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需关系视角下农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引导策略探析

2022-03-14祝超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慢就业毕业生岗位

祝超超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就业是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更是个人价值转换的载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经济发展目标,为论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重要性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政府出台大量就业政策、搭建丰富求职平台帮助毕业生尽早就业,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发展形势、防控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就业价值观等内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供需关系失衡,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农业高校毕业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对就业环境要求高,“慢就业”“懒就业”现象更为突出[1]。

1 改善农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学者代表回信中提道: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农业高校毕业生应该心系祖国、牢记使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引导,在乡村振兴大考场上提交满意的答卷。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关系到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有着转换个人价值、体现与人成效、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关键出口

马斯洛需求五个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广大青年学生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实现人生理想价值,在学习中积攒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要在社会建设中凸显成效,因此选择一个适合个人奋斗的职业方向不仅是投身祖国建设,更是将个人所学所知融入个人成长历程中,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不仅是促进社会稳定进步,更是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关键出口,社会应充分重视学生对就业环境、就业待遇、发展前景等的要求,满足生存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有效的工作条件,引导广大毕业生在建设中发挥个人价值,促进社会哺育人才,人才反哺社会的良性就业循环机制,保证人才发展有平台、工作条件有保障。

1.2 落实高校育人成效的必要途径

高校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农业高校也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农业高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学校的培养定位、培养方式都有差别,新时代对涉农高校要求不仅是培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线农民,而要有知农爱农的情怀、技能,农业高校针对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原有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作为检验高校育人成效的出口关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大有作为是检验高校育人成效的必要途径。

1.3 促进国家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

乡村振兴战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重要作用,乡村产业发展、农产品电商、农业新技术推广等都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其中,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靠的是人才,迫切需要一支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农学类专业人才担起强农兴农使命,而农业高校培养的是以农为优势的人才摇篮,应结合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开辟施展空间,鼓励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选择有社会意义的就业方向,深入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深入乡村有利于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

2 供需关系视角下农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分析

2.1 从供给方解析“慢就业”

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上的供给方对“慢就业”现象有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求职理念、职业能力、传统观念的差异性导致“慢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毕业生不愿意到相应岗位就业,跨专业就业现象越发明显。

2.1.1 求职理念与现实需求的差距

当代大学生家庭环境优渥、生活环境舒适、就业途径多样,在毕业求职问题上基本是以个人体验感最大化为标准,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价值作为就业衡量指标的学生占少数,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工资待遇能支撑生活、工作环境舒适、同事氛围融洽是比较理想的工作。农学类专业大部分属于第一产业,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三产业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学生的求职理念差异性产生了“慢就业”现象[2]。

2.1.2 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差距

较研究生学习而言本科生专业学习基础薄弱,在专业的认知上尚有欠缺,尤其是农科类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偏差,造成对专业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能力、工作技能方面基础不够扎实,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中求职意愿又偏向于实验室科研或其他跨专业岗位,专业技能与求职岗位需求匹配度普遍较低,现代化的农牧业发展不再依靠传统的手拿肩扛,更要有专业的理论、过硬的技术作为支撑,目前农业高校升学率逐年攀升,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优势越发不明显。

2.1.3 传统观念与人才需求的差距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农业类从业人员占据人口大半,务农被认为是平凡而普通的职业,受传统因素影响即使对从事农业相关的产业就业人员也存在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振兴需要大批人才投身其中,在要求下大部分学生依旧很少选择基层农业就业岗位,每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基层就业公务员等岗位毕业生选择较多,但是受环境、薪资待遇、发展速度的影响深入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依然较少。

2.2 从需求方解析“慢就业”

2.2.1 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新兴产业不断萌生,加速市场需求迭代,在传统行业内也面临新型产业升级需求,对人才需求产生更高标准和要求,一方面部分学生虽积极参加面试,但受限于自身素质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目前企业对学历要求、专业技能、职场应对能力要求增加,导致学生就业胜任力薄弱,多次失败后造成被迫慢就业;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生活水平整体上升,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更偏向于寻找符合个人兴趣、满足个人要求的工作,对薪资待遇的要求不再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时间成本不纳入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衡量标准,更多的关注个人满意度及就业环境舒适感,造成主动慢就业。

2.2.2 产业升级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高校学生选择升学人数逐年攀升,2022届毕业生报考人数457万,同比2021年增加80万人次,受到整体大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深造,随着产业升级人才质量也随着不断提升,纵观全国研究生录取率而言依然存在较大竞争,大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岗位要求与个人能力需求之间的差距,需要继续选择不就业或暂缓就业提升自我,尤其是农业院校农学类考研率上升,其他大类考研竞争力凸显,同质化竞争下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不断缩小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差距,在学历成本上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慢就业现象进一步明显[7]。

