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长跑与音乐融合的SWOT分析

2022-03-14石莹刘海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1期
关键词: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

石莹 刘海燕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体育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与音乐同样具有节奏感。许多专家探索研究了音乐在体育中的功能。一方面,音乐融合进体育可以有效地表达体育项目的韵律美,增加运动者的情感表现力,在体育舞蹈、花样滑冰中体现突出,民族传统体育“南狮”与音乐结合,视觉与听觉融为一体,可以展现项目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1];另一方面,音乐融合进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运动员的肌肉紧张,促进运动员心率和呼吸系统的恢复,改善运动员的身体以及精神疲劳,还可以改善运动员动作节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2-3]。研究显示,音乐能够为体育运动提供理想的伴奏,是由于它具备的5 个关键因素影响着体育运动的表现,分别是:解离效应、唤醒调节、同步、运动技能习得、达到流动[4]。总之,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的财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入。在体育运动中广泛地应用音乐,使音乐与体育运动高效结合,可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2007年,纽约马拉松组织者禁止运动员使用音乐,音乐潜在作用的强大影响被重视起来。马拉松选手保拉·拉德克利夫曾说把一个播放列表放在一起,在跑步过程中听,可以让自己感觉更兴奋,状态更好。与无音乐控制条件相比,有同步激励音乐的干预会提高运动者跑步速度[5]。在中长跑运动中,让跑者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可以在运动过程中降低能量消耗,并延迟“极点”的出现。音乐的融合不仅能够改善中长跑过程中产生的身心疲劳,调节中长跑过程中“极点”产生时的畏难心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者的跑步速度。音乐与中长跑相结合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可为体育教师的中长跑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1 概念界定

1.1 中长跑

中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的简称。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运动负荷大、肌肉连续性活动。中长跑运动是同时考验耐力和速度两种不同运动能力的项目,在跑步过程中,运动者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一定的跑速,并根据比赛情况增加速度。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各种机能会产生剧烈刺激,并产生大量能量消耗[6]。

1.2 SWOT分析

SWOT 分析法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在其著作《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SWOT分析法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进行整合分析,将分析结果应用和延伸到城市发展、环境资源、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7]。

2 中长跑与音乐融合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中长跑与音乐融合,增强健身功能

人体是一个充满节奏的生命体,整体协同发展。人体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特点,并且遵循整体协同性的规律。在中长跑运动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节奏感,可以调控运动者在跑步过程中的动作频率、动作幅度以及自身的机体状态。在音乐背景中,人的听觉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诱导下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调控作用,从而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提升运动后的心率,增加呼吸深度,促进呼吸频率的恢复。除此之外,音乐的节律性规律对骨骼肌运动的影响更具有实践意义。适当的音乐环境能够放松肌肉,有效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运动员的机能恢复[8]。与无音乐干预相比,在激励性音乐的参与下,运动员在跑后血乳酸较低,耗氧量也较低。长期进行中长跑锻炼能够增强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功能,音乐融合中长跑能够增强中长跑的健身功能。

2.1.2 中长跑与音乐融合,增强健心功能

音乐融合中长跑对运动者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调节和促进作用。中长跑运动是一项最简单的有氧运动,参加有氧运动是消除焦虑、缓解疲劳最好的运动处方。每天跑步10~15min,坚持10~15周,对抑郁和焦虑都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9]。音乐具有缓解紧张情绪,调节运动压力,放松身心的功能。在体育运动中应用音乐疗法,可以缓解运动产生的疲劳感,并从心理方面影响运动员,使其达到更佳的心理状态[2]。运动员在音乐背景中,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心理活动指向的控制,使之取得更佳的技能训练效果,进而在比赛中实现能力的超常发挥,获得优异成绩[10]。中长跑的健心功能总是由于项目累、枯燥的特点无法有效发挥,中长跑运动者结合音乐调节的积极效应,可以更好地发挥中长跑运动的健心功能。

2.1.3 中长跑与音乐融合,提高运动员的中长跑运动技能

在中长跑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节奏,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以及肌肉用力的强弱都是有规律的。对于中长跑的运动者来说,动力节奏感的好坏表现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动作时所呈现出来的快慢、强弱的控制能力。通过一定的训练,能够培养运动者形成良好的动力节奏感。研究发现,音乐的节奏与运动节奏相一致,可以有效缓解运动疲劳[11]。音乐旋律的连贯性和节奏的弹性可以使运动员的动作变得流畅协调,提高运动员的动力节奏感。运动员将音乐的节奏感与自身的动力节奏感相配合,并进行合理训练后,可以增强动力节奏感,以便在运动中有效缓解肌肉紧张,顺利协调地完成技术动作,进而使运动状态达到最佳,并将最困难的动作以最简单的方式完成,从而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2.2 劣势

2.2.1 研究内容匮乏,缺少系统性

从已有的研究中发现,中长跑与音乐融合的相关研究甚少,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并且缺乏系统性。一方面,中长跑中,音乐的选择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不同群体在中长跑与音乐融合中缺乏专业的指导,无法使二者的结合更准确、更高效。除此之外,音乐与体育相融合的研究也只是流于表面,缺乏层次性。

