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景德镇在与西方交流互鉴中创作出享誉世界的纹章瓷

2022-03-14黄梓晟

陶瓷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纹章窑工西亚

黄梓晟

(澳门科技大学,中国澳门, 999078)

1 我国陶瓷在西方等地区的影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起源于近四千年前的中国瓷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走出国门,刺激了海外的仿烧之风,带动了世界各地的瓷器生产与销售。如今,瓷器依然是世界艺术瑰宝,成为促进世界多元交融、增强民心相通的窗口。中国瓷器为何广受世界欢迎?阿拉伯、欧洲商人怎样将中国瓷器带向世界?在当今,东西方的瓷器有哪些技术创新,如何在各自的发展中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关于瓷器的起源,学术界是有争议的。笔者倾向于瓷器起源于东汉,而东汉前,中国瓷有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此过程中产生的瓷器叫原始瓷。它脱胎于陶器,是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的。瓷器因为带釉,因而渗水率非常低,且表面光滑。早年欧洲人在看到中国瓷器时盛赞说,瓷器作为盛具非常清洁,可有效减少陶器缝隙中遗留的食物残渣,从而减少细菌滋生带来的疾病。

中国先民从原始瓷出现起,就在享受这种好处。而欧洲人,从现有资料来看,要等到15世纪才通过阿拉伯人辗转得到少量中国瓷器。葡萄牙人开通亚洲航线后,才有更多欧洲人使用到。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瓷器最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海”。当时烧造瓷器的主要为浙江省的越窑,其产品输出到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有没有输送到东南亚,尚不清楚。中国瓷器在9世纪后进入“大外销”时代。在唐代,连通东南亚和西亚的海路开通。大体来说,中国商人将瓷器输送到东南亚,阿拉伯商人到东南亚采购中国瓷器,或直接抵达中国采购,然后带到了波斯湾、埃及和叙利亚等地。中国瓷器到达这些地方后,再次中转,销往整个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到16世纪,由阿拉伯人主导的瓷器贸易发生变化。葡萄牙人开通前往亚洲的贸易路线,主导了瓷器贸易。17世纪后,荷兰、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东印度公司取代葡萄牙人成了中国瓷器外销的主力。

中国瓷器传至西亚后,激发了阿拉伯窑工的仿烧热情。据现有资料,他们仿烧唐三彩、唐青花瓷和邢窑白瓷。西亚缺乏中国瓷石;有高岭土,不过当时还没被发现利用。但西亚盛产黏土和沙子,也有烧制玻璃的悠久历史。西亚窑工就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他们喜欢邢窑白瓷和唐青花瓷,为了仿烧,就发明了锡釉技术,通过在釉里添加锡,得到白釉;虽然胎用的是一般黏土,呈黄色,但是外表像中国白瓷。为仿烧中国瓷器的白胎,西亚窑工在11世纪至12世纪发明一种新材料,就是“熔块胎”。据14世纪初一位伊朗学者的描述,这种材料使用10份沙子、1份黏土和1份玻璃。这样烧出的胎薄而硬,颜色白,接近中国瓷器的白胎。这种材料出现后,就成为仿烧中国青花瓷和其他瓷器的主要材料。它和锡釉技术后来又传到欧洲,成为欧洲工匠仿烧中国瓷器的基础。当然,中国瓷器外销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后,也掀起了当地窑工的仿烧浪潮。

中国瓷器在销往西亚和欧洲的过程中,反过来受到西亚和欧洲生活习惯的影响。西亚人喜欢在假日带全家出城野餐,偏好使用大盘和大壶;同时,他们喜欢蓝色,所以热爱青花瓷。因此,元明时期的景德镇窑工多烧造大件青花瓷,就是为满足西亚消费者需求。欧洲人喜欢喝茶,对茶壶茶杯的需求量很大。16世纪后,欧洲人经常订烧茶具。

欧洲人仿烧中国瓷器,最早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资助的窑工在15世纪开始,他们最先接受的是西班牙传来的西亚锡釉和熔块胎技术。18世纪初,法国传教士把在景德镇发现的瓷土和高岭土二元配方传回欧洲。之后,欧洲窑工烧出了声音清脆、质地坚硬和色彩鲜艳的瓷器。19世纪,欧洲开始工业化生产瓷器,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中国瓷器的销路。20世纪初,中国窑工引进西方的生产线和经营方法,开设瓷厂。

总的来说,中国瓷器外销的历史,也是刺激亚洲和欧洲各地仿烧的历史,同时也是适应各地市场需求不断创制新产品的历史,是一个互相输出、互相学习的双向过程。要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学习。中国瓷器对世界影响巨大。中国瓷器一方面在输出,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世界各地窑工的仿烧,而仿烧又激发了各地工匠的创新潜能。经此过程,日本和欧洲等地窑工烧出的优质产品,又激发了中国窑工的仿烧。这样的过程值得延续。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模仿和创新的过程。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接受、学习外国的好产品、好技术。这样可以丰富文化、拓展视野、激发创新潜能。

