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动能的价值意蕴及路径
2022-03-14白文举
白文举,杜 谆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西青 30038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乡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符合我国乡村发展的基本国情。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广大乡村地区实现包括文化、人才、经济、生态、产业等全方位的整体振兴,是一个系统性的战略工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基础和灵魂。在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促进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动能不足的发展困境。为此,要综合分析,精准施策,有效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动能,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厚植浓厚的文化底色。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深入推进乡村变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对这一战略的实施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还是立足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抑或是从缓解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角度考量,努力绘就乡村文化发展的美好蓝图都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一)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文化源自于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凝结着广大劳动群众辛勤耕耘的智慧结晶与价值表达,其淳厚的文化内涵早已深刻烙印在乡民们的精神脊髓之中,成为维系乡土社会的精神密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2]乡村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不断为乡民提供精神指引的同时,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地位和价值功效发挥着为乡村振兴育魂铸基的功能。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加速推进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激活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第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振兴内在地包涵“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3]五大振兴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文化具有更深沉、更基础的作用,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为纽带,推进乡村在产业、人才、生态和组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质增效。第二,乡村文化的良性发展能够激发乡民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在文化认同上的价值契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贯穿于推进乡村变革发展的始终,无论是战略的推进还是政策的实施,乡村振兴都有其文化内涵上的价值表达。推进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能够唤醒乡民在乡村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意识,增进对乡村振兴发展政策、措施的理解与认知,实现文化认同的价值契合,便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第三,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构筑稳定和谐的乡村社会基础。乡村文化的孕育和发展建立在绵延悠久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其内涵和品格渗透着淳朴的文化基因。生活在乡村文化所萦绕的社会环境里,乡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睦邻友好、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等正向价值观念的引导,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战略的推进营造实施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二)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样符合文化与经济间的辩证关系。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乡村文化的发展又会反作用于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文化指引。中国的乡村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类型,乡村文化内容的衍育与形式的更迭始终建立在丰富的农耕活动基础之上,伴随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演进,蕴含极为宝贵的经济价值。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需要乡村文化的支持。
第一,乡村文化巨大的资源优势能够转变成为丰厚的经济效能。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乡村地区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传统乡村文化是对古代农耕文明的记载和反映,因而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价值以及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4]乡村文化所呈现出的只是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象,对乡村文化加以转化,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创收上的巨大潜能和价值,就能把巨大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给乡民增收创富的经济优势,促进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的双向提升。第二,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能够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长期以来,广大乡村地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作为发展的基础和重心,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是乡村地区较为薄弱的环节。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能够加速文化产业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壮大,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弥补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和弱项。第三,乡村文化发展能够有效活跃乡村文化市场。广大的乡村地区,不仅有丰富的乡村文化储备,占据我国人口基数一大部分的乡民也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群体。乡村文化的发展能够盘活乡村文化市场,为乡村文化融通交流提供必要的市场空间。
(三)有助于缓解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文化领域也表现突出,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业已成为打破城乡融合阻隔的重大障碍。“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5]无论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城市文化还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乡村文化,虽然在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烙印着相似的文化基因,赓续着共同的文化根脉。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能够进一步扩大城乡文化认同的共同价值基础,缓解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
