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联合家庭访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2-03-13朱云燕瞿晓密刘丹施海丹瞿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血糖微信糖尿病

朱云燕,瞿晓密,刘丹,施海丹,瞿艳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南通 226001)

糖尿病是三大常见慢性病之一,主要是由于人体糖代谢紊乱引起血糖持续性升高的疾病。研究[1]显示,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由糖尿病引起的其他合并症也明显增多。由于糖尿病需要终身用药,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后因自身对疾病认知的不足,未得到医护人员有效的管理,促使其在服药和功能锻炼方面的依从性较低,加之未能有效约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更易导致患者血糖波动,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2]。因此对这类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服务模式也在原先的基础上发生改变,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监测和反馈可以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4]。基于此点,本研究分析微信平台联合家庭访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南通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5 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5]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4)熟练使用微信;(5)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6)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糖尿病;(2)合并急慢性感染或严重感染者;(3)患有酮症酸中毒或急性并发症的患者;(4)合并自身免疫性、代谢性或遗传性疾病;(5)恶性肿瘤患者;(6)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南通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批准号:通中院[2020]字008。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发放宣传教育手册,指导患者饮食、运动和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内容,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诊;告知患者疾病复发的诱因,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出院后每间隔1~3 个月对患者进行1 次电话随访。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1)邀请专业团队进行糖尿病公众微信号平台的建设,保障各种微信功能在公众号能得到充分的调用,将微信小程序正式打造为本单位糖尿病护理官方平台。建立名为糖尿病健康指导群的微信公众号,定时发布每日食谱,并建立名为血糖恢复的微信群,汇总患者有关问题,并于群内学习、讨论以及解决。(2)成立小组:科室内组建干预小组,成员包含主治医师1 名、延续护理专职护士、病区责任护士以及1 名营养师,承担公众号的日常运营,所有小组成员均需开展延续性护理相关培训以及糖尿病的理论和日常操作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本研究,并提升其对公众号的使用熟悉度,以及护理意识转型,参与研究后明确分工。(3)家庭访视。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出院后的家庭访视,于出院后6 个月内每月访视1 次,评估患者血糖情况,调查患者的饮食、运动的合理性及用药、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1.3 质量控制 (1)设计阶段,选取研究对象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以减少选择性偏倚。对研究对象进行预调查,不断完善调查表的内容。(2)实施阶段,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表由研究人员统一完成,保证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和严密性。为保证研究质量,干预过程中由质控人员进行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保证入选对象无1 例失访。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1)血糖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AU600 检测FPG与2hPG,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并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以胰岛素用量。(2)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 个月后采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两组生活质量开展评估,涉及躯体、心理、社会和物质生活等维度,各维度分数0~100 分,得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高[6]。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如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则采用t 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 精确概率法、CMH χ2检验和秩和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干预前,两组FPG、2hPG、HbA1c 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比对照组更优(P<0.05),且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GQOLI-74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活动量相对减少,加之脂肪、烟酒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摄入使患者胰岛素受体发生功能障碍,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久而久之则发展为糖尿病[7]。尽管糖尿病可以通过药物将血糖基本维持在稳定状态,仍有部分患者随时间推移,治疗依从性逐渐下降,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研究[8]发现,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机体健康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临床护理观念也发生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认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院患者。既往的延续护理虽能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一系列健康指导,但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及时纠正患者在行为和认知上的错误,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9]。对此本研究借助微信平台联合家庭访视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比对照组更优(P<0.05),且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微信平台联合家庭访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分析其原因,通过微信平台不仅可以给予患者更加方便快捷的健康指导,还可以拓宽患者获得知识的渠道,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相关认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语言等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更利于患者接受,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同时,微信平台还为患者提高延续性自我管理的支持,利用微信小程序的提醒服务,帮助患者提高服药、锻炼和复诊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邵喜风等[10]结果一致。建立微信群,为患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分享彼此间的护理经验,互相鼓励,不仅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还有助于让患者主动参与社交娱乐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责任护士在家庭连续随访中,掌握患者的病情康复进展,及时发现患者现存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使之得到妥善解决,解答患者居家康复过程中的困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互联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上的应用也存在不足。一方面,在一些偏远山区无线信号仍然较差,不具备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在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居多,一部分人不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因而无法直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在干预过程中,仍有少数老年患者因为打字速度慢、微信功能操作不熟练、视力不佳导致阅读消息困难等原因不能较好配合,在后续研究中还望能与专业软件开发团队合作,进一步开发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使患者更加易于操作。另外,虽然医护人员在微信平台进行的糖尿病健康咨询存在的医疗风险较小,但毕竟不同于在门诊或病房进行的面对面咨询,除了医护人员自行进行风险的识别与把控外,对医护人员所提供的这种健康教育指导在法律上如何进行责任界定尚需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分。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微信平台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本研究仍存在较多的缺陷,样本量较少,数据不具代表性;护理随访的时间较短,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因此,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等,进一步证实微信平台联合家庭访视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糖微信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微信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