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年来陶瓷花鸟画的审美变化
2022-03-14吴燕
吴 燕
(吴燕工作室,景德镇市, 333000)
1 传统陶瓷花鸟画的审美特点
1.1 生动活泼,情景交融
传统陶瓷花鸟讲究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艺术理想。“气韵生动”是传统艺术的基本理论,易经明确提出“言意”,是因为在东方哲学家眼中,自然是不断流动的,是世间万物的本质规律。东方艺术的精髓是掌握流动的形式和魅力,也正是为了掌握人生审美艺术文化精神含义。在陶瓷美术艺术发展中“气韵生动活泼”和“骨法运笔”密切相关。其重点突出的是从“气”生“形”。阐述了人的主观情感和与外部世界同形态射的密切联系。从而建立了其独特的美术表达方法。传统陶瓷花卉美术创作的意义能够产生至美,是因为它有着大量精美的花卉图片和栩栩如生的形象。在陶瓷美术中,大量的意境形象汇集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精华,并完整地透过图片表现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至美。
1.2 动静相拥,虚实结合
中国陶瓷的花卉还讲究“神韵生动”,“致虚守静”,神韵为虚,图画为实,虚实相对、小内见大,以颇为直接的形式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空间观。我国原有陶瓷花卉纹饰,往往不顾及所表达内容的技术特性而以艺术家本人的内心之意念、意境,那就是用“心”来弥补“眼”的错觉,并为其技术特征赋予所需的审美概念,于是他们所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任意的,思想的表达,或规律的概括,或装饰的平衡,或朦胧的抽象,或肆意的渲染。即使他们只是觉得好看,漂亮的东西,也是合理的,这是一种有价值的主观认识。“象”是“意”,“色”是“神色”,“心”是心色;“带有阶级色彩”中的“阶级”要把握一定的思想,一定的情感,一定的形象,甚至一定的色彩重点。正如刘勰所说,“物之运动,心亦撼焉。”人随物转,物随意徜徉,并在作品中实现意境的融合。
1.3 娴熟技法程式语言
传统陶瓷花鸟画家们在握笔、赋彩的技法上,已经开创并积累了一套中国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技法程式语言。即以传统精谨写实的表现手法为范本,选择其形色俱佳、形体完美、最具地方特色的生动、植物等作为题材入画,通过借物抒发情感。在技巧上则是以直线造型,对颜料的使用上注重于装饰性,不受天然光色和周围环境气息的限制,以固定颜色、水平光表现事物的颜色与体积,而并非为表现事物的真实,而只是出于对意境的要求。在传统陶瓷工笔花卉艺术里,人的大自然感受往往超乎在人对自然界的看法上,并以这些方式来表现人与大自然的亲和、人与自然社会的合一性。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类各种形态的生活本质也由此得以相互交融,人与自然圆融无碍,事物的形、色、光、质似从人眼中流过,而又与大自然更加妥帖亲切,甚至更为本真。
1.4 情景融合,表达深意
陶瓷花卉工艺的整个工艺形式里,环境融合互渗,从中发掘出更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刻的情,而且又加入了更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故景中全有情,情具象处即有景,从中涌现出了一种新的天地,新的环境,给人们增添了更丰富的联想,替人生打开了新境。这也就是我国花鸟画的称谓“寓意”,唐代艺术家张璨归纳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这环境、形象创造的基础。陶瓷花鸟画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状物、传神、写意、抒发、言志的协同和系统。“天人合一理念”在中国花鸟画上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诗情画境,控制好辩证的综合,在绘画上直接抓住静动转换,静极生动,动极至静,阴阳相生相克就会使绘画开发到无尽生命力。美术家宗白华大师谈到环境美术时说,天地是无穷尽的,人生是无穷尽的,艺术作品的历程更是无穷尽的,“光景常新”是所有崇高艺术作品的精神烙印,艺术作品前进脚步的前进,都是伴着向后进一步开发的探本穷源。
2 现代陶瓷花鸟画的审美现状
由于人类审美能力的增强,现代陶瓷花鸟画的审美标准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构方面,人类不再以传统的结构方法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在现代陶瓷和花卉的绘画中,基本结构通常与完整的结构一起使用,有时从真实生成到虚拟或局部放大的大特写视图方法,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富有张力的艺术表现图形。尽管他们对某些传统的美术表达方法都有过大胆创新的突破,如在解决虚实关联上,常常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乃至密不透风。但如今的陶瓷艺术家们却不断尝试地汲取传统民间艺术的装饰之味,使现代陶瓷花卉作品都有着强烈的装饰风格韵味。
3 现代陶瓷花鸟画审美中的变化
3.1 现代陶瓷花鸟画创新的意义
时间的推移,现代陶瓷花鸟画以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为主要表现题材,表达那些毛叶生活中常见场景中的感受。而根据陶瓷艺术的前辈们的说法,就不难理解,古代陶瓷艺术在题材的过程中围绕着树叶,即鸡、鸭、花、苇塘、竹死莲,而古人生活的场景往往没有高楼大厦,也难以看到交通,自然以古人随处可见的各种景物为基础。而古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最难见的,就是山鸡燕雀、百花争艳于山林间的景色。如果只是由于对传统中国陶瓷花鸟画的继承,而对各种到处看得见或不易见到的景物重复描画,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其审美疲劳程度也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就无法打动自己,要想打动观众谈何容易。古代生存在花鸟虫鱼到处看得见的氛围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当我们生存于数码、摄影、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年代,虽然并非绝对无法再去展示一些在中国古代陶瓷美术中常用的花鸟,但即使是相同的主题,中国古代和今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化内容,也必然出现了一些无法抗拒的变化。在古代陶瓷花鸟画中,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的陶瓷花鸟画作品是艺术家与天地万物之间灵魂的沟通,是对大自然生活的敬畏与歌颂。他们由花鸟草虫生活的客观形式,所感悟的就是花鸟草虫的生活实质,并从中揭示了自身一为万物之灵的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特征。正是这些对“天人合一”的思考,使人们生活与自然关系显得更加密切,而大自然景色也成为艺术家乐此不疲的永恒主题,陶瓷美术家的灵魂也与大自然交融,在现代陶瓷花鸟作品中,那饱含情趣或恬淡或欢快或时尚或沉郁的颜色,是对大自然生活的反映。花情鸟语是人与花鸟之间生命气息相互对流的思维方法,潜移默化地在陶瓷艺术家和观众中珍惜生活价值的心灵深处,将自然界的花鸟之美充分表达和人们内在情感交融。
