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与体会
2022-03-14邱县容福建省宁化县翠江畜牧兽医水产站福建宁化365400
邱县容 福建省宁化县翠江畜牧兽医水产站 福建宁化 365400
鸭传染性浆膜炎属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菌,多发于2~7周龄雏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1]。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肉鸭的养殖效益。宁化县某养殖户饲养一批19日龄肉鸭出现发病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经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及时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2年3月,宁化县翠江镇养殖户张某饲养的600羽19日龄肉鸭中有32羽发病,发病鸭主要表现为流鼻涕、软脚、不进食、头颈歪斜、排绿色稀粪。当地动物防疫员指导使用阿莫西林拌料和电解多维饮水治疗2 d后无明显疗效,发病肉鸭陆续增多,且死亡10羽。该养殖户随即电话求诊,笔者立即赶往鸭场,发现该养鸭场肉鸭饲养密度过大、鸭舍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和氨味太重。
2 临床症状
患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闭眼呆立不动,嗜睡,缩颈,咳嗽,打喷嚏,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排绿色稀粪。部分患鸭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腿软伏地,跛行,运动失调。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鸭,可见全身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中以心脏、肝脏、气囊和脑膜表面纤维素性渗出物明显[2]。心包内有大量积液,心包膜增厚,心脏外膜有黄白色纤维素性物;肝脏表面有灰白色纤维素性膜;气囊壁增厚浑浊、不透明,呈淡黄色;脑膜瘀血,增厚。脾脏水肿呈花斑样。
4 诊 断
4.1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4.2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集病死鸭的肝脏、脾脏送县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查。
4.2.1 涂片镜检 将采集的病变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椭圆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瑞氏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浓染的小杆菌。
4.2.2 细菌分离培养与镜检 将采集的病变组织分别接种在巧克力琼脂平板或血液琼脂平板上,恒温37℃培养48 h后发现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生长灰白色、表面光滑的圆形菌落,直径2~3 mm;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边缘整齐、中间凸起、直径1.5 mm的小菌落、不溶血。挑取小菌落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浓染的小杆菌。
4.2.3 分离菌鉴定 将分离菌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禽病研究室,分别以1型、2型、3型、6型、7型、10型和11型鸭疫里默氏菌阳性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结果仅见分离菌与2型鸭疫里默氏菌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表明该分离菌为2型鸭疫里默氏菌。
4.2.4 药敏试验 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在二氧化碳烛缸中恒温37℃厌氧培养24~48 h,发现该菌对硫酸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强力霉素和硫酸链霉素不敏感。
根据以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该病为2型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传染性浆膜炎。
5 处理与治疗
1)对患鸭进行隔离,对病死鸭及病重鸭进行无害化处理。清理、更换新垫料,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对鸭舍、饲养用具、道路等以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按1:400稀释后喷施消毒,隔天1次,共消毒3次。
2)对隔离的患鸭,以5%氟苯尼考粉剂按0.2%比例拌料,连喂5 d后未见有新的患鸭;对部分症状较重的患鸭,同时还以硫酸庆大霉素按5 mg/kg体重肌注,每天2次(早晚各1次),连用4 d后症状消失,基本治愈,恢复健康。总之,因治疗及时,收到良好效果。
6 体 会
6.1 增强意识减少诱因 鸭传染性浆膜炎可常年发生,任何品种、日龄的肉鸭均可发病,病菌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等途径感染传播,肉鸭养殖过程中的各种应激(饲养密度过大、鸭舍温度变化、湿度过高等)均会诱发和加剧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要认识到该病是鸭的常发病,在养殖肉鸭过程中应及时喂食黄芪多糖和维生素等,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6.2 加强管理严格消毒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树立“养生于防”的理念,结合肉鸭日龄适时分群,控制密度避免过度拥挤;育雏时,控制好温湿度;保证鸭舍良好的通风、透气;保证饮水清洁卫生,禁止饮死水和被污染的水;喂食全价料,保证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搞好鸭舍、用具、水槽、料槽、道路等卫生,并对其消毒(一般每周至少消毒2次),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3]。
6.3 有的放矢做好预防 由于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的常发病,因此养鸭者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结合当地鸭病流行情况和自场鸭群的发病史及发生疫病病原的血清型号,有的放矢选用同血清型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或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于5~7日龄免疫,做好该病的预防。经了解,该养殖户饲养的这批雏鸭未免疫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
6.4 检查确诊至关重要 临床上,对于病死鸭心脏、肝脏、气囊和脑膜表面出现纤维素性渗出物明显的肉眼病变,除鸭传染性浆膜炎外,鸭大肠杆菌病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应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明确疫病,为后续做好有的放矢免疫预防至关重要。
6.5 敏药治疗方可收效 由于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若用药不当易造成更大经济损失[4]。因此,养鸭者一旦发现类似疫病,应及时送检,检查单位尽可能开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及时对发病鸭群进行治疗,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7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养殖中减抗限抗的大背景下,细菌性疫病发生增多,要充分树立“养生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预防工作。一旦鸭群发病,应及早确诊和开展药敏试验,并及早隔离治疗,方可提高治愈率,有效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