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对培养“审美的人”之启示
——以《学而》篇为中心

2022-03-14罗仪奎普洱学院云南普洱665000

名作欣赏 2022年18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孔子

⊙罗仪奎[普洱学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读了《史记·孔子世家》(后文简称《孔子世家》),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什么原因使史学大家司马迁“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祗回留之不能去云”?是怎样的人格魅力使太史公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之叹?难道是司马迁读孔子书且问学于孔安国的原因?为什么孔子不仅以其布衣身份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而且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仍然“学者宗之”?为什么现在他依然生活在21世纪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且其思想早已漂洋过海,影响世界各地?为什么孔子一生只想成为“君子”,但他在世时就被奉为“天纵之圣”,后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通过对《论语》的研读,笔者发现,孔子从平凡人成为圣贤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以一个平凡人的毕生努力成为君子,成就了一个有限生命个体在现世不断超越自我、绽放人性光辉的审美历程。“在孔子看来,‘君子’是经过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学识渊博而又谦虚谨慎,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且全面发展的人。”当代美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审美的人”,即“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可以说,“审美的人”与儒家的君子具有相同的内涵: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孔子的美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中。《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十六章,内容庞杂,思想丰富,主要涉及了学、习、乐、悦、不愠、自省、孝悌等,出现的人物除孔子外,还有其学生:有子、曾子、子夏、子禽、子贡。笔者通过对《学而》的反复阅读与探析,从中梳理了对培养“审美的人”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学习合一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仁”,如“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者安仁”(《里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理解是非常丰富的,而“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如何能达到“克己复礼为仁”呢?那就是“学而时习之”。《学而》开篇即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历史上很多学者指出,开篇就谈“学”,足以见出孔子对学的重视。那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与习的关系又是什么?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生而知之者”即“圣人”,天分极高。当太宰和子贡谈论说孔子是圣人时,他立刻反驳:“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因为孔子三岁丧父,不到十七岁丧母,他必须活下去,而且要实现人生志向,“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为政》),“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粮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所以孔子小小年纪就能自力更生,与他勤于学、习是分不开的。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仅是学到知识,且要在生活中适时实践,并掌握相应技能和为人处世之道。这一思想影响了他的弟子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所以,如果学知识,只是课堂运用,或应付考试,那还不如不学。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还特别强调学礼、习礼,传承以《诗》《易》为代表的古代艺术和哲学思想。“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为孔子后来成为鲁国有名的礼仪专家奠定了基础。《论语》中孔子和弟子们谈到《诗》达二十次。如《学而》第十五章,孔子与子贡以《诗》中句子来论及人的修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从五十多岁开始,在外漂泊了十多年,逐渐老去,终于回到鲁国,“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并不断发展,必须要有基本的物质保障,通过“学习合一”,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基本的谋生技能,才能逐渐了解自己的生命何去何从、明白人的使命和坚守。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绝不只是为了吃饭,所以孔子勇于承担使命,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谋道不谋食”(《卫灵公》)。

二、悦从中来

《尔雅·释诂》对“悦”的解释是:“乐也”,“服也”。但二者也有差别,悦是内在的,乐是外在的,乐是悦的表现,悦是乐的原因。《学而》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学习合一之悦、朋友交往之乐。“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孔子曰:‘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这是孔子善于发现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快乐,如由自然感发的喜悦、学习带来的忘忧之乐、陶醉于美善艺术的喜悦等,为我们展示了日常生活中平凡简单、无处不在的悦(乐)。

即使在最艰难困顿、与死神擦肩而过时,孔子也总是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并坚守自己人生的方向。孔子为了“仁政礼制”的推行,奔走于各诸侯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当孔子被困于匡地,他说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在宋国险遭桓魋杀害,他依然坚守信念,说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从孔子的言语及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生崎岖坎坷,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但他依然热爱生命,非常积极努力地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最好呈现。

