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

2022-03-13朱秋菊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化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项目化学习无论是从特点还是实施原则与路径来说,都符合新课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具体实施方式、路径的要求与期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其起点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或现象,自然融通了读写与多学科,是语文课程全面综合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项目化;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1-0017-03

【作者简介】朱秋菊,江苏省无锡市广勤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教师,一级教师。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要求“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提出了与高中阶段接轨的6个“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强化学科实践”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前提。“项目化学习”以“做中学”为本质特征,是开展学科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当成为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实施的应然样态。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资源,并依托这些资源中的综合性现象与真实问题,设计“项目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设计

首先应厘清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板块的设计理念、原则和组织形式,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活动探究,组织并实施好教材已有确定方案的综合性学习。以“阅读”为例,在开展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时,教材中的阅读篇目可以成为某一综合性学习主题背后讨论观念性话题的引文。例如,《秋天的怀念》与《背影》这两篇课文可以作为统编教材七年級下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板块中讨论“孝”这一伦理观念时的引子。除了教材确定的主题以外,整本书与校园文化生活是综合性学习项目的两大来源。

1.从教学实践中提炼综合性学习的学科项目

如果说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化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科化则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这类学科中与真实情境有关的问题时,学生需要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在做事中体现学科关键能力,在成果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整本书阅读可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示范,阅读一本书就是一项工程,整本书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要求高阶阅读能力和阅读的长程化,因此以项目的形式推进整本书阅读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在组织学生阅读时依次采取了阅读指导、样本精读、以写促读、批判性阅读、对比联读、主题化读写、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进阶设计模式。其中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设计了“《西游记》的世界观”和“《西游记》中的明代政治现象”两个跨学科微项目。

2.从校本文化中挖掘综合性学习的活动项目

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核。教师在设计活动项目时,应当将学生带入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短暂而表面的兴趣转变为对现象背后的规律或原因的反思。项目成果要与社会生活产生联系,同时反映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特点。

笔者所在学校属于江苏省无锡市东林教育集团,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前身系私立无锡竞志女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此前提下我们利用校史资源设计了一系列渗透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学习项目。例如,学校以“竞志文化”为核心,将“银杏”作为文化符号设计了“美育+”综合学习项目,每年金秋十月的“银杏节”成为校园里最盛大的节日,从音乐会到朗诵会,从劳动教育到主题写作,语文综合性学习渗透在校园活动的项目化组织中。

二、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

教学实践中对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一般有两种定位,一是作为学科学与教方式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二是作为学校开发的课程样态的PBL。在实践中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自然兼有课程和教学的双重意义。

1.基于教材体例,重构课堂样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突出了“项目化学习”的地位。探索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本质就是研究如何按照课标对6个任务群内容的规定科学设计具体的学习项目。大单元教学又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基础。为此,我们开发了任务单与复读课。

(1)以任务单重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将任务单作为连接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载体。语文课的任务单要体现能力层级,因此在设计中便自然靠拢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任务单中“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学习”这个情境。

(2)以单元“复读课”推进大单元教学。统编语文教材设计了“教学—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每个单元有主题,所选篇目的体裁、国别、时间甚至情感表达存在多元组合,留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重新整合教学篇目,形成主题更加集中的单元教学。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复读课”这一概念。所谓 “复读课”,设置于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既可以对单元教学主题进行提炼,也可以对单元中所倡导的阅读方法进行归纳,还可以完成以读促写的训练。以九年级上册新诗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不管是单篇教学还是群诗教学,都要围绕“意象”这一关键词展开。因此,我们将复读课的目标确定为进一步挖掘新诗中“意象”的内涵,探索“意象”的选择标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模仿创作转为独立创作,深化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实现以读促写。

2.基于知识建构,开发融合课程

我们基于语文学科以学科大概念和跨学科大概念的建构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并开展了项目驱动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八年级上册事物说明文单元为例,我们设计了以下微项目。

【项目】 “桥文化”主题研学项目

第一步:基于单元人文主题“文明印记”,以《中国石拱桥》为核心,串联《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中关于“桥”的说明语段(略),开展以“桥文化”为主题的研学项目。

第二步:依据三篇文章中“桥”的说明语段的特点,引导学生分别分析语段中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

第三步:揣摩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对于说明对象的意义,理解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应的是三座桥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

第四步:从建筑(技术与劳动)、园林(鉴赏与审美)、绘画(历史与当下)三个不同维度去理解单元主题“文明印记”。

第五步:开展无锡十大古桥寻访活动,以图绘桥,以文记史。绘图应该选取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参考资料:唐寰澄《世界桥梁趣谈》;王家伦、谢勤国等《苏州的桥》)

三、综合性学习项目化实施的评价

与其他课型相比,综合性学习的课型必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1.强化过程评价,促进课堂变革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技术。如何强化过程评价?在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基于小先生制的课堂探索。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教师是总设计师,每个人都是“小先生”。项目开始时每个小组都是专家论证小组,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协商后再划分具体任务,项目实施时人人都是施工者,项目結项时小组每个人都是评估方,对团队作品进行验收。

2.健全综合评价,推进项目实施

教学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随着新课标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学校以研学等形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实施,并设计相应多元量表来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思维发展和能力达成,并最终以一定比例纳入学期考核。还有一部分教师会把课前的3分钟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包括新闻短评、书籍推介和主题演讲等)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总而言之,逐步健全语文学习的综合评价,是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化实施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2]戴晓娥.大单元教学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基础[J].语文建设,2022(12):4-8,43.

猜你喜欢

项目化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