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力与领导战略
——基辛格《领导力:世界战略的六项研究》解读

2022-03-14◎熊

中国领导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政治家基辛格领导力

◎熊 洁

2022年,99岁高龄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国务卿、前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博士出版了自己的第19部著作——《领导力:世界战略的六项研究》。作为前哈佛大学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外交家,基辛格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发人深省的卓越洞察力,深入探讨了自己对领导力、领导决策的理解,并用他熟悉的阿登纳、戴高乐、尼克松、萨达特、李光耀、撒切尔六位领导人的生动案例,阐释了不同的领导战略。

一、领导力及其作用

任何社会,无论其政治制度怎样,都永远处于从成为记忆的过去向激励其不断演进的未来远景行进道路上。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力必不可少。它体现为作出决策、赢得信任、信守承诺、规划未来的能力。在国家、宗教、军队、公司、学校等人类社会所有制度中,都需要领导力,帮助人们厘清自己前行之路的方向,到达未及之处。一旦领导力缺失,机构行将错位,国家面临失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领导者往往需要在两条坐标轴的交汇点思考和行事:一条坐标轴是过去与未来,另一条是民众一贯秉持的价值观与抱负。领导者必须掌握的第一个挑战是对其社会历史、习俗与能力现实评估之后的分析。之后他们必须在历史中汲取的知识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推测洞察之间作一平衡。正是这种对方向的直觉把握,使领导者能够设定方向目标和制定战略。

为了激励社会前进,领导者必须承担教育者的职责:传达目标、缓解疑虑、争取支持。虽然国家理论上垄断暴力手段,但对强制力量的依赖本身意味着领导者的无能,优秀的领导者往往能够激励民众并与之同行。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面前,领导者还需要身边的团队将其思想转化为解决实际难题的具体措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团队是领导者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放大和缩小领导者身上的某些特质。领导人最重要的特质是勇气和性格——在复杂和困难抉择中选择方向的勇气以及不计得失坚持行动的果敢。

在转型时期,领导力的作用尤其关键。在既有价值观和制度摇摇欲坠,未来充满争议尚不可期的混沌时期,领导者必须对以下问题慎虑思考,并给出自己的回答:何为社会福祉的源泉?该源泉为何干涸?哪些历史遗产应被保留,哪些则应被重塑或摈弃?哪些目标必须达成,哪些问题应极力避免?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容忍牺牲作为通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尽管对领导力最普遍的理解包括内在的美德,事实上,领导力在道德和价值判断上是完全中立的。它能够把人类领向康庄大道,也能指引人们陷入无底深渊,我们必须努力使之朝向道德的目标发展。

二、领导决策的本质

领导者的决策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因素的制约——稀缺性、时代性、竞争和易变性。领导者必然面临稀缺性制约,因为每个社会的能力和影响范围都受到人口和经济的限制。领导者必然面临时效性约束,因为每个时代和每种文化都反映出它的主流价值观、习惯和态度,这些因素共同定义了整个社会的诉求。领导者必然面临竞争,因为他们必须与其他参与者——无论是盟友、潜在伙伴还是对手进行竞争,这些参与者的能力和诉求往往是动态随机变化的。此外,领导者必须面对易变性,事件往往发展得太快,无法进行精确计算,领导者必须根据直觉和假设作出判断和抉择。

在书中,基辛格将领导力“战略”定义为领导者在面临稀缺性、时代性、竞争和易变性等复杂条件限制下得出的决策结论。而在作出这些战略决策时,领导者就像在走钢丝——往往只能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徘徊在确定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之间,野心过大有可能耗尽自身的战略资源,而安于过去则有可能走向衰败。如果领导者希望达成自身战略目标,就必须使手段与目的、目的与环境相匹配。

领导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总会面临一个两难局面:当相关信息极为匮乏时,领导者能够作出决策的余地往往最大;而随着信息的丰富与完善,留给领导者的回旋空间则会被逐渐缩小。基辛格认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疫情暴发之初,各国可以根据自身对于这次疫情的认识而制定迥异的防疫战略;但随着疫情的发展,留给各国的政策选择范围就会缩小,决策成本与日俱增。

