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14邵姝静
邵姝静 齐 欣
(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一、引言
伴随着新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步入快车道,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3.81%,基本形成“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的区域格局。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改革开放前,甘肃省长期存在重工轻农、重生产轻消费的思想,导致省内工业与农业、积累与消费发展失衡。改革开放后,甘肃省审时度势地开启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开展了浩浩荡荡的国有企业改制,制定切实可行且符合甘肃发展现状的战略规划,市场体制机制日益健全,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日渐合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经济向好向快发展。202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0 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3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 466.6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 412.0亿元,增长6.5%,产业结构比为13.32∶33.84∶52.83。纵观全国,202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27名,排名靠后,加之生态环境脆弱、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约束等原因,导致人口流失严重、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加大。2021年,甘肃省城镇化率为53.3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阻碍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步伐。一方面,甘肃省内各区域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经济、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等河谷地带。另一方面,甘肃省经纬度跨度较大,东西狭长,自然地理环境复杂,致使各区域的经济、产业、人口等差距较大。2021年,甘肃省会兰州市的GDP总量为3 232.3亿元,是庆阳市的3.6倍,是排名最后一位甘南州的14倍,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2021年甘肃及各市州GDP总量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甘肃及各市州GDP总量 单位:亿元
表1(续)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在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社会矛盾日渐尖锐的艰巨挑战下,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保驾护航、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的历史机遇下,在甘肃省“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的贯彻落实下,深入探究新时代推进甘肃区域协调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二、新时代推进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
秉承科学性、相关性、全面性等原则,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构建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层,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为准则层,其中经济发展有4个指标,社会发展有7个指标,资源环境有6个指标,共计17个指标,且均为正向型指标。
表2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收集、权重确定和评价思路
运用2020年甘肃省各地级市的截面数据测度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数据主要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2021)》以及各地级市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甘肃省14个州市。在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时,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正向指标绝对引用最小值和差值,消除变量之间的量纲差异,从而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其次确定权重指标后进行线性加权,计算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三个维度指数。最后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其中取值1为最优,取值0为最劣。在优化后的指标体系权重中,经济发展准则层中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权重最大,为0.078 3,其次是社会发展准则层中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与每10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指标,权重分别为0.073 0与0.069 8,以上反映了经济、教育、医疗资源对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社会发展准则层的每10万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数、资源环境准则层的燃气普及率与供水普及率的指标权重最小,分别为0.053 1、0.051 3、0.036 5。优化后的指标体系熵值和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优化后的指标体系熵值和权重表
(三)定量分析
一方面,综合分析甘肃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具体分析各个维度对甘肃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
1.综合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共同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甘肃省各市州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二,资源环境在全省排名第一,综合分析嘉峪关市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得分为1.629 1,位居全省第一,明显高于省会兰州,也显著高于省内其他市州。省会兰州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一,但社会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分别排名第六与第八,兰州市综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得分为1.563 3,位居全省第二。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现实背景下,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严重制约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嘉峪关市是全国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2020年,全国城镇化率为63.89%,嘉峪关市的城镇化率高达94.43%,兰州市的城镇化率为83.10%,而甘肃省的城镇化率为52.23%,嘉峪关市的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2020年,嘉峪关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1 000元,兰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 679.95元,两者相差24 320.05元,嘉峪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 252.15元,兰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 804.40元,两者相差12 447.75元。此外,嘉峪关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50%,每10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 094人,每10万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为815张,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为0.93册。兰州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04%,每10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950人,每10万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为736张,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为0.39册。嘉峪关市各项指标的良好表现最终保证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张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0.347 7,全省排名第五,社会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得分较高,均为全省排名第三,从而保证了张掖市的综合得分较高,排名位居全省第三。