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历史自信 强化时代担当

2022-03-14徐州市政协社法委主任徐州市档案馆馆长叶荣强

档案与建设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二十大现代化历史

徐州市政协社法委主任、徐州市档案馆馆长 叶荣强

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者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和推进工作的思路、举措和能力,为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积极的档案力量。

强化历史思维,增强档案工作历史责任感

学史明理,鉴往知来。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报告中“历史”一词多达48处、“史”字68处,历史视野宏大、历史逻辑严密。报告导语部分在阐明“三个务必”之后特别强调“坚持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结语部分阐明“五个必由之路”中特别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历史主线贯穿始终。第一部分用“历史决议”“历史意义”“历史起点”等25个极有分量包含“历史”二字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成就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尤其是4个“历史进程”、10个“历史性”,有力证明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精准的历史定位反映了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的逻辑必然。报告第二部分从“历史经验”“历史思维”,到“历史耐心”“历史自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脉相承,彰显了坚定的历史自信;第十一、十三部分从“历史潮流”“历史大势”,到“历史之变”“历史抉择”,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彰显了坚定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一以贯之、大气磅礴,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高度统一。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档案工作应进一步强化历史思维,增强档案工作的历史责任感。档案工作者要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充分发挥档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统筹协调收全、管好、用活各类档案资源,特别是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汲取奋进力量。档案的原生价值、记忆价值、凭证价值决定了档案在记录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档案工作者要积极融入新时代、新成就记忆工程,全面记录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重点加强事关重大发展战略、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档案收集工作。2022年,徐州市档案馆聚焦“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宣传主题,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付的重大任务,即为徐州举办“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大会”编印宣传画册,为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园策划设计主题展。市档案馆对内深挖馆藏,对外广泛征集,征编互促,成功完成“一册一展”两项工作,全面展现了全市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的重大成就和历史场景,同时征集到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五年来的高质量图片1956张,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资源。下一步,徐州市档案馆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力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历程中不缺位、有作为,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力量。

厚植为民情怀,提升服务人民生活品质实效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细读二十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十大报告中105次提及“人民”二字,324处涉及“民”字,全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人民,始终不负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念兹在兹;人民群众的所忧所盼,党念之行之。一件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里,“人民”都是贯穿始终的主题词。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档案工作应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提升服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效。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档案服务的新需求新期盼是什么?新时代,档案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档案部门首先要答好“时代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中提出两个“服务”的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档案部门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档案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充分认识两个“服务”的紧密联系和辩证统一,清醒看待档案开放鉴定、编研开发、跨馆服务等领域存在的问题、短板,在满足社会和群众档案服务需求上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自身的努力付出,来提升档案服务现代化品质生活的实际成效。另一方面,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所急所盼所思所求。以为民服务的担当加快推进档案开放审核,积极破解馆藏档案开放难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查档需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档案服务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成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系统规范档案资源建设,积极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转型,以优先推进“增量电子化”等为导向,推进电子发票归档、企业电子档案管理试点,推进档案共享利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时代担当,提高档案治理现代化水平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全文15个部分,3万余字,含有300多个新提法;三个务必、三件大事、第二个答案、归根到底两个“行”、两个结合、六个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等新表述、新概括令人耳目一新。报告中“时代”一词62处,“创新”一词55处,涉及“新”字228处,“发展”一词239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时代特色非常鲜明。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档案工作应进一步强化时代担当,提高档案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从多个方面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表明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加强依法治档、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档案治理效能成为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中明确要求要“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将“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列为档案事业“四个体系”建设之首,强调“依法治档”,凸显法治保障作用。为此,档案部门要站在依法治国的战略大局上,深刻认识做好“依法治档”的重大意义。要健全完善档案法规制度体系,优化档案业务标准供给侧结构,完善档案规范性文件体系,积极打通制度建设“最后一公里”。对于徐州而言,要在全面执行新修订的《档案法》上出实招、动真章,特别是在积极推动修订《徐州市档案条例》上开展前期调研,拿出建议方案。要进一步优化局、馆关系,加快形成局、馆有序衔接、协同推进、高效运转的工作体制机制。把握档案机构改革“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机遇,立足充分发挥局、馆“两个优势”,认真落实局、馆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性安排,力求达到局、馆合作“1+1>2”的效果。另一方面,党的二十大全面部署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新时代各项事业守正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档案工作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档案部门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的要求,以全面建设高质量数字档案馆(室)作为推进档案信息化的战略举措,着力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以档案信息化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历史进程中更好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二十大现代化历史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历史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