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护管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2-03-13黄园娥

北方药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服药

黄园娥

(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脑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缺血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死亡、致残的风险系数高,复发风险也大,因此对患者的危害程度较大[1-2]。临床上的分型主要是短暂性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损失、进展性、完全性脑卒中、边缘区、腔隙区域梗死[3]。由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问题,缺血和缺氧会使脑组织出现坏死、软化,而脑部动脉的狭窄是最重要的原因。患者会出现突然昏迷、意识模糊、言语不利等症状[4]。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仅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寿命,还会增加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有研究提到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药护管理是综合护理和药学知识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促使患者遵从医嘱,从而提升医疗效果[2,5]。因此本研究提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药护管理干预,以此来明确药护管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选择适合的80例来进行本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收诊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前随机分组,对40例患者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通过药护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为干预组。所有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估能够自我服药管理,均无精神及心理障碍者,研究配合度良好。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书,同意参与。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按时、按量分发药物,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宣教脑血管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注意事项;出院后每两周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服药情况、身体状况,叮嘱复查、配药等;干预组进行药护管理干预。具体如下:(1)加大健康宣传。结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向患者讲述所用的治疗药物的药理知识及效果,让患者及其亲属认识到所服药物的重要性,并且敦促患者亲属对患者服药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服药行为的无误差。(2)心理支持: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及时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药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以及对疾病的担忧,积极与患者沟通,疏导情绪,并且告知所服药物的药效从而增加其自信心。(3)关心指导:了解患者所服用药物的相关副作用、服药过程中的问题,将相关问题及时记录至个人健康档案中,促使临床医师能够及时调整药物,增加所服药物的效果。(4)加强培训考核:参与培训的药师针对相关疾病所服药物特点进行讲解,增加护理人员药理学机制方面的知识,并且通过考核才能上岗。

1.3 观察指标

收集本研究病例中一般资料信息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表现,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现居住地、文化水平、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有无医保;由本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记录干预前及随访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药物知识水平,主要调查项目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名称、类型、服药剂量、服药频次、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等,每项计分1-3分,得分与药物知识水平成正比;同时以问卷调查及电话访谈形式收集随访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表现,根据Morisky量表设计内容,共计8个服药项目调查,各条目总计8分,分值7分以上者为服药依从性高,6~7分为服药依从性一般,6分以下者为服药依从性低。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资料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现居住地、文化水平等各项指标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资料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及随访前后药物知识水平评估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药物知识水平评估得分均较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管对照组或干预组随访管理3个月、6个月后药物知识水平都有明显提升(P<0.05);同时随访阶段干预组的药物知识水平提升是更高于对照组的,t值为4.268、6.406,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药物知识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及随访前后服药依从性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表现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随访管理后两组Morisky服药评分均有提高(P<0.05),且干预组随访3个月、6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t值为3.751、8.552,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risky服药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第二大死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患者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疾病,出现昏迷、意识模糊、言语不利、偏瘫、偏身麻木等较为明显的问题,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生命[6,7]。如果治疗不当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到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复发多涉及药物治疗,而长期规律服药、坚持服药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患者在服用药物过程中由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其依从性较差,从而可能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进一步恶化[8]。既往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中,不同患者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疾病认知、药物认知等均为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9]。低文化程度患者对停药产生风险认识不足,擅自停药,难配合医嘱服药;长期、规律的服药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及患者身体好转后自觉无需服药等均影响服药依从性,因此,临床护理模式需要不断更新,适应治疗的需求,其中药护管理是一种临床医生、护士、药师三方协同合作的护理模式,提高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提高护理效果[5,10]。本研提出跨学科的护理模式,即药护管理,能科学、有效地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本研究发现,在随访3、6个月干预组的患者药物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这与本研究中的药护模式下的护理有关。参与研究的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从临床药师、医生处学习药物治疗方案、药理知识,采用多平台、多模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患者对于所服用药物的知识了解到位,也利于后期的服药。有研究发现,患者在进行护药一体化指导后,沟通加强,减少了纠纷,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11]。本研究中的干预组随访3、6个月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这与临床药师在指导护士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应急处置过程中,使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服务,从而减少患者对医护的不信任,也会使治疗过程中的依存性增加的结果是一致的[12]。护理人员是医院治疗过程中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其在临床过程中的作用意义重大。药护管理模式就是将临床知识、药学知识融入到护理人员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充分信任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病情的进一步改善。目前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患者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差,不仅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影响治疗疗效降低,同时也是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及患者本身的就医支出增加[13]。干预组的护理模式下,重视健康宣传,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用药特点告知患者及其亲属,让其认识到所服药物的重要性。加强与患者沟通,疏导情绪,增加自信心。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所服用药物的副作用,促使临床医师能够及时调整药物,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药护管理干预在长期需要规律服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能够提升其对所服用药物的认识程度,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