可背面的叶子已经开始泛白,像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有些朦胧之意。一朵一朵地采回来,晒干。晒干后的茵陈最特别,异常柔软,绵绵的,所以又称作“绵茵陈”。小时候晒茵陈,我最喜欢把茵陈握在手里,滑滑的、软软的,像春天里刚做完就忘记的一场梦。细想,可能喜欢的就是这“绵”,一种妥帖、温暖、春风般的质地。
茵陈是清利湿热、祛疸退黄的高手。人其实最脆弱,湿热一旦入侵,就会浑身无力,食欲不振,像霜打的茄子,变黄发蔫,毫无生气。刚出生的婴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全身皮肤黏膜变黄,严重时淡蓝色的眼白也变成黄色。
很喜欢茵陈。因为它疗效好,见效快。特别是退黄疸,立竿见影,用一天就一个样。茵陈一入场,那些湿气热气都会节节败退,直至退出原本不属于它们的领地。湿热是什么?在中医里没有细菌、病毒这样的名词,在这里它们统统被称为“邪”。邪分六种,风、寒、暑、湿、燥、火。六邪都可致病,如感冒发热就是受了风寒或者风热。一种邪能致病,两种也可以。湿邪和火邪纠结在一起就是湿热。湿和风在一起合作就是风湿,其余均可依此类推。六邪中,以湿最令人讨厌。 它若在,该病就是缠绵的,经久不愈的。比如脚气病、肝炎、瘟病等。 有邪就有正,邪总是不能压正,绵绵的茵陈正好用以驱逐绵绵的湿气。
春天,是肝病易发的季节。因四时之中,春属木,春三月,万物生长发育,肝也属木,喜条达,与木的特性相似。《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因此,四季中春季最宜养肝,故春天也是用茵陈最多的季节。有很多慢性肝炎患者都知道,春天早早地就去挖上许多茵陈来泡茶喝。春天,只要患者说口苦,再看到患者舌上有一层黄黄腻腻的舌苔,就在药方里添上一味茵陈,准没错。
在老北京,曾经有一个风俗是开春必喝“茵陈酒”。“茵陈酒”碧绿、微苦、清香,可舒筋活络,清热燥湿。过去北京同仁堂一到开春就会派人到天坛朝阳处去挖茵陈,晾晒一两天,取回做酒母,而制“茵陈酒” 必须用一年后的酒母。泡时加入白术、冰糖等,先放入铜罐中一段时间,再密封于瓦罐中6个月。据史料记载,“茵陈酒”作为“四宝酒”(佛手酒、金橘酒、玫瑰酒、茵陈酒)之一,曾入清宫为慈禧太后四时健身活血用的御酒。 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钱老人平时喜欢喝茵陈酒、写诗。
春天,多么美好的季节啊,茵陈最懂得,决不能辜负这绝美的时光。
小链接:茵陈食疗方
凉拌茵陈
原料:茵陈蒿嫩茎叶100克,精盐、白糖、麻油各适量。
制法: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碎放盘中,加入精盐、白糖、麻油,食时拌匀即成。
功效:利湿退黄、祛风明目。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茵陈粥
原料:茵陈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茵陈加适量清水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粳米后,加水适量,煮粥至熟。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窝头
原料:鲜茵陈100克,面粉适量。
制法:将茵陈洗净,捣烂取汁,加清水适量调和面粉,做成窝头,蒸熟食,或做成馒头亦可。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蜂蜜茶
原料:茵陈1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茵陈加入蜂蜜及开水,浸泡饮服。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