白银市、甘南州、临夏州排名依次处于全省最后三位,其中白银市得分为1.343 5,甘南州得分为1.333 4,临夏州得分为1.289 9,这三个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嘉峪关市,特别是临夏州,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均处于末位,资源环境也仅位居全省第十。2020年,临夏州的城镇化率仅为36.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1 66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 784.71元,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3.22%、每10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675人、每10万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17张,各项指标与省内其他市州的差别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表4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2.维度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2021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人民币,名义增速为12.8%,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较高水平,甘肃省GDP总量的名义增长率为14.07%,各市州GDP总量的名义增长率差距较大,其中庆阳市、酒泉市、白银市、平凉市、金昌市、嘉峪关市的GDP名义增长率高于甘肃省与全国的平均水平;武威市、定西市、临夏州的GDP名义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兰州市、天水市、张掖市、陇南市、甘南州的GDP名义增长率明显低于甘肃省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为更加清楚合理地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四个指标来综合衡量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兰州市的经济发展得分为0.461 7,位居全省第一位,主要是由于2020年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达2 471 310万元,是排名第二的嘉峪关市的13倍,与省内其他各市州差距较大,且兰州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5.68%,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州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分别为0.323 4、0.314 2、0.313 3,排名较为靠后,主要是由于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7 430.42元、18 709.98元、15 747元)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 455.30元、35 167.52元、31 451.32元)在全省均处于末位,与其他各市州差距明显,严重影响了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可通过环境、经济基础、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层面来综合评价,基于此,本文选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学龄儿童入学率、每10万人口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每10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10万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数、每10万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以及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等指标来综合评价甘肃省各市州的社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金昌市的社会发展水平得分为0.697 6,位居全省第一,金昌市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17%,每10万人口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1 194人,每10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934人,每十万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767张,各分项指标排名较为靠前。其中社会发展的分项指标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综合排名前三的嘉峪关市为0.93册,兰州市为0.39册,张掖市为0.82册,但金昌市为1.8册,显著高于其他各市州。陇南市、天水市、临夏州的社会发展水平分别位居全省末三位,社会发展水平得分分别为0.557 0、0.538 3、0.524 2。其中,临夏州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5.42%,每10万人口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217人,每10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562人,每10万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573张,而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处于全省最低水平,为0.29册。各分项指标排名靠后导致临夏州社会发展总体排名垫底,加之临夏州属于民族聚居区,社会发展基础薄弱,医疗卫生与教育文化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失衡,发展较为粗放,逐渐拉大了与省内其他市州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更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增长不单是量的增长、质的飞跃,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的资源环境得分为0.531 2,位居全省第一,嘉峪关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6.28平方米,燃气普及率与供水普及率均为100%,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其余指标排名也较为靠前。此外,嘉峪关市面积为2 935 km2,常住人口为312 663人,地广人稀,对环境的破坏较少。天水市的资源环境得分为0.513 5,位居全省第二,污水处理率为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每日为1 428吨,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较高,进而保证了天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而金昌市、定西市、甘南州的排名较为靠后,资源环境得分分别为0.440 7、0.437 7、0.417 9。金昌市的供水普及率仅为78.30%,处于全省末位,影响了资源环境的总得分,资源环境与其他市州差距较大。定西市与甘南州的燃气普及率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分别为79.56%、72.53%与180吨/日、1 159吨/日,拉低了资源环境的总得分,表现出资源贫瘠、环境脆弱的特征。
三、新时代推进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现阶段,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扩大,俨然成为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不仅影响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基于此,甘肃省应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重点课题,深入了解各个区域的发展困境,充分发掘各个区域的发展优势,从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统筹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教育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资金保障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统筹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实现甘肃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既要重点发挥各区域的发展优势,又要兼顾区域的整体发展效率,更要处理好区域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要依据各区域的发展现状、困境、优势、机遇等制定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整合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的有机整体。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在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结合省情、各区域发展现状与地域特点,推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第一,健全市场机制。重点击破甘肃省内各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划限制,推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主动引导产业转移。第二,健全合作机制。