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

2022-03-14郭光文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潜心张富清新意

郭光文

一位老同志说:“当年我们南征北战,腥风血雨,谁曾想过自己的名与利、苦与乐和生与死、荣与辱”“要踏实做人,潜心干事”。这番话,值得深思。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要有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胸襟。这不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这份“不敢当”的背后,是面对成绩、荣誉时的冷静清醒,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觉悟修养。现实中,有的人做出一点小贡献,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热衷于评功摆好、表功“造势”,如此一来,人变得飘飘然,自然也就难以沉下心来做事。心存敬畏、虚怀若谷,才能奋发进取、干事成事。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担当。毛泽东同志说过:“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作为领导干部,作风要扎实,工作要落实。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担责,只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是不可能干出成绩、赢得民心的。当年,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硬是把荒岛变成宝岛,使群众逐渐摆脱了苦日子。谷文昌种树,短期内是难以看到成效的,但他愿意沉下心来、默默付出,去做真正于民有利、利于长远的事。像谷文昌那样,远离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干事,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要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操守。“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视名利淡如水,待事业重于山,才是做人的高境界。老英雄张富清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但几十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都不知情。1955年退役转业后,他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很多人不禁好奇,张富清老人为何一辈子深藏功名?他眼眶湿润地回答:“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低头不张扬,埋头躬身行,张富清的人生选择与坚守,真正诠释了“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崇高精神。

孔繁森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踏实做人、潜心干事,不是要人甘于平庸,在工作中无原则地回避退让、无是非地明哲保身、无作为地消极处世。相反,我们所讲的甘于低调做人,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克服浮躁情绪、摒弃私心杂念、潜心干事创业,像孔繁森一样,不以珍珠自诩,甘为泥土铺路,一个人终将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0日,有删改)

技法提炼

1.转换视角,陌生化处理

所谓素材运用上的陌生化处理,就是尽量回避众所周知的某则素材的表面含义,回避人云亦云的套话,将素材变形或转换视角,挖掘素材的新内涵。如此运用素材,就有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有了新意。如这篇文章运用了刘伯承的事例,对“常胜将军”这一则素材进行陌生化处理,变换视角,分析刘伯承这份“不敢当”背后“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胸襟”,发出“心存敬畏、虚怀若谷,才能奋发进取、干事成事”的号召。

2.对热素材做冷处理,开掘新意

考生运用素材时往往容易人云亦云,被舆论和当下的主流观点所左右,缺少自己的思考,反而使作文缺乏新意。對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独立思考,深入挖掘,力避庸常,入木三分。如这篇文章将毛泽东的道理论据和谷文昌的事例论据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挖掘,最后得出“像谷文昌那样,远离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干事,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分析入木三分。

3.联系社会生活,找到落脚点

个性迁移是灵活运用素材的一种重要方式,即在运用素材的时候,能在留心生活细节、关注社会热点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进行个性化迁移,作出个性化解读,使素材能以最细腻、最深刻、最独到的个性解读服务于中心论点的论证。如这篇文章将老英雄张富清的事例联系起了社会生活,“很多人不禁好奇,张富清老人为何一辈子深藏功名?”这里以人们的提问、老英雄的回答来进行解读与论证,诠释了“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崇高精神,让分论点“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操守”有了落脚点。

猜你喜欢

潜心张富清新意
张富清:初心不渝,老兵本色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旧皮箱里的秘密——张富清老爷爷的故事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新意
突出特色学雷锋“五老”潜心育后人
潜心筑平台 全力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