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高危药物输注中集束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及对不良事件率、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2022-03-13郭丹燕

北方药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外渗药品新生儿

鲁 丹,郭丹燕

(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在药品中高危药物具有极大毒性,用药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起效快、效果好,如不合理使用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后果,严重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新生儿科治疗中,因病情需要采取高危药物输注抢救、治疗、静脉营养时,需考虑到新生儿自身生理特征如不能有效表达、皮肤组织柔软细嫩、血管管壁薄管腔小、皮下脂肪保护性较差等,同时在高危药物治疗时,存在药液外渗、用药差错等情况,一经出现药液外渗,会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不仅增加新生儿痛苦,还可能发生医疗纠纷事件[1]。因此在高危药物输注治疗中融入科学的干预措施,可保证输注安全性。集束化干预管理主要以循证理念为中心,综合了有证可循的治疗、护理方法,应用在临床难治疾病中,可优化以往管理服务,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用药安全性和干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改善[2]。现分析集束化干预管理在新生儿高危药物输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新生儿均取自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中,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人数55例/组。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9例,日龄9~27d,均值(18.32±1.35)d,病程1~4d,均值(2.12±0.32)d;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日龄9~28d,均值(18.26±1.32)d,病程1~3d,均值(2.02±0.28)d;110例新生儿均对应1名家长参与研究,对以上资料整理比对,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需接受高危药物输注治疗的新生儿;②输注治疗时间≥72h;③患有肺出血、呼吸衰竭、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任何一种或多种疾病的新生儿。

排除标准:①伴有危急重症的新生儿;②家长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新生儿;③伴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干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高资历、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开展护理干预,严格依照医院规定和医嘱实施干预措施。

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管理干预,主要措施:(1)高危药品管理措施:①设置特殊专区保存高危药品:准备高危药品存放专柜;在专柜正面右上方粘贴“高危药物”的醒目标识,为医护人员用药比对提供便利;在专柜醒目位置设置红色警告线,将专柜包围,提醒医护人员此区域为高危药品。②对于特殊的高危药品,如氯化钾(10%)需采取密封药盒保存摆放,设置安全锁并详细记录,每天交接班时进行清点,由专人保管钥匙,做好交接工作。③可执行两人核对制度,对高危品摆放、配制进行规范,保证药品准确使用,在标签、巡查单上药品名称前添加“G”表示高危药品,引起注意。④药物配好后,需在药袋表面、接触药物的注射器外表粘贴好“高危药品”的标志,便于分辨。(2)高危药品使用管理措施:高危药品输注时,需由两人仔细核对无误后签名,在延长补液管两端粘贴红色的“高危药品”标识,便于与普通药物区分,防止错误连接。依照输注计划,对输注药物顺序进行科学安排。输液时注意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需交替输注,如长时间输注高危药品(多巴胺、静脉营养液),需为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输液部位每2~4h更换1次,防止对新生儿血管造成损伤。(3)高危药品外渗的处理措施:掌握不同外渗类型,掌握紧急处理技能。如药物外渗发生,需停止药物输注,不用拔针,取无菌注射器与原针头连接后在进行抽吸,将针头内、皮下组织药物全部抽出。

1.3 判定指标

①观察两组家属满意度:将满意度问卷发放给新生儿家长,问卷中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选项,回收问卷统计结果。②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皮肤损伤、药物外渗、血管损伤。③观察两组干预质量评分[3]:由科室自拟的量表进行评估,主要包含体征监护、高危药物管理事项、血管评估、药物输注监管、皮肤护理等,每项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证实干预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6.36%高于对照组81.82%,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例(%)]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的21.82%,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质量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干预质量评分包括体征监护(95.35±10.35)分、高危药物管理事项(94.35±8.65)分、血管评估(93.79±7.52)分、药物输注监管(93.78±7.86)分、皮肤护理(95.38±5.12)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高危药物为无固定使用剂量、安全指数狭窄、复杂成分,不良反应高的药物。高危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仅会发生不良反应,严重可威胁到生命安全。临床新生儿治疗中,因疾病特殊需使用高危药物治疗,如钾、硫酸镁、甘露醇、氨茶碱等,会造成外渗并发症的药物,如抗生素、肾上腺素等,因此为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用药安全性成为临床广大医疗学者主要研究问题[4]。集束化护理主要将不同循证医学支持元素相结合,应用科学方法、预见性思维对临床护理中问题予以解决,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证[5]。传统护理主要在问题发生后,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集束化干预管理主要对高危药品输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整理,拟定集束化护理措施,将以往获得证实的护理、治疗措施予以综合,对可能发生的高危药物使用差错、药液外渗等情况给予有效预防和干预,此种护理方式具有预见性和主动性[6]。

研究中在高危药物管理中应用设定专区、专柜管理、标识提醒、双人核对等措施,可对高危药物输注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管理、把关,防止药物混合摆放,将药物错误摆放情况予以降低[7]。高危药物输注治疗时,需对医护人员予以专业化培训,让其掌握紧急情况处理方式,并保证对新生儿实施有据可循的护理措施。有效管理新生儿输注的高危药物,将以往思维局限予以推翻,为新生儿高危用药安全性予以保证[8-9]。集束化护理的开展帮助护理人员调整了自身护理习惯,改变了以往以自身知觉、经验实施护理干预的情况,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自身专科护理水平快速提升,为新生儿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保证用药安全[10]。以往常见的输液不良事件包含皮肤损伤、血管损伤等情况,因高危药物会对新生儿血管和局部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皮下组织造成压迫,对血液正常循环造成影响,使骨筋膜间隔压力增加,严重者对神经功能造成影响。本院通过采取集束化干预管理,对护理人员要求提升,让其全面掌握高危药品药理知识、常规输注方式、剂量等,护理人员需定时对科室内情况予以了解,将自身责任感提升,并对小儿家长进行风险意识干预,使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预见性能力提升,保证科室用药规范,提升用药安全性,进而促进新生儿预后,减少护患纠纷。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满意度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干预质量评分高(P<0.05),证实集束化护理的中心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指导,将有证可循的护理计划落实到临床工作中,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应用,对高危药物的管理流程予以规范,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全面的认知高危药物输注时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注意事项以及处理措施等,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干预满意度和质量[11-12]。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高危药品输注治疗中,全面开展集束化干预管理干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证可循的护理方案,为新生儿予以优质管理,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护理人员更全面的认知高危药物输注安全性,在输注时仔细检查输注情况,防止发生不良事件,保证了新生儿用药安全性,同时给予科学护理指导。

猜你喜欢

外渗药品新生儿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