2.2.2 中长跑的固有认知打击运动者参与的积极性

中长跑具有很高的运动价值,而且动作简单,但大众的参与度不高。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人对中长跑有“又苦又累、枯燥无味、难以坚持”的固有认知。由于人体具有生理惰性,在中长跑过程中会出现极点现象,即运动者感到肌肉酸痛,呼吸困难,浑身无力,不想动等。出现极点现象后,运动者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去坚持,合理调整中长跑的速度,会出现“二次呼吸”,运动者状态将得到改善。很多人无法坚持过极点,迎来“二次呼吸”,这源于运动者缺乏对中长跑的正确认知,因此,对中长跑的重视度不足。错误的认知严重降低了运动者参与中长跑训练的积极主动性。

2.2.3 音乐的选择缺乏专业性

音乐融合中长跑,要想达到高效、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音乐的选择策略。在音乐与中长跑的结合中,音乐选择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但这方面尚缺乏相关的专业依据。大众跑步选择音乐时,不仅要注意运动者所处的运动阶段和运动水平,还要注意运动者的年龄以及其鉴赏水平,进而实现二者结合的高效性;在音乐节奏的确定上,应根据运动者的运动能力、跑步配速等具体特点,科学合理安排舒缓、轻松,或者紧凑的不同类型的音乐节奏,以协调配合中长跑的节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类型、教学需要、教学过程,选择积极健康、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12]。中长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运动强度、运动阶段,以及学生特点来选择音乐。目前,研究中关于音乐选择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都不够完善。

2.3 机遇

2.3.1 中长跑与音乐融合为中长跑教学手段提供新思路

中长跑在中小学体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体育项,是中小学体质测试的必测项目。中小学学生的中长跑成绩近些年来却每况愈下,学生对中长跑的参与积极性非常低。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导致学生很难克服长跑运动的极点,所以对中长跑望而生畏,对练习中长跑普遍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在中长跑节奏训练中,教师应丰富节奏训练方法,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13]。中长跑节奏训练为音乐融合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以及发展机遇。将音乐融合进中长跑的教学中,可以在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丰富中长跑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中长跑教学手段提供新思路,为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提供解决方案。

2.3.2 培养全民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中长跑项目发展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追求品质生活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促进身体健康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多样性以及技术要求等客观情况限制着人们可选择的运动项目,中长跑作为最直接、最简单、受场地环境限制较少的一项运动,成为最佳选择。建立终身体育意识,要从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中长跑运动的参与度,普及中长跑运动相关知识技能,提高中长跑兴趣,养成中长跑习惯,建立起终身中长跑的意识,从而促进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14]。音乐与中长跑相结合,可以发挥音乐的积极影响,促进发挥中长跑的健身健心功能,提高中长跑项目的参与积极性,扩展中长跑项目的参与群体,深化运动者的动机,激发参与兴趣,培养跑步习惯,提升运动能力。在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下,应促进体育与音乐融合,培养全民终身体育意识。

2.3.3 马拉松热潮提供发展空间,带动体育产业

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一项具有历史性的中长跑项目,近些年马拉松运动越来越热门,在全民健身战略指导下,各大城市相继开展马拉松运动,依据不同的城市特点、不同的主题以及不断创新的、多样化的开展形式。例如,情侣马拉松、迷你马拉松等,使得马拉松运动的参与度越来越高[15]。马拉松热潮为中长跑与音乐融合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马拉松运动的广泛开展要求特色文化的融合。以音乐为特点,开展音乐融合特色的马拉松运动,可以更好地体现马拉松运动的体育价值。

同时,音乐融合也为体育市场提供了机会,当下已有的线上软件Keep、悦跑圈等运动软件具有运动时提供音乐的功能,但其达不到专业要求。因此,为体育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将中长跑与音乐融合,从而更高效地提高运动者跑步体验的新机会。

2.4 威胁

中长跑与音乐融合在实施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特点是利大于弊的。运动损伤是对中长跑与音乐融合的威胁。无论什么体育项目,在运动过程中都可能产生运动损伤。缺乏专业的指导,选择不适当的音乐,选择不合理的运动负荷以及运动后没有适当的放松,都会造成运动损伤,对中长跑与音乐融合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3 结语

要想将中长跑与音乐进行更好地融合,首先要将具体概念厘清并进行清晰的分类,不同人群应用音乐融合,应具有专业的理论支撑。针对不同的运动群体,要提供专业的音乐以及行之有效的中长跑指导。在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符合其年龄特点的音乐融合教学模式;在社会上,针对不同的运动群体,提供专业的音乐以及行之有效的中长跑指导。

其次,大力宣传和普及中长跑的运动价值,从思想观念上改变认知,使人们认识到中长跑这项运动的价值所在。从正确的认知出发,以音乐融合作为手段,提高运动者对于中长跑的参与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中长跑的运动价值。

最后,在学校的中长跑教学中,发展音乐融合的教学手段。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学生对传统的中长跑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因此,应将音乐带入中长跑的课堂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对于中长跑的学习兴趣。以音乐融合的方式作为中长跑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长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系统化、标准化地展开以音乐融合为手段的中长跑教学。

猜你喜欢

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
冰上马拉松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秦皇岛市初中学生抵触上中长跑课的调查与分析
一起来跑马拉松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