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2-03-13李亚
李 亚
(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 人类经验的获得有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两种, 直接动手做的实验等属于直接经验, 通过语言文字获得的属于间接经验。 戴尔强调位于“观察的经验”之中的视听媒介(影视媒介), 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 “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 形象, 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1], 对人类认知具有特殊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 影视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恰当地将影视作品作为课程资源引入中学语文教学, 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知识面, 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联想、 想象以及情感感知能力,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是人的感觉的延伸[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一系列学习任务群, 包括“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3]14-15。 信息化时代, 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教师将影视资源引入课堂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做到适度性与适用性的有机结合, 规避影视资源的负面影响, 服务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
一、 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
影视资源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服务。 郑国民教授等认为: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时, 分析情境、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是学生个体解决语言文学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4]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3]4。 它是对学生的语文知识、 语文能力、 审美情趣、 个性修养、 思维习惯等层面的综合评价。 影视资源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因此, 笔者认为, 引入的教学资源能否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服务, 是检验其价值和意义的最重要的标准。 余映潮曾指出: “一方面是规范课的形态, 即课型设计要得‘体’, 一方面是丰富‘课’的类型, 要创新现有的课型, 要创造全新的课型。”[5]影视资源进入课堂, 通过鉴赏可以与单纯的阅读相结合, 形成新的课堂样态,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对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引入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片段, 使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 对文中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人物语言有了非常直观鲜活的印象。 此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 会不由自主地将影视作品与文学世界进行对照。 原本只能通过想象呈现的社会风情、 人物形象、 建筑风格、 服饰器物等, 能够以直观、 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这样的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镜头语言的能力时, 也会让他们反观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本质, 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积累丰富的言语活动经验。”[6]再如戏剧单元中的《陈毅市长》《开国大典》等篇目, 可以通过影视片段的展示让学生对戏剧作品通过人物语言、 动作展示个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比单纯通过语言文字感知更为丰富。
二、 适用性和适度性原则
影视资源引入课堂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但是, 必须明确的是, 影视资源只是众多教学资源中的一种, 并不是所有篇目都适合引入影视教学资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必须坚持适用性原则, 即便是适合引入影视片段的教学章节, 何时引入、 引入多少也是教师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就何种内容适合引入影视教学资源, 笔者对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 河南省偃师实验中学、 河南省洛阳地矿双语学校、 河南省洛阳市华阳中学这7所中学的20多位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 受访教师普遍认为, 影视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多在小说、 戏剧单元。 这些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往往不在于字词等基本语文知识范畴, 多偏重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素养的培养。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不同, 它是需要多工种、 多部门共同协作创作完成的综合艺术。 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有文学美, 还有音乐美、 造型美。 然而, 无论怎样优秀的影视作品, 都不能取代文本阅读。 因此, 笔者认为, 如果篇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字、 词、 句等, 则不适合运用影视教学资源。
此外, 影视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还要遵循适度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 影视片段引入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 即便是在小说单元、 戏剧单元, 也不宜过多地采用影视资源。 频繁使用, 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还会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喧宾夺主。 影视片段选取的长度也不宜太长。 一些教师在讲小说单元时, 整个课堂变成了电影、 电视剧观摩课。 表面上看, 学生的兴趣很高, 观看也很专注, 但是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学活动变成了放松精神的普通观影活动[7]。
三、 影视资源的获取途径与方法
电影诞生于1895年, 距今已近130年。 如果从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建立算起, 距今也有80余年的历史。 其间, 产生的影视作品浩如烟海。 互联网的普及, 使影视资源的获取更具可及性和便捷性, 为教师收集影视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 然而, 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如: 可获得的影视作品数量庞大、 种类繁多、 质量上参差不齐; 影视资源收集时间成本高, 可操作性不强; 部分一线语文教师的影视知识储备不足, 影视素养和甄别能力有待提高等。 可见, 影视教学资源的收集与积累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
第一, 教师要熟知教材篇目, 知晓哪些篇目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资源。 在生活中事事留心、 时时在意。 教师日常观看电影、 电视剧作品时, 要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 及时记录并收集好资源以备后用。 第二,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电视有目的地搜集影视教学资源。 风行影视网、 火星影视网、 电影天堂等大型影视网站可以搜寻到许多优秀影片作品, 供教学使用; 哔哩哔哩网、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也是获取影视资源的有效渠道。 第三, 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有意识地补充影视常识。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笔者认为, 这里的媒体素养包含影视素养, 且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与语文教学存在一定内在关系。 因此, 掌握必要的影视基础知识, 有助于提高教师影视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能力。 《电影名片鉴赏》《世界经典电影鉴赏》《世界优秀电影赏析》等都是影视艺术入门的好教材, 广大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简明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视史》等丰富影视知识、 提高影视素养, 具有一定影视艺术素养的教师还可以适当给学生普及视听语言、 电影蒙太奇等相关知识。
四、 影视资源的甄选、 整合与风险规避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恰当合理地将影视资源引入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也必须明确, 影视片段引入教学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若运用不当, 其消极影响也是十分突出的。 选择什么样的影视资源, 如何整合这些资源, 如何将影视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 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优秀的影视资源?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不能简单地用纯艺术的标准来衡量, 要考虑其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些影视资源有多个版本, 要对其进行甄选, 可以选择忠实于原著、 艺术价值较高的版本。 有的影视资源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运用; 有的则需教师进行必要的处理, 使之更适合课堂教学。
影视资源具有形象、 生动的特点, 往往是具象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 影视作品天然具有弱化文学想象、 固化文学形象的弱点。 部分影视作品囿于改编者的水平或主观倾向的制约, 还会产生意义误读, 给教学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 教学切忌以影视片段代替文本阅读, 而应将影视教学资源与文本有机结合、 互为补充。 教师要始终明确, 文本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影视资源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