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烟100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2022-03-14史久长郑宏斌张仲文于冰洁宋瑞祥石秋环李渊博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叶位中烟外观

史久长,郑宏斌,张仲文,张 力,于冰洁,宋瑞祥,石秋环,贾 玮*,李渊博*

(1.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8;2.河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3.河南省烟草公司 洛阳市公司,河南 洛阳 471026)

烤烟上部叶数量占整株烟叶数量的1/3,其产量占整株总产量的30%~40%,且上部烟叶口感浓度饱满、香气量足,是卷烟配方中的重要原料[1]。国外上部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使用率占整个烟叶的40%,而我国上部烟叶在卷烟工业中的可用性偏低,主要原因是上部叶开片不佳、叶片偏厚、组织结构紧密、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等[2]。我国采用的上部叶采收方式是“成熟一片采收一片”,在20世纪90年代明确了此采收方式只适用于中下部烟叶,而上部叶在只剩3片叶时不能正常发育[3]。因此,探究上部叶适宜的成熟采收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烤烟品种中烟100是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以优质、多抗为主要育种目标,选用多抗性烤烟新品系9201与优质品种NC82杂交,F1用NC82回交,回交后代经系谱法定向选择培育而成[4]。中烟100是一种耐水肥、适应性较广的烤烟品种。史万华等[5]试验表明,中烟100与云烟87、K326、K346等烤烟品种相比,其产量、产值较高,还原糖、总糖含量高,烟碱含量低;中烟100适应性强,喜水肥,种植面积广,适宜在全国主要烟区中等以上肥力的烟田进行推广种植。本试验以中烟100为供试材料,将上部叶按叶位自上而下进行标号并分组,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的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科学使用上部烟叶,增大其工业可用性及大田操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20年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罗岭基地单元进行。供试品种为中烟100,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烟田作为试验田,试验田的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肥力中等,土质良好。

1.2 试验设计

将烤烟上部6片叶由上而下,根据不同叶位依次以顶1~顶6进行编号。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T1:先采收4~6叶位,再采收1~3叶位;T2:先采收5~6叶位,再采收1~4叶位;T3: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以顶2叶达到成熟为标准)。试验采用大田顺序排列,每个处理0.33 hm2,行距为1.10 m,株距为0.55 m,各处理均设置保护行。在50%以上的中心花开放时进行打顶,每株留叶数22片,采用化学抑芽。

1.3 测定项目

1.3.1 外观质量分析观察记录包括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在内的外观质量指标,以《烤烟》标准(GB 2635—1992)进行分析。

1.3.2 物理特性测定测量采收叶片的叶宽和叶长,计算开片度和叶面积,其中:开片度=叶宽/叶长;叶面积=叶长×叶宽×0.6345。单叶重的测定采用平衡水分称重法,含梗率采用称重法进行测定,抗张强度的测定采用ZKW-3型薄片抗张强度试验机(购自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公司),叶质量采用打孔铝盒称重法进行测定,填充值采用HP601烟丝填充值测定仪(购自济南恒品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测定。

1.3.3 超微结构观察参照武圣江[6]的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HitachiH-600 Electron Microscope,日本)进行观察拍照。观测内容为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超微结构。

1.3.4 化学成分测定每个处理按照《烤烟》标准(GB 2635—1992)中的42级品质规定,取上部叶烤后烟样(B2F)各1 kg,用于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根据《烟草化学品质分析法》对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的含量进行测定,每个指标重复3次。

1.3.5 致香物质测定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SDE)对各处理烤后烟叶样品中的香味物质进行提取。利用GC/MS的NIST08谱库对烟样中各香味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测试。采用内标法对烟样中重要的香味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1.3.6 经济性状测定烟叶烘烤后按照《烤烟》标准(GB 2635—1992)进行分级,统计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的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不同的处理下,烟叶的等级、成熟度、身份、油分和色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T1和T2处理以B3F等级为主,T3处理存在B2F和B3F等级均分的现象;在身份指标中,各处理的顶1叶都为稍厚,而T1处理的其他叶为中等厚度;在油分指标中,T1和T3处理中多为有,而T2处理中多为稍有;在色度指标中,T3处理的色度大多为强,T1和T2处理中多为中、弱。从整体来看,T1处理下,部分叶位的烟叶成熟度略差,且叶尖及边缘部分出现轻度挂灰现象;T2处理下的上部烟叶油分较少,色度较弱,尽管颜色较均匀,但整体偏浅;T3处理的上等烟占比增多,成熟度和开片度较好,油分也有所提高。因此,T3处理的效果最佳,明显提高了上部叶的整体外观质量。

