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本细节 凸显语用效果
2022-03-14蕉岭县广福镇中心小学钟伟清
文蕉岭县广福镇中心小学 钟伟清
语文课程的改革,使我们对教学细节有了新的认识,教学细节开始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文章的细节有时就是精华。作为语文教师,要巧妙地抓住一些文本细节,深入发掘,细心研磨,并以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探究的立足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入角色,感悟、体会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与文化精神。
一、品词赏句,“语语悟其神”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语文教学离不开品词赏句,品味语言是进入文本教学的必经之路。如果能通过反复咀嚼文本,巧妙地抓住文本中一个足以结构全文或铺展教学主要内容的词或句,以此辐射全文,以点带面,发散学生的思维,将会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我紧紧抓住一个“纹丝不动”这个“文眼”,层层展开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弄清楚什么是“纹丝不动”,为什么战士们潜伏时要做到“纹丝不动”。如果大家没有做到“纹丝不动”,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邱少云在被烈火焚烧时是怎么做到“纹丝不动”的?你从这个“纹丝不动”中体会到了什么?一词贯穿全文,盘活全文,学生从这个不同凡响的“纹丝不动”中深刻感悟到邱少云那钢铁般的意志和严守纪律的伟大形象。
二、抓住矛盾点,“化歧达其意”
“矛盾”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阅读兴趣。文本中的“矛盾”有些是读者理解的冲突,有些是作者“别有用心”。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冲突”,引导学生在细节处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促成课堂对话向纵深方向发展,化课堂困窘为精彩。
《紫桑葚》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抛出这么一个观点:“许世友是关爱群众,却不爱护自己身边的警卫员,为了那么一点桑叶,却要让警卫员在‘每个山头硝烟滚滚,枪声此起彼伏’的危险环境中去冒生命的危险,还要求警卫员‘必须采到桑叶’,简直不顾手下生命嘛。这与文中所体现的许世友的高尚品质岂不是相矛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点头表示赞同的,有若有所思的,有嚷嚷着反对的。同学们在交头接耳后,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从文中‘他的心里有点儿为自己的警卫员担心,两个小鬼可要小心哟’可以看出他是挺为警卫员的安全担忧的”“还有‘你俩快去喝口水’及‘他把桑葚摘下来,塞到警卫员的嘴里’,语言与动作描写体现了许世友对警卫员的关心”……
很有见地的回答!矛盾在同学们的自主探究中轻易化解,也令许世友的形象更为熠熠生辉。
三、入情入境,挖掘内涵,提升文本价值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入情入境,挖掘文本中隐藏的内涵,精心打磨,以此细节提升文本价值,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涵泳中丰富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目标得以深化。
在《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中,我引导学生细读文中库伯偷了十美元以后心中如何忐忑不安,丹尼斯的爸爸如何用奇特的方式让库伯改正错误等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深刻感悟丹尼斯的爸爸的宽容与库伯的知错能改,以及因为丹尼斯的爸爸的宽容与库伯成年后成为一名“勇敢正直的警察”之间的关联。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丹尼斯的爸爸不是用“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的方式给库伯改正错误的机会,而是直接在众目睽睽中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库伯揪出来,那么故事将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体会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人与人的理解、宽容及不断地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让学生习得为人处世之道,提升自我价值。
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抓住文本细节,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就能凸显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进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