第一,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能够增强乡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意识。“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乡村文化往往被贴上落后的标签”[6],这是基于城市发展水平高于乡村发展水平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认知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发展重心一直在城市地区,文化发展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地位上存在高低优劣之分。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能够深化乡民对乡村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高乡村文化自信意识,扭转错误的认知观念,为城乡文化交流提供平等的心理认同基础。第二,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能够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共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乡村文化跳出固定的活跃圈层融入城市地区提供了可能。城乡文化之间互为补充,在原有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增添新的色彩,能够形成城乡文化融合共生的和谐氛围。第三,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能够满足乡民们在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文化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由于发展水平和程度的差异,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为生活在各自文化空间里的居民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存在一定差距。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符合乡民日趋提高的文化需求,能够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因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而产生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不同所导致的心理落差,进而提高乡民在文化服务方面的幸福指数。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动能不足的现实表现
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进程中,乡村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乡村文化在加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其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功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乡村文化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乡村文化仍在文化主体、发展活力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存在动能不足的困境,阻碍乡村文化发展活力的进一步释放。
(一)乡村空心化造成乡村文化主体缺位
乡村文化发展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文化主体是乡村文化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来源。“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文化建设成果与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意愿息息相关。”[7]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变革,乡村地区搭乘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逐渐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给乡村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但城乡之间逐渐拉大的发展差距也给乡村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乡村地区人口流失加剧。当前,仅仅依靠务农已经难以满足家庭生活的开销,越来越多的乡民选择走出家乡,来到城市务工以改善家庭生活。城市化的推进,吸引着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乡村人口的流失。尤其是乡村文化主体中的主要部分青壮年群体的流失,加剧了乡村地区的“空巢化”与“老龄化”现象。部分留守乡村的老年人或妇女,虽有心致力于乡村文化的发展,但也因年龄和精力的限制面临力不从心的窘境。第二,乡村教育因缺少生源而渐趋没落。教育会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乡村教育承担着为乡村文化发展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但是,近些年部分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转移到城区就读,或进入城镇的寄宿制学校就读。这些情况都直接导致了乡村教育生源的流失,越是生源不足就越是渐趋没落,越是没落生源就会更加紧缺,形成恶性循环,部分乡村小学面临合并、关停的风险。乡村教育的没落会进一步加剧乡村空心化发展趋势,进而导致乡村文化主体的缺位,严重阻碍乡村文化的发展建设。第三,乡村地区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升,乡村地区走出了数量众多的高校毕业生。但是,由于乡村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很少有高校毕业生自愿回到乡村从事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形成本地生源不愿回,外地生源不愿来的尴尬局面。人才引进数量小于人才流失数量,乡村文化建设人才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文化主体的缺位。
(二)乡村文化发展活力不足造成乡村文化渐趋式微
乡村文化发展是一个由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机遇,乡村文化也表露出复兴发展的迹象。但是,“现阶段乡村文化式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是当前乡村振兴的最大制约因素。”[8]究其原因,乡村文化的发展因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文化产业不够完善以及自身创新性发展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发展活力释放不够充分而呈现式微态势。
第一,乡村文化因受到外部文化输入的影响,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乡村文化有其独特的衍生和存续环境,长期活跃于广大乡村地区,活跃半径相对较小。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渐次提高,多元的城市文化伴随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动一并涌入乡村地区。在多元价值观念与文化内容的影响之下,乡民们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情感逐渐向城市文化靠拢。乡村文化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被边缘化,在主流文化领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文化话语权也被逐渐肢解。第二,乡村文化的产业化有待完善,经济转化效能有待提高。乡村文化需要借助产业的规模优势,不断提高在文化市场的份额以增强其影响力。当前,乡村文化产业仍处于上升阶段,还不够成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的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这就难以调动乡民经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影响乡村文化活力的释放。第三,乡村文化创新驱动发展活力不足,难以满足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文化自身发展角度考虑,乡村文化也应跟随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脚步进行扬弃性发展,剔除陈腐落后的内容,融入新的内涵和特征,满足乡民日渐提升的文化需求。生活在网络环境下,万物互联互通,文化也需要根据时代特征以符合大众新的审美标准来创新表达风格。但当下,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仍然囿于传统,抱守固有的发展模式,很难融入创新元素,这样只会使乡村文化陷入失活的泥潭,加速乡村文化式微。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完善造成文化服务与现实需求脱节
幅员辽阔的乡村地区不仅孕育着灿烂的乡村文化,还是一个体量庞大、需求旺盛的文化消费市场。我国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以完善文化服务制度体系,以满足乡民们旺盛的文化需求。尽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早已从最初的建立阶段发展到如今渐趋完善的程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但面对我国乡村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需求多样的基本国情,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现实的文化需求仍然存在错位和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
第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缺乏精准性和针对性。由于地区差异、生活习惯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不同地区的乡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然而,部分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刀切”现象,不考虑当地实际的文化需求,只是机械地完成公共文化供给的政绩目标,给各地提供完全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使得为乡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大打折扣,精准性也有所欠缺,甚至造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浪费。第二,乡民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的矛盾凸显。随着乡民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再单纯地满足于文化领域的“温饱”问题,而是需要更加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占据绝对份额,供给主体较为单一。但是,政府主导所提供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只能满足乡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对于更高层次、更加多元的文化需求有赖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三,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提供的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无论是从规范效能角度还是约束效能角度考量,都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政策支持、财政保障、人才队伍、考核评价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仍然存在漏洞和缺陷,需要下大力气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动能的有效路径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客观实际,乡村文化发展要积极把握时代和政策机遇,深刻剖析乡村文化发展动能不足的具体诱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动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多措并举加速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回流的基础上,以技术赋能驱动乡村文化发展,并以文化需求为导向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多措并举加速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回流