表1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2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间的开片度差异显著,T3处理下的开片度高达0.40,高于T1和T2处理;不同处理间的叶面积有略微不同,T3处理略高于T1处理,且显著高于T2处理,T1和T3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T1、T2、T3处理下的单叶重分别为10.34、9.12、10.72 g,其中T3处理下的单叶重高于T1和T2处理;T2和T3处理的含梗率显著低于T1处理,但T2和T3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个处理的抗张拉力大小依次为T1>T2>T3,其中T1处理的抗张拉力最大,达到了1.79 N/cm2;T3处理下的叶质量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达到12.62 mg/cm2,尽管T2处理下的叶质量相较于T1处理有增大的趋势,但2个处理间并无显著性差异;3个处理的填充值变化趋势与叶质量表现一致,T3处理下的填充值高达3.95 g/cm3,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因此,T3处理下的烤烟物理特性明显优于T1和T2处理。

表2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2.3 不同采收方式的上部叶超微结构

由图1可知,T1处理下的细胞结构完整,各种细胞器被中央大液泡挤到细胞边缘,靠近细胞壁; 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处于进一步增长趋势;可清晰观察到排列整齐、清晰的叶绿体类囊片层(图1A、图1D),叶绿体类囊体的垛叠程度是决定其光合能力的主要因子,从排列整齐的叶绿体类囊体图片得出T1处理下的叶片仍处于淀粉合成阶段;在T3处理下,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开始降解,类囊体膨胀、松弛,淀粉粒逐渐积累并达到最大(图1C、图1F);在T2处理下,细胞器降解严重,叶绿体膜降解,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进一步膨胀、松弛,淀粉粒也开始发生降解,数量减少(图1B、图1E)。

图1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2.4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T3处理下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与T1和T2处理相比,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T3处理下的总糖含量达到最大值,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总糖含量一致,3个处理间的还原糖含量表现为T3>T2>T1,且相较于T1和T2处理,T3处理下的还原糖含量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T1、T2、T3处理下的总氮含量分别为2.25%、2.15%和1.78%,T1和T2处理的总氮含量均显著高于T3处理;T1处理的烤烟烟碱含量最高,为3.93%,T2处理的烟碱含量略低于T1处理,T3处理相较于T1处理,烟碱含量大幅度降低;不同采收方式显著影响了烤烟的钾、氯含量,其中T3处理的钾含量高达1.68%(>1.6%),氯含量低至0.25%(<0.4%),因此也形成了较高的钾氯比(6.85),且均优于T1和T2处理的钾、氯含量以及钾氯比;3个处理下的糖碱比有显著的差异,其中T3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T1和T2处理的2.13倍和1.74倍;T3处理下的氮碱比达到了0.62,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但T1和T2处理间的氮碱比无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2.5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致香物质的影响

烟叶的品质与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种类和组成比例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上述因素也决定了烟叶的香气质量和香型种类。由表4可知,在所测的31种致香物质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20种,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4种,美拉德反应产物5种,类西柏烷类产物1种以及新植二烯类产物1种。从致香物质总量上来说,一次性采收的T3处理致香物质总量远高于T1和T2处理,具体为T3>T1>T2,T3处理比T1和T2处理分别提高了5.25%和12.65%。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和类西柏烷类产物总量也都表现出T3>T1>T2。不同处理间的香气成分含量不同,其中以新植二烯在各个处理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次之。综上,T3处理有利于提高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总量。

表4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μg/g

2.6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不同采收方式处理下的烤烟上部叶经济性状指标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T3处理烤烟上部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等指标均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T3处理各经济指标分别比T1处理提高了5.27%、20.51%、9.26%和27.00个百分点;比T2处理分别提高了8.23%、23.86%、7.17%和21.00个百分点。尽管T2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都高于T1处理,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T3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烤烟上部叶的经济性状。

