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学术期刊建设论坛暨《江海学刊》2023年重点选题论证会”综述
2022-03-14莫磊,丁惠平
2022年8月17日,由本刊主办的“高品质学术期刊建设论坛暨《江海学刊》2023年重点选题论证会”在南京召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夏锦文指出,本次会议以高品质学术期刊建设为主线,聚焦论证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既充分回应了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的战略使命,又切实展现了一以贯之的开放包容的办刊理念。针对《江海学刊》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和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夏锦文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政治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紧紧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找准学术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合点,系统谋划、扎实推进,组织刊发系列优秀专题稿件,切实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二是强化学术导向,筑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要坚守学术定位,发挥在原创学术研究领域的先行优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等重大命题组织理论阐释和学术研讨,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搭建平台、贡献力量。三是强化能力导向,提升与高品质学术期刊相匹配的编辑出版能力。要增强前沿意识,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增强策划意识,提升选题策划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守门把关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出版服务能力;增强治理意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主持。
在主题研讨环节,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的11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高品质学术期刊建设和相关学科领域的重点选题方向展开了深入研讨。《江海学刊》杂志社社长、主编赵涛作了题为“用绣花精神办好《江海学刊》”的工作汇报。
理论视野与现实关怀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明理教授结合哲学栏目的选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顶天立地的学问,既要在天上走,也应注重实践性,宏大叙事要跟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关注现实问题,关心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峰教授认为,理论创新是《江海学刊》文学栏目的根本,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结合,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宏观问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罗晓翔教授围绕历史学栏目选题,强调了史学研究坚持理论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北方的学术对话中,《学衡》是非常重要的学术阵地,通过对其历史进行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和理解在这一时代转型背景下,知识人该如何思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罗晓翔还强调了在传统领域研究新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要结合时代去认识所研究的问题,这对于我们真正全面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国社会变迁有重要作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大平教授认为,首先,学术论文要有新的定位,过去我们普遍倾向于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的二分,今天要做的则是把这两者有机地、深度地结合起来。其次,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要有坚守、有理解、有关切,要从重大现实中抽象出一个结构,再以自己独特的学术视角去推进它,实现学术理论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再次,评价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论文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要看其是否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文章的立意及其语言是否充分贴近生活。
南京大学商学院张二震教授指出,在未来二三十年,经济学要做两件事:一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要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术的高度;二是关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研究,特别是要关注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陈友华教授强调,社会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新一代的社会学家人数众多,但在从理论视角来解读中国方面,还未达到老一辈社会学家的高度,学术期刊在这方面要注重挖掘中国传统学术资源,使之有益于当代社会理论的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蔡道通教授认为,法学研究应注重解决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问题。学术期刊既要追踪时代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基础性的学术问题,以产生持续的学术影响力、引领力。在这个意义上,学术期刊应与热点问题、时髦问题保持合理的距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方乐教授针对法学栏目的选题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以及对法学和法治前沿问题的讨论,是当下法学界非常关注的,法学栏目的组稿应围绕这些重要的主题来开展。
跨学科与专题化
针对跨学科的问题,高峰认为,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基本上都要求进行跨学科研究,学术期刊要思考怎样把时代热点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去判断,通过设置专题或者开展笔谈的形式组织多学科的探讨,然后形成学术影响。罗晓翔分析了跨学科研究对推进史学研究理论创新的重要性,认为学术刊物可以组织学者从不同学科去分析和引领学术研究,反映对重大问题的现实关切。陈友华指出,传统的理论选题跟社会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结合尤为重要,学术期刊应结合重大议题来进行策划,在学术层面展开更深入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与会学者还就学术期刊选题的专题化作了深入探讨。方乐认为,综合性期刊每一年的选题,实际上是同一个知识谱系中不同学科的各自体现,各学科栏目可以进一步打通,实现学科之间的交流,这也有利于扩大期刊和论文的影响力。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建国教授认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实现从学科领域到学科主题再到学术专题的层层推进,从而形成与专业性期刊相当的影响力。学术专题可以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认为,政治学栏目的选题计划反映了栏目对政治学研究基础理论问题的关注,比如公共政策、政府绩效评估、国际秩序建构、制度政治学等,都是政治学中的经典话题。同时,他建议对中国知识体系的政治理论创新、本土概念建构、概念史、田野政治学、历史政治学等前沿性问题多加关注。
期刊编辑与作者队伍建设
编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学术期刊工作中最基本的关系,二者的交流互动是推动学术共同体形成的重要进路。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亮教授认为,学术期刊要处理好所想和所能之间的关系。《江海学刊》应当立足江苏,持续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期刊,这就要将江苏所能和《江海学刊》所想更好地统一起来。第一,要充分关注江苏学界所能、所长且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特色研究;第二,在作者群的问题上,要让不同年龄段的学者都有出彩的机会,尤其是给年轻学者提供更多的发表机会。蔡道通认为,关注和关切青年学人是学术期刊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为青年人的成长提供好的平台,是一项有德性的工作。黄明理认为,在今天这个特别强调学术反响的年代,多编发学术名家的文章对于提升刊物层次是必要的,但学术期刊更应关注中青年学者的成长,这对期刊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张二震认为,学术期刊要更多支持青年学者的成长,挖掘有潜力的年轻学者,鼓励他们撰写具有思想性、原创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