面临决策两难状况时,领导者的直觉和判断力显得愈发重要。正如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所言,“政治家不仅要解决简单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通常会自行解决;正是在天平失衡、迷雾重重之时,才会出现拯救世界的机会”。而对于如何作出这种“救世”的决策,丘吉尔自己的回答是——研究历史,治国之道尽在史中。

了解历史固然重要,但对于作出战略决策还远远不够。有些问题永远“笼罩在迷雾中”,即便是精通历史、博学老到之人亦是如此。历史可以提高领导者进行类比的能力,通过辨明相近的情况来作出决策。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历史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于其可以提升识别、评估、适应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的能力,找到与史实相近的特征,以史为鉴作出这个时代的战略决策。

另外,领导者还需要具备一些艺术家的素质,使用当前可用材料塑造未来,戴高乐称之为“灵感”。戴高乐在对领导力的沉思中观察到艺术家“从不放弃使用他的智慧”,而智慧是经验、方法和知识的来源。

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历史中的真理与科学中的真理有着显著的区别。科学家寻求可证实的结果,了解历史的战略领导者努力从固有的模糊性中提炼出可操作的见解。科学实验能够支持或质疑之前的结果,为科学家提供了修改变量并重复试验的机会。战略家通常只允许进行一次测试,他们的决定通常是不可撤销的。意义非凡的政治选择很少只涉及单一变量,明智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地理、技术和心理多方面因素,而这来源于对历史的洞察。

三、领导力的六个不同战略

性格和环境的结合共同创造历史。在基辛格看来,书中介绍的六位领导人——让德国走出战败国窘境并回归世界的阿登纳、领导法国取得二战胜利并恢复民族自信的戴高乐、巧妙通过外交改变地缘政治格局的尼克松、与以色列签署第一个和平条约并付出生命代价的萨达特、为新加坡带来民族凝聚力和繁荣的李光耀以及带领英国走出经济低迷的撒切尔,都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环境中成长塑造出来的,又都成为了战后各自国家以及国际秩序演变的缔造者。这六位领袖所处的历史环境相似,都经历过一战和二战的炮火洗礼——基辛格称之为“第二次三十年战争”,面临战后旧的世界秩序的瓦解、新秩序的重建以及战后新独立民族国家面临的普遍贫困。这些领导人通过迥然不同的战略领导本国走出困境,取得了瞩目成就。基辛格通过历史洞察力、对领导人个人的了解以及外交经验相结合,对冷战时代这六位标志性政治家的领导战略进行了深度解读。

阿登纳“谦逊战略”。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上台时面对的德国正值战后满面疮痍,经济和军事上受到制裁和限制,国际声誉扫地。他14年的执政生涯给深陷窘境的德国奠定了改变国家命运的基础。其谦逊战略由四个要素组成:接受战败的后果,重获胜利方的信任,建设民主社会,创建一个超越历史分歧的欧洲联邦。阿登纳在这一战略之下,直面失败和历史包袱,在历史最低点上重建德国,最终改变了战败国的艰难处境,让欧洲和世界重新接纳了德国。

戴高乐“意志战略”。二战时戴高乐将法国带入胜利的同盟国阵营,并以“意志战略”重振其历史性的辉煌。基辛格称赞他表现出了同时代领导人无法比肩的政治直觉。在法国或欧洲面临的每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上,戴高乐都不顾外界压倒性的共识,坚持自身的正确判断。从二战法军战略到美苏的参战,到第四共和国的命运,再到随后的阿尔及利亚问题,戴高乐非凡的先见之明与他敢于根据直觉行事的勇气相结合,即便在当时看来无异于自取灭亡,仍然坚持“意志战略”。由此,戴高乐使法国在战后重新获得世界大国的地位。