3.2 现代陶瓷花鸟画在创新中的成就
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的陶瓷花鸟画艺术也处在一种史无前例的变革浪潮当中。从陶瓷花卉的最表层来看,的确产生了许多不论从颜色、构图、形态等方面,都不同于常规陶瓷花卉的杰作。不过,陶瓷花鸟画的创造精神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不然,就不符合中国艺术上的“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审美概念,就不能够为陶瓷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方向。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陶瓷花鸟画也是代表我国的一种特殊美术形式,与西洋的静物画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范畴。所以“中西结合”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把西方的概念进行提炼,并转化成为自己艺术的特征。因为现代陶瓷工笔花卉艺术往往过于注重或者过度夸大了独特性的作用,以至于有许多人相信,凡是独立有个性的事物都是很好的有意义的,而陶瓷花鸟画家们也浪费了太多的时光和资金,负重前行去寻找与众不同的、极端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一切个人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需要我们大家花费时光和心血去观赏的,但相比来说,文化传统可以看作千千万万的聪慧智慧者去探索的总汇,更需要人们借鉴和探索。在中国现代陶瓷花卉艺术中,他大量吸取了西洋油画与水彩画的成果,是对传统中国花鸟画艺术的一种创新,对现代中国陶瓷花鸟画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3 现代陶瓷花鸟画在创新中的问题
生活是美的,美在生活是超乎想象外的“大美”,它不在耳目,乃是源于灵魂。这是观赏现代陶瓷花卉画带给的美学感受。我们提倡革新,是在传统文化上革新。陶瓷花卉画唯有创新才有活力。时间在前进,身为陶器美术艺术家必须是笔墨紧随时间。也就要“与时并进”,以彰显时代精神。陶瓷花鸟创作的意境就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也是从日常生活中走出来,所以陶瓷花鸟画家必须不断深入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交流,在生活中汲取、感悟自己的感觉,才能有创造性意识,所以身为陶瓷绘画艺术家就必须每时每刻都去感受生命,用感情去体验生活,要有乡村诗意才有画感,也才能对水墨技法和创意思想有一定层次、深入、广度的认识与表达,也才能体现出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来。
4 陶瓷花鸟画的创新建议
传统陶瓷工笔花卉鸟类艺术也受我国传统工笔艺术影响很深,而掌握了我国传统工笔艺术的“三矾九染”,形态上崇尚“书卷气”的这个几乎稳定永恒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几乎构成了一种自己封闭、自己享受的审美观怪圈。西方美术注重眼前所见,而我国美术则倾心于眼中所思;西方美术注重视觉冲击力,我国美术则注重心理艺术视觉感染力;西方美术注重质量感的生动真实,而我国美术则注重韵致的得意忘形;而西方美术则尽力拉近我国画作与观众的视距,同时注意观赏的乐趣,我国画家可以尽情抒发个人胸中逸气,并期盼内心的强烈共振。两种画法一种偏于意态的描绘,一种偏重情意的表现。由此可见,对材料的使用,既是物质的结果,又是思想的结果。如对画面空间的认识、欣赏与利用,我国的传统美术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提示观众,而视虚无主义为实有。如邓碧珊画的淡绛彩水纹四方画筒,虽没有一些水纹,但仅仅是些海藻,而观众则觉得自己仿佛置身江湖,内心漾起波涛。它属于陶瓷艺术的虚拟空间,是一个程式美,它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它所要求的是心灵存在,而不是事物实有。这也正是庄子所谓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和现代西洋艺术所模拟的视觉空间迥然有异。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也是可互相变化的。如“中西合璧”的美术便是变化的结果,成为陶瓷美术多元化演变的转折点。一切形式只要一成不变化,便易产生审美惰性。人的本性是求“新”求“变”的。各类建筑材料和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早已无知不觉地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审美观体验,在“司空见惯的素材”里发觉和挖掘出新的“美”,开辟出了美学表达的领域,我们由此也可以感受到新的美学吸引力,即新形式本身的吸引力和新思维的吸引力,也就会使中国陶瓷美术迸发勃勃生机。我们通过学习中国优良传统的陶瓷美术创作,可以对传统技艺与创作理念加以梳理,才能让人类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自身特有的审美观视野去领悟、解读传统文化,从而赋予陶瓷艺术形态的美感与新意。对于美术创造,必须勇于作为时代精神的弄潮儿,追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渊源,寻找并发掘对今天的美术创作中最有影响、最有意义的内容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开拓或扬弃,从而为外国文化艺术的深入汲取提供起新的坐标。做好相比较结合的调研,做好规律的发掘,开创中国陶瓷美学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