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探究
2022-03-14广州市执信中学
文/广州市执信中学 卢 雷
最新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做了非常精准的阐述,并对高中化学学科所包含的五个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分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最后一个素养,作为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化学课程,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产生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呢?
一、在实验探究中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加入实验化学教学,通过实验探究渗透科学态度素养培养也很有必要。这种素养的教育,在实验探究中尤为突出,在实验探究中要精心准备、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比如,在实验探究的教学中,我只会告诉学生大概思路,不会直接告诉他们具体实验细节。我会在实验前让学生充分自行设计实验,实验中让学生认真观察探究,试验后的异常现象及数据让学生仔细反思。通过这样实验探究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实操技能和探究能力,也在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二、在化学史教学中渗透
化学史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比如,讲我讲“侯氏制碱法”,我会讲侯德榜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放弃美国给他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后,他终于成功地研制出合适的纯碱。他在面对敌人的威胁并没有选择妥协和服从,而表现出的是高大的民族气节。我将这一人物事例引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高尚品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深刻意识到学好知识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利益,每个人都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任,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
三、在绿色化学教育中渗透
不可否认,化学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太多的物资财富和生活便利,我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产品批量生产及广泛应用,我们美丽的家园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污水、废气、能源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所以绿色化学迫不可待。学生通过绿色化学教学,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及绿色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发展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也在绿色化学教育中渗透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四、通过生活中的化学渗透
化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应来源于生活,更应该为生活服务。所以通过生活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加强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也很有必要。比如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学到了我们社会中数以千万的的药品和生活品都是通过有机合成得到的,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寿命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新型物质材料的重大贡献,引导学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我告诉学生化学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塑料袋确实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越来越多的白色污染也令人头疼不已,可降解塑料袋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因此,我们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来开拓化学发展社会。学生通过学习充分体会到化学跟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密切关系,既认识了化学的强大魅力,又学习到化学的社会价值,也通过生活中的化学渗透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再比如在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通过视频报道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4万亿人民币,从中既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相关知识点,还使学生注意到了目前所学的知识对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不可否认,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这是一件长期而必须坚持的任务,因为这既关系到化学学科教育教育理念的逐步转变,也关系到未来学生价值观、品格和能力的培养。让我们同时齐心协力,一起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