尼克松“均衡战略”。理查德·尼克松上台时碰到最棘手问题是,美国因为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分扩张,因为过分扩张又导致面对挫折时的自我怀疑。他不屈不挠地克服了自己继任时所面临的复杂局势,顶着不确定结果的风险,从国家利益出发进行政治决策。尼克松外交的精髓在于,当美国疲于应对国内社会的分裂而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事务感到力不从心之时,仍能做到对美国有限资源的精妙掌控和对国家长期目标的追寻。他从二战经历中吸取教训,坚持认为美国必须在新兴的世界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秉持均衡战略,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退出越战等,大胆举措戏剧性地扭转了地缘政治格局,改变了高度紧张的超级大国关系,为美国提供了地缘战略优势。尼克松凭借政治才能,提出三个原则:国家利益的中心地位、维护全球均衡,以及在大国之间构建一个可以定义和观察“权力平衡”的合法框架。这些对所有国家领导人都有启示作用。

萨达特“超越战略”。1967年埃及在与以色列的战争中失败,举国震惊,士气低落。萨达特总统上台后理性判断埃及首要任务是恢复失去的领土和自信、实现和平。随后以超越性的哲学思维,立足现实,果断决策,通过外交斡旋和军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突破民族、宗教、历史和时代的各种限制和桎梏,与以色列实现了长期难以实现的和平,为中东带来了和平愿景。基辛格赞赏萨达特的“超越战略”,认为他尽管任期短暂,但是一位真正的有远见的领袖。

李光耀“卓越战略”。李光耀所接手的是一个新成立的小国。他的成就在于坚持卓越,克服了华人社会的局限,打造出一个独特的国族理念,将一座贫穷的城市建设成一个安全、繁荣、管理良好的城市国家。国民拥有共同的民族认同,并在文化多样性中保持团结。李光耀非常清醒:新加坡作为一个没有历史且在大国夹缝中求生的蕞尔小国,只有做到最好才能生存;新加坡不仅要求得生存,还要因追求卓越而繁荣。对这种卓越的追求不只停留于个人层面,还渗透到新加坡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此过程中,李光耀成长为一名世界级领导人、一名颇受大国领导人欢迎的建言者。

撒切尔“信念战略”。1979年,撒切尔上台时面对的是一个江河日下、国际影响力式微,且经济停滞超过10年的英国,整个国家弥漫着一种厌倦的消极气氛。作为国家领导人,撒切尔夫人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捍卫英国的权利和利益,表现出极坚强的意志。这种信念和意志也感染了整个政府,改变了政府的行为模式。撒切尔执政下的英国经济重焕生机,传统重工业被取代,通过私有化、减税、放松管制以鼓励竞争,实现英国经济自由化发展。社会与文化面貌也连带发生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她创立的政治哲学至今仍主导英国政坛。

四、两类领导人:政治家与先知

大多数领导者不是雄才伟略的战略家,而是管理者。在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责任层级上,都需要日常管理者来领导托付给他们的机构。但在危机时期——无论是战争、快速的技术变革、剧烈的经济动荡,还是意识形态剧变,维持现状可能是所有过程中风险最大的。在幸运的社会,这样的时代将产生变革型领导人。变革型领导人分为两类:政治家和先知。

有远见的政治家清楚自己有两个基本任务。第一个任务是通过操纵环境来保护自身的社会,而不是放任社会被环境变化所压制。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领导者坦然接受与适应社会的变化,并确保其社会保持基本的自我意识。第二个任务是要求领导者对于各种可能的愿景保持谨慎态度,有所保留。政治家不但要争取最好的结果,还要考虑到最坏的可能;能够知道希望的破灭和善意可能无法实现,并对人类根深蒂固的自私、权欲、暴力等特质保持清醒的认知。政治家们雄心勃勃,他们在自己所认知的历史脉络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同时将他们的政治制度和基本价值观视为传递给后代的遗产。政治家型领导人知道新的情况需要超越既有的制度和价值观,但他们也明白,社会要繁荣就必须确保改革不会超出其承受能力。俾斯麦、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尼赫鲁都是政治家式的领导者。