3 农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影响因素

3.1 择业标准多元化,自我认知偏差

经济发展带来行业更新换代,同时衍生了很多新兴职业,面对新形态下的择业多元化,传统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产生偏差,误以为当前就业形式多样、舞台广阔、前景大好,想要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跨专业探索个人职业发展,实际上新型职业产生需要更贴合目标职业的素养和技能,跨专业就业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复合型专业背景、超强的工作能力,加之防控造成原就业人员失业,再就业形成较大竞争力,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反倒增加了择业压力。

3.2 专业基础不扎实,就业竞争力弱

农业高校每年招生效果不如其他类型高校,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多是分数不够调剂或就低报考,造成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强,大多数学生是为完成学业而学习,对专业的刻苦钻研程度不深;另外就业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不匹配,结构性就业问题明显,农业高校学生升学意愿强烈,录取情况良好,同等择业条件下相比升学成功的学生更没有竞争力,薪资待遇上的差距导致更多人害怕竞争选择继续升学提升求职竞争力而成为“慢就业”。

3.3 家庭环境较殷实,就业压力较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较2012年增幅达113%,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经济压力减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实现个人梦想,在家庭教育中对其就业要求降低,在就业教育指导方面也随着经济压力减小而逐渐弱化,让孩子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同家庭对就业要求上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生活条件改善学生对父母要求升高,要求父母要配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个人需求上更加关注个人情绪、个人压力,从而成为“慢就业”群体[8]。

4 供需关系视角下农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引导策略

4.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设就业岗位

自防控以来经济下行影响很多企业受到较大影响,政府为鼓励毕业生就业在西部计划、基层就业、公务员等政策性岗位上增设很多岗位,目前更多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稳定性强的就业岗位,但政策性岗位吸纳人口有限,政府应增加投入通过税收杠杆、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促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此类企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其次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要合力搭建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除24365外还要建立企业库,将所有相关企业信息统筹发布给毕业生,保持信息对称,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精准匹配;政府单位带头降低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入职门槛,针对农业高校或农业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实行专项补贴,以此促进农业高校或农学毕业生就业[10]。

4.2 企业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履职本领

企业对人才适应性要求高,“慢就业”群体在就业技能上还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要从学校到公司持续关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开设校企合作班、企业讲座等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中,将企业导师作为开展培训课程的主讲人,提供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实训,从源头上树立企业形象,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企业要更多关注学生专业知识而不仅仅是其他能力,进入企业后开设业务能力培训班,通过工作-总结-改进的路径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总结性文字,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加强对“慢就业”学生群体的指导,力争让“慢就业”逐渐转变为“争就业”。

4.3 高校注重培养质量,增加技能教育

学生就业是衡量学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就业就是出口关,就业质量和就业情况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作为高校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就业技能培训。首先要了解社会需求,不断研究职业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围绕社会需求在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各方面不断改进原有课程[5],开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与岗位需求相一致;其次新时代大学生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深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就业属于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窗口,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引导学生以爱劳动转为愿就业;再次学校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将企业导师引入职业技能的培训,将校企合作向培养学生就业观念上进一步推进,同时要完善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相结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3]。

4.4 家庭引导择业观念,合力促成就业

大学生慢就业的经济、精神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要充分运用好家庭教育在学生择业引导方面的作用,以家校联手培养学生健康就业观促进学生就业。一是家长要鼓励学生以个人劳动所得作为支撑本人的社会生存资本,在学生毕业时逐渐减少经济支持,关注子女的就业能力,在就业困难的形势下帮助子女寻求就业岗位助推尽早就业,让学生在担当家庭责任的意识下主动就业;二是要从小给学生树立就业意识,让孩子懂得一份职业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该以个人的贡献为社会发展做出成绩,要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个人责任和义务;三是家长本人要积极从事相关行业,给学生树立工作无贵贱、事业无层次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毕业后及时就业。

4.5 个人制定职业规划,夯实就业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就业需要在长期积累后付诸实践,在就业前应对专业背景、就业前景、个人能力有深入且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认同专业、认可企业、认识自己。学生入校时就要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规划划分成若干小段,分为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个人创新、注重品德修养等不同部分去完成,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知识竞赛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个人实践水平、参加校园活动提升个人各项能力,在大学期间不断推进学生完成目标实现规划;此外要加强学生对制定规划的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对就业意向有导向性作用,前期对市场了解深入、岗位需求明确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储备足够知识、技能等,就业指导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指导学生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规划[6]。

“慢就业”现象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现象,同时也是学生择业观的体现,是高校育人成果的重要展现窗口,大学生就业事关专业长远发展。二十大报告中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好就业兜底服务,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家庭和谐、个人成长,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我国农村发展进程、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只有将广大青年报国志、强国行引到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工作中才能建设更加美丽的中国,高校要了解市场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动牵头联合各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人才需求市场上的供需平衡[9]。

猜你喜欢

慢就业毕业生岗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