全球瓷器市场是充满竞争的,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的市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开发创新,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一批瓷塑,有瓷石和高岭土的潜能,赋予其新力量,创造出美轮美奂的作品。国内一些瓷器艺术家也在积极研发新的釉色和纹样,创造新产品。所以既要继承传统的烧造工艺,也要研发新工艺和新产品;瓷石和高岭土作为一种原料,为窑工和艺术家施展自己的生产力和想象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2 纹章瓷的发展

纹章瓷指的是中国外销瓷的一种,所谓纹章瓷则是属于欧美商人向景德镇作坊预定而烧制的陶瓷,它是由景德镇工匠按照欧洲贵族所提供的各类图案、造型、纹饰等进行描绘和烧制的。所以这种陶瓷称之为纹章瓷。纹章瓷其实在早期具有浓郁的中国装饰特点,因为它是中国传统图案与欧洲贵族所提供的图案相结合的产品。在之后逐渐以欧洲贵族提供的图案为主。纹章瓷是欧洲各国贵族阶层、富商以及资本家用于装点豪华城堡以及享乐生活使用的瓷器。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欧洲的葡萄牙就向中国订购纹章瓷。目前发现最早的纹章瓷标本是一件青花瓷壶,纹饰为葡萄牙国王马努埃尔一世的纹章。

事实上,是到了明末,纹章瓷才真正渐趋兴盛。17世纪后期,法国首相马扎兰遵国王路易十四之命,建立了“中国公司”。该公司在广东定制了大批带有法国甲胄、军徽、纹章图案的瓷器,此后,纹章瓷便在欧洲流行起来。英国伦敦甚至出现一种专门为人订制有特殊纹饰瓷器的商人,称为“瓷人”。

而到了清康熙年间,自清朝康熙年间,因我国对部分地区开通了海上贸易,因此外销瓷中的纹章瓷达到了顶峰。欧美各国的王宫贵族,富商以及资本家都纷纷委托当时著名的东印度公司来中国景德镇定制纹章瓷。因为清康熙年间相对应欧美则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经过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财富的增加,让欧美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因此,需要更多的陶瓷来装点自己的客厅和房间。这就为景德镇烧制纹章瓷提供了广袤的市场。康熙年间的纹章瓷主要是彩色的纹章瓷和青花纹章瓷两种。

至雍正统治时期,粉彩装饰纹章瓷图案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因为雍正时期粉彩得到高速发展,粉彩的烧制工艺非常成熟,因粉彩有丰富的颜色和稳定的烧制技术为纹章瓷的定制提供了新型的装饰特点,纹章瓷因为是由欧美人定制。欧美人在当时喜欢华丽的颜色和奢华的色彩效果,因此粉彩丰富的颜色正适合用来表现欧洲贵族阶层所提供的图案。从实际所创造的产品也可以看出欧洲人在收到运用粉彩装饰纹章瓷的产品。受到欧洲的极大的欢迎。

而自清乾隆时期,广彩装饰工艺是表现纹章瓷的重要装饰手法。广彩产地地处于广州地区,广州地区有大量的广彩匠人。因为广州地处出海口,这节省很大的瓷器运输成本,是极大的地理优势,因此欧美在定制纹章瓷时,率先选择广州地区。因此,广州地区的广彩瓷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大量的外销瓷定制过程中,也使广彩艺术,从此广彩不断地发展,从事广彩工艺的匠人也不断地增加。庞大的广彩瓷匠人群体为出口的纹章瓷提供了生产保障。

总的来说,纹章瓷的发展也片面的见证了中国与欧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因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创造出便利的交通,则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为各国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提供了保障。在交流之中,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陶瓷瓷质的精美,因此,他们在结合本国贵族阶层以及富商们的喜好提供图案。让中国制瓷匠人收到欧美所提供的图案之后,再巧妙的结合自己已有的优秀传统装饰纹样与之结合,从而产生了精美的纹章瓷。随着欧美各国对纹章瓷的了解,更是对中国陶瓷的了解,在近当代以后,尤其是20世纪初期以后。开始在本国烧制纹章瓷,这也是中国与欧美各国陶瓷文化交流的产物。

3 形成了“纹章学”的原因

因明清时期,中国广州生产的纹章瓷是全部用来外销的,这使我国尽管是纹章瓷的烧制国,但如今国内纹章瓷的遗存量却非常之少。当下,欧洲、北美各大博物馆和许多私人收藏家都珍藏有大量的中国纹章瓷。西方学者们还将这种独特的瓷器遗珍与他们的档案文献相结合,深入挖掘出纹章瓷所蕴涵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纹章学”。纹章学的形成,也可以看得出是欧美各国对我国陶瓷文化的认可和对我国陶瓷文化的尊重。因为纹章瓷大部分是由我国制造,因此我们国家也应当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的纹章学,因为这是我国与欧美各国早期陶瓷文化交流的见证。世界各国文化因多样而丰富,因丰富而交流,又因交流而互鉴,在互鉴中世界各国的文化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陶瓷文化也是如此,陶瓷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因此,应当交流,应当互鉴。

猜你喜欢

纹章窑工西亚
纹章瓷
清代煤窑有多黑
纹章的用色法则与视觉效应的研究
版画
清代煤窑有多黑
全都知道的佐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
黄泥洲的老窑工
外销欧洲的中国纹章瓷释读
——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定制的联姻纹章瓷盘为例
溱潼窑工号子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