积极推动甘肃省内各区域之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技术、资源、人才等合作,减少区域间的无序竞争,逐渐形成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第三,健全援助机制。遵循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甘肃省内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南州、临夏州)、革命老区(庆阳市)、资源枯竭型地区(白银市、金昌市、嘉峪关市)以及生态脆弱地区(六盘山、祁连山)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产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与倾斜。第四,健全治理机制。坚持党的领导,优化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区域协调发展制度,设立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门机构,积极引导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竞相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日益加剧,而要扭转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不良局面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现阶段,甘肃省将长期客观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短期内难以实现“药到病除”的效果。若将全省经济发展重心落在缩小区域差距、重点支持落后地区发展上,则不利于甘肃省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反,若仅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无视省内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则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发展困境,不利于全省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坚持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第一,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方面,协调全省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各区域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分工合作,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加强统筹规划,逐步建立和谐、有序的区域联动机制,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优势互补。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界限,强化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区域沟通交流常态化,积极鼓励、支持企业跨区域经营,逐步搭建起区域间互通有无、联动有序的关系网。第二,加大“外引内联”力度。扩大甘肃对外开放程度,紧抓“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与此同时,鼓励省内各区域互帮互助,发达地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金等优势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激活落后地区发展潜力。第三,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竞相发展。实施强省会行动,重振兰州制造,打造兰州新区经济新高地,加快兰州—白银一体化进程,支持定西马铃薯、中医药产业发展,推动临夏休闲旅游发展,河西走廊实施“组团出道”,推动庆阳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支持平凉建设康养基地等。
(三)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是缓解甘肃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法宝。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是要立足区域特色产业,重点推广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推动区域内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互动提升。第一,积极推动甘肃非农产业与农业有机融合,持续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市场需求为重点,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推动“农、工、商”齐头并进,积极鼓励传统粗放式农业朝着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现代化迈进,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与专业化。充分、高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农产品,鼓励农产品“漂洋过海”,实现农产品“云”销售,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与此同时,深入挖掘农村地区发展潜力,科学布局甘肃农村地区农、林、牧、副、渔的结构,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改善省内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二,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省会兰州的带动作用,利用兰州在资源、人才、科技、基础设施、信息、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兰州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动兰白都市圈与兰州新区建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二是在陇中地区大力发展中药材、马铃薯等产业,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三是在河西地区实施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巩固发展冶金工业、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葡萄酒酿造产业、啤酒产业、绿洲经济以及丰富多彩的旅游产业。四是充分利用陇东地区富饶的矿产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区域内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同时发扬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打造革命旅游圣地,重视瓜果蔬菜等农业产业发展。五是在陇东南经济区大力发展天水“伏羲文化”与麦积山“佛教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同时推动陇南亚热带风情旅游与中药材、花椒、木耳产业发展。六是在民族经济区充分利用畜牧业的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商贸业与农畜产品深加工,重点支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同时发挥民族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业,双管齐下推动民族经济区高效发展。
(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口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区域发展不平衡更多地体现为人才的非均衡发展。2021年,甘肃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97万人,在学研究生5.47万人,毕业生1.28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17.98万人,在校生61.34万人,毕业生14.00万人。从甘肃省整体情况分析,虽然全省人口基数庞大,但人口素质普遍较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省会兰州,其他市州高校与科研院所较少,且高素质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因此,将甘肃省面临的人才压力高效地转化为稀缺的人才资源,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一,坚决贯彻落实“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增加教育投资,积极推广发展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育,着力提升人口素质。立足经济发展现状,融合人才优势,优化教育结构,逐步建立起充分展现人才魅力、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深化甘肃省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重点培育高素质人才,积极宣传推广科技创新知识,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浓,有责任、敢担当的人才队伍。第二,依托区域发展特色,重点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兰州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优势,高效整合区域内的各类教育资源,着力培养研究型、应用型技术人才。陇中地区可依托相关产业重点培育农业人才。河西地区合理整合区域本科、大专和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技术型人才。陇东南地区应着重培养农产品加工、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能性人才。民族经济区应以农业相关人才为重心,大力发展畜牧业与特色民族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