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逻辑:探究教师认知世界的新视角
——评董静教授新著《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研究》

2022-03-13李洪修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逻辑建构思维

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在自身教学认知的框架内进行教学决策并开展教学行动的。教师对教学活动要素及其关系的理性认知水平制约着其教学实践的水平。以往学界对此也多有论及,但大多局限在教师知识、个人理论、教学信念和教学智慧等固有的研究话语,而董静教授新著《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则用“教学逻辑”一词探究教师的认知世界,开辟了教学认知研究的新视域,并指出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教学思维发展的背后是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进化。全书共分为八章,层层递进,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一是系统阐释了教学逻辑的相关理论。首先,作者富有创造性地从内容构成、产生过程、功能、思维特征和发展等多角度剖析了教学逻辑的丰富内涵。同时,运用系统思维分析了教学逻辑的结构,指出教学逻辑实际上是对教师头脑中认知结构中各要素的调动和关联,教学逻辑反映了教师认知结构的丰富、深刻和紧密程度。其次,作者对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特征、价值、类型,以及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追问与解答。再次,作者对教学逻辑的思维运演过程进行了生动刻画,指出教师个人教学逻辑在运演过程中兼具共性和差异性双重特征。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将教师教学思维的过程可视化,找到了教师教学实践是其所是的内在根据。此外,作者还对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发展水平和模型进行了深入地探寻,指出教学逻辑建立在由不同认知深度、不同认知广度、不同认知策略丰富程度和不同主体觉知程度构成的连续统中。教学逻辑只有在由“识别—评价—应用”基本循环构成的螺旋上升中,才能实现不断跃迁。

二是重点探讨了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建构表现、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行动不是偶然的,教学逻辑是教师教学行动是其所是的内在根本规则。作者从动态分析的视角,聚焦单一教学问题和系列教学问题决策的过程,揭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建构表现。在单一教学问题解决中,作者以“学习任务的选择与组织”“学习任务的实施”等九大基本教学问题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问题的不同理解。在系列教学问题解决中,作者将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表现归纳为“讲练型”“解释型”“探究建构型”等不同的类型。同时,作者还对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个人生活史的追踪,既揭示教学逻辑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又为不同发展水平教师教学逻辑的跃迁指明了方向。

三是构建了教师个人教学逻辑合理发展的标准和对策。既往研究中,只有少数研究者提到了认知合理性的问题,而没有对其内涵及其标准进行系统深入思考。作者对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建构表现进行了揭示,真实呈现了教师教学思维的发展水平。同时,作者还指出教师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够知道并向他人讲清楚自己教学行动的理由,为自己的教学决策和教学行动进行辩护,而且能够保证行动理由的合理性。由此,作者提出教学逻辑合理发展的概念,并对合理发展的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提出教学逻辑的合理发展是合教学规律之理、合教学价值之理、合教学现实之理和合教学思维之理“四理”协调统一发展的结果。可以说,作者对教学逻辑合理发展标准的思考是对既有教师认知研究的突破。教师的教学实践不仅需要理由,而且需要正当的理由。教学实践只有建立在正当理由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教学实践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此外,作者还尝试提出促进教师个人教学逻辑合理发展的对策,为教学逻辑的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理路。

猜你喜欢

逻辑建构思维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