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网络现场会直播的思考

2022-03-14胡伟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广告人官媒外景

□ 胡伟

话说某一天,在网络上围观了某地一场大型云上农机现场会。说实话,现场还是非常给力,仅玉米、青饲收获机就有30多台套,据说现场参观者达到1000多人。就是平常年份这也是超级规模,很隆重,也很气势。

谈及观感前先做个铺垫。上世纪80年代有一句话:不做新闻人,就做广告人。如今的新媒体将二者融合起来了,网红达人、自媒体,既是新闻人,又是广告人,二者兼而有之,这是传统纯媒体人做不到的。若在体制内,能做新闻人,不能做广告人;但自媒体就不一样了,在发布新闻发布的同时,就把广告作了,还可通过带货、插入软广告、流量等方式赚取增值收益。

笔者通过两个平台交叉观摩了本次现场会,一个是主办单位的官媒,另一个是农机自媒体。全程跟踪下来,感觉两个平台风格有明显差异。官媒这边,追求场面感,用遥控无人机空拍,场面恢弘,整体感强烈,具备主流新闻媒体的宣传模式。自媒体这边,则呈现了走基层方式,贴近作业机具,随着机器走,细节感突出,比如,近距离看到秸秆粉碎效果,能看到有些机具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尴尬场面,还能看到一些经销商、生产企业和用户的出镜画面,包括直播人与之互动的瞬间,是不是有点软广告嫌疑。

如果笔者做直播,更愿意采取自媒体方式。其实,也可能是提前安排文案,有提问,有回答,但一切很流畅,在自然然中就完成广告宣传。笔者注意到,机手很在乎作业细节,包括机器运行和作业效果,这不奇怪,因为最终是他们掏钱买机器,花自己的钱就得对每一个细节认真。

全程观摩之后有些小小体会。云上直播,一是画面要唯美,二是要唯实,但“实”要在先,“美”应在后,不只为了好看,有用才是硬道理,因为专业观众不好忽悠。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购机户来说,唯美画卷那就是个浮云,真刀真枪的场面才是最想要的;过度追求大场面,反倒是偏离了现场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的初衷。

体会之后提一些浅陋建议。一是应安排直播助理。无论官媒或自媒,要提前做好资料准备功课提供给直播人。直播间观众提问环节不可少,或自发或预先安排,应适时在直播空间里回答,外景记者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把节奏完全掌握在在自己手里,不是完全跟着现场感觉走,避免流水账式直播。二是及时回答观众提问。外景记者可及时回复网上或现场提问,或由直播助理回答,保障外景记者不分心,专心于作业场景。三是选择两个以上频道直播。一个侧重于整体场面,一个聚焦作业细节,并实现不同频道的便捷转换。四是外景记者也需要提前做好预案,应有个脚本,现场会如同一场演出,有主角有配角,还有大量群众演员;要备好装备和网络,比如移动、联通各一个,谁家信号好就用谁家,现场直播信号卡顿是大概率情况,有备无患,确保万无一失。五是云上活动不宜时间过长。这一点是对观众忠诚度的考验和磨练,如果再啰嗦,效果肯定会打折。

笔者还瞎琢磨,是不是应建立一个“云上直播学”来专门研究这门学科。直播后两家平台都晒出观众总数、最高在线、平均观看时长、喝彩次数、新关注公众号人数、总热度等指标数据。或许笔者孤陋寡闻,已经有这门学科了也未可知。

猜你喜欢

广告人官媒外景
一种校园外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策略
官方媒体融合新闻下的转型之路
论中国古代的官媒制度
节目外景主持人镜头语言把握技巧分析
浅谈《甲方乙方》中的电影美术技巧
加强广告人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气象新闻外景主持能力探讨
广告专业人才在防灾减灾宣传中的角色定位
视觉文化背景下广告人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