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探究
2022-03-14丁建红贾洪梅
丁建红 贾洪梅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劳动者的使命。其中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是重要内容,对于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新时期的中职教育强调五育并举,对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中职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为当前中职教育提供了新思路,能有效提升中职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中职体育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效融合的一些策略,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职体育;劳动教育;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7-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7.008
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中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关注。中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任务,促进中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中職学校教学的关注点在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上,对于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关注不够。中职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还能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职业素养都有很大帮助,体育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当前中职教育中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来说,必须把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入中职教育和教学中。优化与融合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必须基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现实,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举措把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发挥其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一、更新观念,明确工作重点
新时期的中职教育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升学或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中职教育和教学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2020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于开展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体育与劳动之间有密切联系:劳动是体育产生的重要源泉,在现代体育运动的众多项目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劳动的痕迹,如标枪、铅球等投掷项目与古代狩猎活动密切相关;劳动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对体力和体能要求提高,使体育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体育也改变着劳动行为,参与体育活动使个体在强健体魄的同时,还能释放压力、调节身心,使个体以积极、热情的工作状态投入自己的事业,激发最大的劳动力和创造力。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教授曾说过:“体育最原始的是劳动,它有一部分就是从劳动过来的,体育课里也要渗透我们劳动教育的一些实践,让体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入我们日常的劳动中,所以我们要通过劳动教育,通过体育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新一代接班人。”
中职教育要转变观念,意识到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共性和联系,它们都强调学生个体的参与和力行,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态度观念、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有很大帮助。把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要结合中职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要求,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元素,创新教学形式,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二、重视细节,在点滴中渗透劳动教育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精力充沛、积极活跃,对于体育这门室外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也希望通过体育课释放自己,调节紧张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为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设计教学场地,也需要一定的体育教学器材,在此过程中就可以渗透劳动教育,如教师给学生讲明教学要求后,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布置教学场地,渗透劳动教育。学生在忙碌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辛苦,也能够体会“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劳动快乐。
每节体育课都需要借出、归还体育器材,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契机。为了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体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轮流进行,让学生体会这种不起眼的劳动也是在为别人服务,让其感受劳动的光荣和意义。对于体育课上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和表扬,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重视、热爱劳动。
三、鼓励创造,在操作中推进劳动教育
中职体育教学要求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开设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同时也能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不一定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单一的运动类项目容易使部分学生成为“观众”,失去体育教学的意义。但是一些有创意的体育活动器材学校又难以满足,这就需要学生发挥主体地位进行创造,实际上这样的创造对中职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也能锻炼其动手和创造能力。
例如,每学期的体育节是中职学生最期盼的体育活动节日,趣味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根据中职学生的优势,在体育节开始前可以征集运动项目,同时针对创意性项目鼓励学生展开创作,如加工废旧饮料瓶设计“趣味保龄球”项目;用废旧轮胎和纸箱做“四百米障碍”;用PVC管做跨栏架,安全又轻便。这一系列的创造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对学生的劳动锻炼,让他们感受劳动创意带来的收获,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劳动教育。
四、创设情境,在体验中落实劳动教育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学特别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符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实效。
创设劳动情境既能够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也是学生在体验中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以训练学生折返跑为主题的“簸箕收玉米”活动,要求学生进行25米的用簸箕运输玉米的速度比赛,不仅要“快”,更不能浪费粮食,这能够实现对学生爱护劳动果实的教育。而“独轮车运粮”项目,能够训练学生的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协调,特别是在“装车”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在此过程中,一些有劳动经验的学生,尤其是在农村经常参加劳动的学生表现特别突出。学生在这样的劳动情境中,能够感受到这些看似容易的运动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却需要经验和智慧。而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无形中会成为他们的榜样,使中职学生体验劳动的不易,也能够感受当今这些“运动”越来越陌生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鼓励学生一定要学好技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贡献。
五、点拨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观念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学生动手参与、体验,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要注意抓住教育契机,适时、适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品质。
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于搬运、收拢体育器材要制定相关的劳动制度。每次在体育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及时打扫卫生,对相关的体育器材要做好维护,并且把这些活动纳入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劳动表现作为重要参照,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科学的劳动观念。教师也可以利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联系与阐释劳动方法和体育学习方法、劳动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劳动精神与体育精神等,使学生理解劳动和体育之间的联系,在体育学习中热爱劳动,进而全身心投入个人的专业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强大助力。
落实五育并举才能培养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把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意识薄弱、师资力量不足、设施场地不完备、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通过发现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共通的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外延性和内涵性,教师要在实践中尝试融合两种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有机教育教学。从培养教育意识入手,实行先进教育手段,增强教学资源投入,完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中职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佛朝晖,张宇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成效、问题与建议——来自754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6).
[2] 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9).
[3] 周洪生,杨冰.陶行知体育思想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6).
[4] 姚蕾,李銘函.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之间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J].体育教学,2019(1).
[责任编辑 吕 媛]
366550190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