第二种类型即先知型领导人。他们对待现行制度不是从可行性的角度考虑,而是从迫切性的角度来入手。先知型领导人的合法性源于其超然的社会愿景,并渴望将这一愿景付诸实现,在空白的画布上绘制新的蓝图,摈弃以往的陈旧制度。他们认为渐进主义是对于现状毫无意义的让步。他们的目标是超越现状,而非管理现状。圣女贞德、罗伯斯庇尔和甘地都是历史上的先知领袖。

在谈到政治家和先知的区别时,基辛格表示政治家型领导人分析现实情况,希望最大可能平衡愿景与风险,并认为牢记历史比当下的激情持续更长时间。然而,先知并不接受这种判断。认为他们的价值观必须尽快实施,价值观的质量决定他们政治角色的重要性。预言的观点往往是更崇高的观点,当然也更有激情的观点。[1]基辛格还承认,两种类型在理论上泾渭分明,但却无法将其用于划分现实世界的领导者。现实的复杂性使政治家有可能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质,领导者可以从一种模式切换到另一种模式,或者借鉴一种模式。本书中的六位领导人尽管都被认为是政治家类型,其实都是两种领导类型的复合体。

评判两类领导者成功的标准截然不同:政治家检验的是政治结构在各种压力下的持久性,而衡量先知则看他们反对现有制度取得的成就。政治家注重效用,而先知只关心“真理”;在政治家看来谈判是一种稳定的机制,而对先知而言是改变或打击对手的手段;对政治家来说,对国际秩序的维护超越了争议,而先知们被他们的目标所指引,愿意推翻现有的秩序。

五、小结

《领导力:世界战略的六项研究》一书出版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不约而同开始用该书的标准和分类来审视今天大变局下各国领导人,认为今天欧美的领导人大多是二流的,无法在一个多边且越来越不稳定的世界中规划前进的方向。基辛格本人也直率地抛出这样的问题,今天的领导人是否具备应对世界秩序诸多挑战的智慧和坚毅?他的回答比较隐晦,但显然并不乐观。[2]

读者和评论家对于该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点:第一,认为基辛格还是老派的马基雅维利式的战略家,还是在用地缘政治的视角和逻辑分析今天的世界。有评论家甚至表示从基辛格的眼中看,这个世界与《权力的游戏》中戏剧化的内部阴谋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你可以把他想象成国王之手,永远向一个偏执的主人低语着恶魔般的阴谋和黑暗的真相。[3]第二,书中六个案例和具体战略的描述有牵强附会的嫌疑。有评论家指出,为了刻意体现这六种战略,基辛格选用的案例和描述与他本人其他历史巨著的表述和评价有多处前后矛盾的地方。第三,也是美国读者最关注的地方,是对尼克松总统的描述过于温情。有批评家尖锐指出,基辛格在提到尼克松时刻意将更多笔墨放在外交领域,忽略了“水门事件”等国内事务的客观评价,丝毫没有涉及他是否向民众撒谎或者违反了法律等关键问题。

[注 释]

[1]Belinda Luscombe, “Henry Kissinger:The Internet Does Not Make Great Leaders”,July 3,2022.https://time.com/6193035/henry-kissinger-leaders/.

[2]Henry Kissinger explains what he thinks makes great leadership,Economist,July 21,2022.https://www.economist.com/culture/2022/07/21/henry-kissinger-explains-what-hethinks-makes-great-leadership.

[3]Andrew Anthony,“Leadership by Henry Kissinger review-lessons in diplomacy from a master of the dark arts”,Guardian,June 21,2022.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2/jun/21/leadership-six-studies-in-worldstrategy-henry-kissinger-reviewlessons-in-diplomacy-from-a-master-ofthe-dark-arts.

猜你喜欢

政治家基辛格领导力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基辛格方程的研究与发展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
政治家与鞋 ——艾马德(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