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2-03-15王志辉于忠波

科技风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双师型职业教育

王志辉 于忠波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职;双师型教师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目前我國中职专任教师83.4万人,“双师型”教师26. 42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31. 48%。从目前的研究与实践看,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仍然存在概念模糊、标准不一、培养方式简单、与教育教学实际需求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开始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崭露头角,近些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双师型教师在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和国家初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在概念界定上一直存在着较多的界定标准,主要可以分为“双职称”和“双素质”两个界定标准,“双职称”一般是指教师在取得教师系列职称的同时,还需要取得其他行业的职称,一般以相关专业为主;“双素质”一般是指教师具备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具备实践教学能力,也就是指专业教师在既可以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可以指导学生实践实习。国家教育部于2015年《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将“双师型”教师定义为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行业能力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对课题的实践研究中,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内涵应包括: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在具备相关专业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具有于行业企业实践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专业课教师。

基于“双师型”教师的上述内涵,从中等职业院校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和教师自身对专业成长的渴求出发,针对目前“双师型”教师队培养中存在的现状和困难,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中等职业院校进行实际调查和研究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河北省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共开设五大就业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405名,专业教师300名,其中“双师型”教师165名,占专任教师比例的40. 7%,据国家要求的50%还有一定差距,面对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现实,需要更多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向需要。

就目前中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而言,要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优质高效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两个层面和六个重点。

一、学校层面

中职学校的文化氛围、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等因素,都对“双师型”教师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抓好以下三个维度。

(一)创设与行业企业实际需要紧密衔接、能够持续推动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和指导作用,良好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正向的、持续的促进意义,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大背景下,需从学校和企业两个维度出发,建立校企双向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1)在学校维度上,需要更加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尤其是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指导实验能力、业务科研水平、各类大赛组织、师德师风建设等做出全面而周密的评价。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具有鉴定、诊断、激励、发展等多方面功能,但受中职学校事业单位性质所限,对教师的评价一般都按照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通常采用“德、能、勤、绩、廉”等维度对所有教师进行一体化评价考核,这样不仅忽视了“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内涵和专业角色,使得“双师型”教师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而且将教师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工资、职称晋升、职务评聘“硬性”挂钩,甚至会严重影响“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

建立一套符合“双师型”教师实际的评价体系,需要学校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教师职称评聘条件,评价内容涵盖“双师型”教师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优化评价指标实用性,将日常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强调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性和权威性,突出“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功能,强调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

(2)在企业维度上,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企业应注重对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技术更新意识、思维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甚至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做出综合评价。新时代社会经济与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教师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尤其要促进专业教师在学校具备课堂教学经验能力,在专业上具有丰富的职业技术教育、生产实践经验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主持和指导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或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的专业阅历,在实训、实习、实际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教师始终潜心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学习专业技能,努力考取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应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专业证书或考评员证书。教师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入企实践,参与相关专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自身专业能力协助处理和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或疑难技术问题,提高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也应当在与学校合作中,参与教师评价,尤其应将教师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全面纳入企业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

只有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双向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对“双师型”教师全面、准确的评价,才能有效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实现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质量提升的有效推动。

(二)使用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双师”特色

“一个学校的长久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中职学校要想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教学特色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以理论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专业课程上,更加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实操能力。但就实际调研发现,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常是分割进行,甚至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套教师,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学校要注意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专业技能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课堂思维,在硬件条件上尽量增设各类专业实训室,建立理实一体教室,促进实践和理论融为一体。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全部融人人才培养方案,中等职业学校才能有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

(三)发掘潜在师资

学校受办学规模影响,教师数量是一定的,为促进学校高质量提升,必须挖掘学校潜在师资力量,激活教师自身内部力量,培养“双师型”教师。

(1)学校可根据本校发展实际情况和具体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计划,邀请行业专家或者技术骨干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方面的培训,特别是选派本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企业形成技术引领,培训注重青年教师双师型培养,并发展成为长期帮扶模式,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知识运用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快速融合。鼓励具备本科学历且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提升学历,进行硕士研究生的深造,进行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在考核中提高教师的竞争力。

(2)按照教育部教师[2019]6号精神,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倾斜。优化教师岗位分类,落实教师从教专业大类(类)和具体专业归属,明确教师发展定位。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设置一定比例的特骋岗位,畅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兼职从教渠道,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骋岗位计划,建设标准统一、序列完整、专兼結合的实践导师队伍,推动形成“固定岗+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

(3)对新开设的专业制定相应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转岗转行,激励教师跨专业任教,并安排教师积极瞄准岗位需求,安排初转岗的教师进行企业培训,使这些教师使用熟悉并掌握企业的建设模式、生产环节和管理方法,学习总结一线企业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及早达到做“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二、教师层面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教师的思想高度、发展观念、知识更新意识等,都对“双师型”教师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促进“双师型”教师建设,教师自身层面要做好以下三个维度。

(一)转变职业发展观念

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更多的教师具有“双师型”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需要更多具备高素质、强技能的专家型和工匠型教师。“职教二十条”指明“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在内涵上赋予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新的标准。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专业教师数不低于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由于受职业教育原来发展滞后及学校办学条件所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尤其是在经济欠发展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限,专业教师普遍缺乏提升个人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导致教师对于“双师型”的职业发展缺乏认识,再加之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建设上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与推动力。

由此,要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建设,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重理论教学轻技术应用的观念,转变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指导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应积极顺应市场和国家的要求,树立“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我修养,调整优化职业行为,努力实现自身发展观念的提升转变。

(二)注重专业能力提升

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推动下,技术知识每年快速更新,特别是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更为明显。这些转变,直接冲击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对专业教师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师首先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关注专业前沿动态,学习前沿知识技能,尤其要借助学校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和企业行业发展的紧密衔接,增强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通过技能大赛、入企实践、行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知识,掌握新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弥补在“双师型”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践能力不足的短板,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岗位要求修改增减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操能力教学,为培养优质的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

因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要积极引导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和策略、实操能力和设备更新使用等方面做出相应转变,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全面提升,最终改变传统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跟上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

(三)行业企业密切相连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行业技术不断更新变革,对人才需要程度不断提高,要求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全面、实践能力更加突出。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多数中职学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锻炼经验,专业技能薄弱,难以达到企业行业发展所要求的水准,这也成为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短板。此外,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任务繁重,教师不能到企业静心实践,培训常流于形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进入企业实地观摩,听技术人员讲解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可以和实习指导教师结成帮扶队伍,既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经验,也学习他们的企业文化;可以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深入企业兼任实验教师,了解行业现状,掌握应用型技能,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优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要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专业教师必须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契机,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中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是自我在“双师型”职业生涯中的快速发展。

结语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培养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层面健全评价体系、搭建发展平台,也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只有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实现育人质量提升。

3933500338268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双师型职业教育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