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2022-03-13陈哲思黑玉清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科技农业

张 玲,陈哲思,陈 雯,黑玉清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35)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国家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吸引更多投资者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本研究从协同理论视角,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联动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两大政策节奏,合理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时间和力度,构建相互促进、关联、协调的运行平台,并提出包括组织保障、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内容的配套机制,从而探索破解这些年我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和深层次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起到支撑和助力作用,走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乡村振兴与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道路。

一、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

我省大多数农业科研团队和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主要从事粮食、棉花、石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技术创新。尽管多年来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创新力量的布局和学科结构仍以传统产业和传统学科为重点,以优质农业发展技术、大健康等特色农业技术的供给为重点,农业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术、新业态及新产业开发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等方面创新不足,难以对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二)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滞后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学科的划分,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的成果大多由单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所主导。虽然随着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产业集成创新政策的实施,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仍被细化为单一的小群体,产业技术创新的集成化和系统化程度仍然不高,产业技术的单位分工、产业链分工和学科分工不明确,在产业集成创新方面,技术集成转化和协同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值得关注的是,我省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效果明显,在未来可能对推动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传统

我省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的主要方式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或者以科技成果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更多的要考虑科技成果的应用对象,农户或者农业企业,要适合分散农户的技术需求,即在农业区域建立“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农业示范田;目前,较为普遍的转化方式是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现场进行技术推广,效果较好,但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进行大规模集成应用的需要来说,这些方式不能实现相关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目的。

(四)科技创新要素配置错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要素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科技创新机构和人力资源要素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不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向优势地区高度集中集群发展的要求。科技要素只有与产业资本、资源、市场等发展要素相协调、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发挥技术优势。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突破“城市创新”到“农村转化”的道路,打破城乡分割,引导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向农村发展核心领域推进,在产业集群优势领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国家创新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力量的融合,加快研究领域的整合与转型,在转型中发现创新需求,加快有针对性成果的创新应用。

二、乡村振兴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分析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下,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新时代智能依附型农业推进,由对产量的要求转变为对质量的严格管控。面对新要求新趋势,农业科技创新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绿色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农业发展的社会需求、经营模式、产业路径、要素配置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日益明显。在品牌的引导下,农业生产正在从产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同时要引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第二,农业竞争正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竞争,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第三,农业产业发展正在摆脱传统农业资源的局限,向农村资源综合开发方向发展,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和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进产村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五,区域农业开始从综合产业向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有选择性的发展,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集中,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高地。

(一)技术层次化和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和多样化的农业休闲服务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温饱阶段的大宗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很多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阶段有了非常大的推广和发展,如食用菌、种苗、中药材、花卉产业,同时,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此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类型、质量、功能和目标不断丰富,对农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层次化、多样化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的供给,还要提供特色产业的开发技术;不仅要提供农业增量技术,还要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

(二)技术高度集成和体系化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正朝着与产业链紧密相连的纵向联合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经济、资源循环的生态循环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不再像传统的小农经济那样只满足单一技术的需要,而是需要生产环节的良种与规律的匹配,还需要农艺与机械化、生产与资源生态建设等技术的匹配。根据产业整合、循环利用和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追求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为农业绿色化、综合化、循环化、一体化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三)成果转化应用的精准化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导下,我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水平全面提高。为了满足农产品层次化、多样化的需求,大多数经营主体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优势,实施特色优质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营销,通过订单和电商物流实现精准供应,农产品供应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技术供给也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要素的整合集聚化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在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牧区和特色小镇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地产业格局进一步分化,产业特色优势区相继形成,产业集群高地不断涌现。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将进一步引导需求、信息、资源、科技等要素的集聚。各种要素集聚发展的结果是,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功能将从产业发展中心向市场交易物流中心、产业人才与技术交流中心、产业资本形成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扩展和提升,这必将打破现有农业资源均衡配置的局面。科技创新主体进入产业集聚区,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有针对性地创新和技术推广活动,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技术等多要素协同化

跨界和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特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城乡、产村和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从农业资源开发到农村资源开发、从传统农业生产到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的过程,从单一生产价值增长到生产、生态、生活价值同步提升。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不仅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农村建设、环境美化等综合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规划创新、文化创新和环境创美,还需要农业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联系,以及科学技术、文化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是对现有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改革,需要有强大、持续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推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培养农业新型农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构建思路。

1.内部动力

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他们在某种目标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创新基础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行为。

2.外部动力

市场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不断创新。这种外部政策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和财政支持,以及外部市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形成了外部环境激励,可以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协同联动的实现路径

1.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

要改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局面,推动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效手段和路径。科技供给侧改革应坚持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和结构,提升优势,弥补劣势,在不断增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供给,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技术协同创新

打破现有技术创新学科和部门的划分,按照农业产业全过程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加快围绕产业现代化建设创新链、技术链和支撑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不仅要在生产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集成,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合作,而且要创新和构建各环节技术相互匹配、整合、支撑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为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现代高水平技术支持。

3.加快创新农业成果转化推广方式

传统小规模农户只有进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必须从新型经营主体出发,对传统技术模式进行改革,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来完成。生产具有高水平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只有在现代农业体系中才能真正满足其技术需求,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再创新”,技术得到改进、再整合和再成熟。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形成符合其特定生产条件的稳定的有效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精准化供给和高效化应用。

4.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农业创新人才同乡村创业人才紧密合作,形成自上而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体系,搭建创新与产业的桥梁。

5.加快打造科技振兴乡村示范样板

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乡镇、村为重点,强化先进技术集成,并以规划为先导,充分挖掘乡村建筑、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推动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和产村城融合,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生态景观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科普康养农业,要突破单项技术供给思维,将多学科技术进行有效集成、软科学与硬科学相结合、技术支持与文化创意相衔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和技术辐射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