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2022-12-13孙晨晨杨倩
孙晨晨 杨倩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0;2.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广东广州 510080)
“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驱动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指引,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重要社会所需。尤其是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加速了体育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开创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的体育产业格局也成为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便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培养的重要阵地,需要加快推进具有体育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不断满足健康中国建设中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健身需求。因此,在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基础上,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审视当前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分析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框架,也为高校、政府和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策略参考。
1 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1 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需要人才资源作为支撑
在网络崛起的时代,互联网成为引发社会变化浪潮的新鲜动力。“互联网+体育产业”成为万众瞩目的新兴领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以及以用户为中心,尊重个体需求,讲求开放融合,注重迭代创新等互联网思维方式在体育产业中的实践,促进了体育产业从产品生产、营销到赛事运营、管理,再到场馆建设、使用和健身休闲服务的创新变革,形成了“体育产业新生态体系”[1],也推动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在体育产业处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战略和双创战略,2019年中国(广州)举办了体育产业创新大会,以加快推进新产品开发,新业态打造,新模式创造,新主体培育的工作进程。而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又加速了体育产业数字化进程,给互联网时代下的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又带来了重要机遇和挑战。在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下,结合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未来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将是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而无论是适应国家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还是迎合广东省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资源都是重要支撑。
1.2 “双创”政策为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引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来,从国务院到教育部,再到各省区(广东省),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屡见不鲜。如2015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2];同年,广东省教育厅也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成果,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3]。从上至下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也推动着高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助推社会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初期,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仍需要紧跟时势,剖析当前实践困境,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快培养“以服务于社会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创新实践为导向,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创新应用型体育人才”[4]。
2 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困境
2.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不够突出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作为一种规划指引,将对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创新创业理念也应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得以体现,并且有相应课程设置的凸显。而仅从该研究所调研的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三所高校(华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韶关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有20余年建设历史;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2016年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来看(见表1),“双创”相关内容还应进一步完善。
如表1 所示,华南师范大学和韶关学院均是在人才定位中提到创新,而没有在培养规格要求中体现,相较之下,韶关学院在目标培养规格中明确规定了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和韶关学院,均是在通识课程或其他非正式课程中设置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并且从学分来看,也都不超过5 学分。相对之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课程设置中较为突出创新创业的内容,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都有体现,学分也共计9分。由此可见,各高校有关创新创业理念教育虽各有可学习之处,但也都存在一定需要加强或完善之处。
表1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理念与课程设置情况
2.2 创新创业教育与体育专业教育联结不紧密
目前,尽管高校体育专业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机制不健全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首要问题。这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也可看出,一方面,学校较多是通过通识课程的方式开展课程,较少将其作为专业教育课程的属性开展;另一方面,即使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但实际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原因,也没有很好或充分地与专业发展或专业方向进行融合。高校中依然只是传授一般性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或者过度培养以参加大学生技能大赛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发展方向的创业竞赛型人才,从而弱化了专业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造成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5]。然而离开了专业特性或专业、行业发展需求与趋势而纯粹谈创新创业,那么创新创业也将成为无源之水。
2.3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与教学形式不完善
首先,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面临的重要困境即是师资不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方面的师资主要是学校内部的教师,包括负责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的行政教师,以及担任专业课教学的专任教师。但总体来说,师资水平有待加强[6]。虽然有些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学院,其中行政老师有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对体育产业或行业发展的深入了解,又较少作为专任教师完整地承担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另外,有些学校也会聘请成功的体育创业者或企业管理者为学生开展讲座或培训,但由于对学生特点和专业教学没有深入的把握,又很难开展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效果有限。
其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形式中,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通过校内第一课堂(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以及校内第二课堂(即校内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校外第三课堂,即企业、行业与地方政府的参与[7]。而实际上,尽管有些学校开展了比较丰富的课外创新创业训练竞赛,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浓等各方原因,使得校内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开展普及面也较小,学生总体实践参与不足。总的来说,纯粹课堂的教学形式仍然占据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部分。由此,较为单一的教育形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4 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机制不够深入与长效
拓展“产、学、研”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途径。而当前,有的高校还没有建立合作模式,又有的高校在建立合作过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首先,合作机制不长效。高校与企业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基地很多不是在完善制度基础之上形成的,而是由该专业某位教师牵线搭桥,经过口头协商后形成的校企合作行为[8]。口头约定,而非签订正式的人才培养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的形式大多是短期项目,相关经费支持更是无从提起,双方权益与义务未明确,合作全过程呈自由散漫状态,由此综合导致了合作效率低,诚信差,难以持续开展等不良后果[9]。
其次,合作内容不深入。根据前述,由于合作多为口头协议,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也不深入或多样。多为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高层来校进行短期授课或者专场讲座,但后者参与相关项目中的学生比例不高。而从该研究所调查的广州健康产业相关的公司来看,与高校签订的校企合作内容则主要涉及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或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安排实训课程并给予指导和评价。另外,由于合作还处于初步探索发展阶段,双方合作的具体实施细节,具体职责分工等还不够明确,合作机制仍需要深度磨合。