表5 不同采收方式处理烤烟上部叶经济性状的对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采收方式会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以及经济性状等产生直接影响,本试验通过对主栽品种中烟100的3种采收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一次性采收(T3处理)的烟叶外面质量比先采收4~6叶位,再采收1~3叶位的(T1处理)以及先采收5~6叶位,再采收1~4叶位(T2处理)好,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开片和紧实的结构,且成熟度较好,叶片更加细腻柔软,符合高质量叶片的标准。

(2)在物理特性中,单叶重、叶质量和填充值是烟叶的重要性状,其能够反映烟叶的发育状况、生理状态和成熟度[7]。在本试验中,不同的采收程度表现出烟叶不同的物理特性,其中T3的开片度、叶面积、单叶重、叶质量和填充值在3个处理中最大,含梗率在T2和T3处理中最低,这也符合优质烟叶的标准,可能是因为上部叶一次性采收提高了烟叶成熟度,叶片发育充分,开片较好,叶片较薄,鲜烟叶素质较好[8-9]。

(3)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也印证了外观和物理特性的变化,细胞器和叶绿体膜降解的程度等说明T3处理烤后烟叶中的成分释放更加全面,其香气物质和化学成分能够更好地输出[10]。

(4)不同采收方式的烟叶在化学特性和致香物质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且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使得烟叶的内在和感官质量发生相应的变化。生长期及调制后的糖含量对烟气的香吃味有重要影响,协调的糖碱比值能促进烟气醇和、余味舒适、吃味柔和,有利于烟叶发挥出内在的品质[11]。总氮、烟碱和氯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都表现为T1>T2>T3;总糖、还原糖、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与总氮、烟碱和氯含量的趋势相反,为T3>T2>T1。优质烟叶的化学含量应保持在一定的适宜范围,从本试验的结果得出,一次性采收处理(T3)烟叶的化学物质含量均处于优质烟叶范围内的合适水平,说明烟叶整体的香吃味、燃烧性较好。张志平等[12]发现,不同采收方式的烟叶糖类含量等化学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研究结果与其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烟叶生长时间延长,促进了烟叶养分均衡分配,使烟叶内含物趋于协调。仙立国等[13]研究表明上部叶6片一次性采收能够提高还原糖、总糖等含量并使之协调,大大改善吸食体验,本文研究结论与其一致。

(5)香气在烟叶品质上的重要性和影响性较大。烟叶在适熟采收时才能够使烟叶获得优良的香味和吸吃品质,不同的采收方式也会影响其致香成分的含量。本试验发现成熟采收方式与香气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次性采收的烟叶的香气成分含量远高于分批次采收。在实际生产栽培中,采收方式是栽培技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提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上部叶可用性一直在生产上寻求突破,而黄永成等[14]认为,通过控制烟叶采收方式,能够很好地增加香气,减少杂气,使得余味变好,其致香成分的含量也与化学成分、物理性状等一致。

(6)烟叶的可用性能够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中表现出来。其中经济性状能够最直观地反映不同处理下的市场价值,与之一致的是,物理外观及化学成分表现较好的一次性采收处理的经济效益也最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也较高,上部叶呈现出中部叶特征的烟叶较多,这与陈振国等[15]的结论一致。

综上,不同采收方式对叶片成熟度以及物质积累产生了影响,而外观质量、物理特性以及化学成分等是烟叶质量的综合反映[16]。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的T3处理整体水平表现较好,烟叶含梗率最低,其他物理指标如单叶重、叶质量、叶厚和平衡水分与含梗率呈负相关,化学成分最协调,香气物质含量最高,这与张冰濯等[1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本文通过对上部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超微结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及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得出上部6片叶一次性成熟采收可明显改善上部叶的整体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能够提高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的总量和上部叶的经济性状。因此,最适宜中烟100上部叶的采收方式是上部6片叶成熟后一次性采收。

猜你喜欢

叶位中烟外观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光合与荧光参数测定的最佳叶片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同叶位桑叶茶的营养活性成分分析
湖南中烟联合湖南大学揭示植物维持代谢平衡的机制
安徽中烟:坚持党建引领 提高帮扶力度 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粤桑11号不同叶位加工桑叶乌龙茶的研究
嫁接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
播种量对机直播水稻分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