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总是不随人愿,也感慨生活确如曹孟德所言:“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在《论语》中,孔子数次探讨悦(乐),与其人生之苦难重重形成鲜明对比。孔子在人世间饱尝冷暖,在礼坏乐崩的乱世漂泊不定,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生命的赤诚与热爱,他在认清了生命真相后,由内心生发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仁”的执着。人的一生,忧愁如影随形,但悦(乐)又何尝不是一生相伴的呢?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美丽的绽放——悲喜交加、美丑相伴。

三、始于孝悌

孔子反对别人把他称作圣人,因为他是学而知之、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君子。君子是孔子期待通过教育、实践来培养的人格典范。“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7次,在20篇里均有提及”。《学而》首章,孔子认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八章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普通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本领、提升修养,才能成就君子人格,所谓“勇猛精进,艰苦卓绝”,因为人的修养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努力所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习得,“美成在久”,不可止步。《礼记·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出生来到世界,只是一个“生物的人”,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走向违法犯罪之人,何尝不是“昔日之芳草”。所以“生物的人”只有通过后天不断地提升修养,才能成为一个形质兼具的真正的人。人性的完善随着修养的深化永无止境,直到生命尽头也没有停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于如何提升人的修养,有很多方式方法,但应该都开始于对父母亲人的爱。

孔子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关系,教人守“孝悌”,认为孝悌在君子人格养成中起着基础作用。《学而》第六章,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第十一章,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矣。”“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成人(仁)、走向君子之道的开端。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家庭是我们感知和体验人世的温暖、探索多彩世界的开始。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责骂他:“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试想,如果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爱,怎么期待他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因此,要养成君子人格,培养“审美的人”,需要从培养具有孝悌之心的人开始。

四、不离人间

我们知道儒家非常关注个人与他者、社会如何建立和谐关系,《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互动的产物。《学而》涉及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自我的关系等。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几次险遭不测,在陈国被困,发出“归欤,归欤”的感叹。孔子也曾感慨自己犹如匏瓜徒悬,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治长》)但他始终立足人间,面对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孔子与弟子在郑国走散,郑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听后认为非常恰当。孔子与子路在他乡奔波中迷路,孔子让子路去问路,隐者长沮嘲讽孔子,隐者桀溺劝诫孔子抛弃坏人乱世,一起做隐者。孔子神情怅然,说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这就是孔子,尽管他四处碰壁,困难重重,但他始终在人的世界,深知人的担当与使命,“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黑格尔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他看到了孔子一生努力的立足点:实际的世间。但这句话又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不能明白,真正的哲学是必须立足于并服务于“实际的世间”。所以雅思贝尔斯说:“如果我只是我自己的话,那我必然会变成荒芜”,“唯有在交流中,哲学的目的才能实现,所有目的之意义最终都根植于交流:对存在的领悟,对爱的澄明,宁静的完美境界”。当陆澄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王阳明说:“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既然生而为人,如果忽视或忘记了自己人的身份,逃避人世,如何去认识和理解人的生活?唯有立足世间,与他人相交相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通过毕生努力,将他们的人生领悟和生命觉解,真诚地保存在《论语》中,帮助一代又一代中国读书人认识生命、认清生活、努力超越、塑造完美人性。我们今天重视美育、实施美育,只有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才能继往开来。要了解和借鉴儒家美育思想,向先贤圣哲孔子请教如何培养“审美的人”,需要研读《论语》,即用优秀文化传统陶冶我们的情操,引导我们塑造美好心灵,真正做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356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 江建红、崔存明:《君子人格与儒家理想社会建构的现代启示》,《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第56页。

③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400页。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版,116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⑤ 胡奇光、方环海:《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⑥ 钟启文:《〈论语〉中的君子观念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汉字文化》2021年第10期,第40—41页。

⑦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9、26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⑧ 万丽华:《孟子》,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78页。

⑨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19页。

⑩ 〔德〕卡尔·雅思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⑪ 〔明〕王阳明:《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59页。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