2.5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有限
由于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完善,校内资源条件有限,加之学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教学实施过程有待改善,导致高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比较缺乏,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并不丰富。
首先,实践基地仍然缺乏。近些年国家制定的本科质量标准愈发重视高校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明确规定各专业见习、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学术交流等内容以及所应具备的实习实践基地数量[10]。由于受场地大小,专业要求以及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校的体育专业在创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薄弱,可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场所非常有限。单一的、缺乏灵活性的校内实践基地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创业需求[11]。
其次,实践活动有限。由于大部分高校开展的是创新创业的通识课程,创新创业方面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大多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类似的行政部门组织开展,这使得学生能够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非常少。另外,尽管在专业课教育中设置了实践或实验学时,课外实践中安排了见习、实习等活动,但实际并非都能够落实,而即便能实践,又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缺乏融合性,也就使学生能接触的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少之又少。
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
3.1 修订培养方案,强化理念,增设课程
首先,根据行业需求完善培养目标,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修订完善培养方案,首要内容即是反思梳理人才培养的需求类型,结合当今体育行业产业发展需要,服务型、实践型、国际化、信息化、创新性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是培养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各地区、各校资源条件确定具有自身特色性的专业方向定位。其次,梳理专业课程体系,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定位,在课程设置中要以符合市场需求,反映体育市场行业多元文化特征和满足综合知识和素质要求为原则,做到基础和专业、必修和选修、理论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平衡。同时,以专业方向为依据,梳理课程关联,建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且针对学校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设置偏少的问题,建议在目前普修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在专业教育环节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中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课程名称可以体现出与专业的融合,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专业课程中即设置了体育发展趋势与创新机遇的内容。
3.2 完善师资,拓展形式,加强融合教学
首先,在师资队伍方面,一方面可以积极鼓励现有创新创业任职教师,多参与相关培训,丰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多通过建立合作的形式聘请体育企业专家或高校有此方面专长的教师开展合作教学,改善师资结构,也减少学生对于单一教师教学风格长期接受的疲劳。另外,针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枯燥,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例如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慕课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探索的热情。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还要增强与专业方向或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如面向基础年级开展普及性的“双创”课程,对高年级或有一定创新创业素养意愿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12]。例如,大一阶段根据创新创意思维方法的学习,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社团组织,锻炼自己的组织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大二阶段根据课堂内容,以任务驱动方法,多做一些体育创新创业项目设计训练;大三阶段,则在前期基础上,以“导师+项目+团队”的形式多参加创新创业赛事活动以及体育企业的见习实习;大四阶段,则可以提供学生多种创新创业模拟平台或孵化基地实践,组织学生模拟创业,并为毕业后的创业做好准备[13]。同时,无论体育专业理论教师和技能实践教师,还是学生就业创业辅导教师以及外聘体育企业管理者等,在不同环节、不同层级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多开展教师间的互动沟通教研活动,提倡合作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评价,使创新创业的课程教育中有社会体育专业方向内容的渗透,从而让学生真正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素养,最终形成融合不同专业方向、通过不同类型教师合作,分不同阶段实施的课外实践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实践内容体系
3.3 建立校、企、政多元合作培养机制
在跨界融合的互联网思维方式下,人才培养应突破学校单一教育的封闭格局,坚持开放式办学,采用政府、学校、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方式。成立以学校教育部门为主导、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引导、中小型体育企业为指导的合作培养体系。学校主管部门牵头,主动加强政、校之间以及校、企之间的连接,形成3 种力量互动融合的螺旋关系[14]。
建立了三方合作培养机制后,各自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政府需要给予高校人才培养政策方面的支持,高校也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体育管理部门领导讲解体育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以便高校在政策红利背景下申报创新项目,从而加快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也可为政府提供咨询建议。学校与体育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签订协议或合约建立长效稳定的关系[15],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和平台的基础上,拓展双方合作内容,实现协同制订教学计划,开展考核评价等。另外,企业和政府之间也可围绕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政策、税收等的互利互惠。
3.4 搭建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
平台是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运行平台,如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创业竞赛平台、校内实训基地、电子虚拟实训平台等,从而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锻炼环境。第一,校企实践基地主要是指围绕与企业合作的实际业务,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和职能定位,使学生在真实的体育产业运作环境中得到锻炼。第二,公共服务平台是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并且通过发布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提供求职或实习机会。第三,创业竞赛平台则通过以赛促学、以赛孵化的模式激发学生做出创新型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第四,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指为学生提供创业场所和营造创业环境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教育园、创业展示区等。第五,电子虚拟实训平台可以创建多种企业环境,使学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体育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线上观摩学习。
3.5 提供软硬兼备的创新创业资源保障
第一,加强政策文件落实。从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各省政府、地方高校有关体育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颁布可见,我国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是非常之大的。但政策执行落实中却面临挑战。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涉及范围广、目标群体多,需要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高校领导、教师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认知态度有待加强,同时创新创业政策相关配套设施也需要健全[16]。
第二,加强组织结构保障。高校可在体育院系下设体育产教融合专门的机构办事,协调人事、财物、任务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这一行政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指导监督体育学院与政府或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可建立专门的产教融合部门,协调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体育产教融合事务,为校企合作培育合格体育人才提供保障。政府应积极引导学校与企业搭建产教融合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双方建立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保障。
第三,加强资金设备支持。当前高校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现状困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资金、设备方面的短缺。为此,高校应拓展融资渠道,除了行政拨款和企业注资外,也要吸引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增加经费来源。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开展校企间的合作,聘请专家开展长期性的合作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创建学科实验室、研究基地、科技示范园、孵化基地,并配置相应的公用设施,以供学生实践应用。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使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高校重要的发展目标。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高等教育专业,服务型、信息化、国际化、创新型、实践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而且对于大学生完善自我价值认知,促进全面发展,提升高校就业创业比例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广东省部分高校调查研究,总结分析问题,进而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与融合教育的实施,创新创业多元合作机制的构建以及平台建设和资源保障方面提出对策,对于全国高校相关专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