人才是有效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动能的重要动力源泉。面对乡村人口流失导致乡村文化主体缺位的困境,必须果断采取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回流的就业与创业氛围。要采用“输血式”与“造血式”并行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所谓“输血式”即是为乡村地区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鼓励乡民积极返乡,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所谓“造血式”,顾名思义就是要激活乡村地区培育本土乡村文化建设人才的“造血细胞”,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第一,要为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乡民为家乡文化建设与发展耕耘奋斗。在外务工的青年、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都是乡村文化建设可以争取的人才群体。政府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乡民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使返乡就业人员既可以提高经济收入又有更多机会投入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乡村基层党组织也要发挥乡村文化建设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在外务工、就业、高校毕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为家乡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第二,振兴乡村教育,重视乡村文化的家庭教育,为乡村文化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乡村文化发展而言,乡村教育是其重要依托,乡村学校是其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倾斜与帮扶力度,从师资配备、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拉动乡村教育生源的回归。同时,还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把乡村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在孩子心灵深入埋下乡村文化的种子,为乡村文化发展孕育新的人才生机。第三,探索乡村地区与地方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以文化研究带动乡村文化发展的氛围。地方高校立足本土发展特色,深受地方文化的熏陶,其在人才培养与文化研究等领域与乡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乡村地区要充分借助地方高校的人力、物力和智力等优势,深化与地方院校的合作交流,缓解乡村文化主体缺位的矛盾。
(二)以技术赋能驱动乡村文化发展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降低了文化传播的门槛和难度,文化传播的时空局限也逐渐被打破。乡村文化发展应该立足时代和技术发展前沿,大胆尝试,勇于突破传统的乡村文化传播、存储以及展示等方式,在技术赋能下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乡村文化发展要在消费者新的文化需求背景下,主动探索“互联网+乡村文化”新模式,打破乡村文化与互联网之间的技术壁垒,为乡村文化融入技术元素,加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步伐,为其增添新的文化动能。
第一,乡村文化要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提高其在网络传播上的活跃性和曝光度,增强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对生存空间的缩小和话语权的弱化,乡村文化发展要主动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增加在公众视野的活跃频次,扩大活跃半径;并借助平台大数据的算法优势,为乡民带来精准的文化体验,巩固其在乡村文化场域中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激活乡村文化新的发展动能。第二,乡村文化产业要引入互联网电商新模式,形成文化产业新业态,提高乡村文化产业附加值。随着乡村市场化的变革,电商业务已基本打通了乡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文化产业完全可以引入“互联网电商+乡村文化产业”新模式,培植乡村文化知名品牌,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增强乡民投身乡村文化产业的热情和信心,形成以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乡村文化的发展活力。第三,乡村文化要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技术驱动创新发展动能,满足消费者对乡村文化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转型升级,给文化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动能。乡村文化发展应该把握技术变革的新契机,以技术加持实现创新发展。可以采用图文以及音视频化的呈现方式,或者“云直播”的方式为乡村文化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文化视听体验,达到既实现自身创新发展激活文化发展动能又满足消费者新的文化体验的双重目标。
(三)以文化需求为导向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与否是衡量乡民文化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不仅直接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还会影响乡民们共享乡村文化发展成果的价值实效。近年来,乡民们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现行不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阻碍了乡村文化发展动能的有效发挥。要坚持以文化需求为指向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活乡村文化发展新动能。
第一,以乡民实际的文化需求为遵循,完善科学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角度考虑,政府为乡民提供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该以乡民们的现实需要为依据。政府部门以及乡村基层党组织应该摆正文化政绩观,对于不同地区不同需求应该深入调研,对乡民们实际的文化需求进行整合,有的放矢健全科学、精准、高效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不搞一刀切,不做面子活。第二,立足乡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考虑到我国乡村地区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面对庞大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规模,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为乡民提供基本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是,满足基本较易,满足多样化的乡村公共文化需求就需要引入市场调节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打破单一供给主体现状,便于更好地满足乡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第三,以更好地服务乡民为宗旨,建立健全常态化与长效化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谓常态化与长效化也即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成熟完善的过程,需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不断提高乡民们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总之,在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还有助于缓解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但是,乡村文化发展也存在乡村空心化造成乡村文化主体缺位,乡村文化发展活力不足造成乡村文化渐趋式微,以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完善造成文化服务与现实需求相脱节等动能不足的现实矛盾。基于此,要多措并举加速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回流,以技术赋能驱动乡村文化发展,并以文化需求为导向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