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背景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22-03-13温帅凯杨宪敏张珏楚
温帅凯 杨宪敏 姜 奇 张珏楚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印发了《 “十四 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智能制造正式提上日程。作为一种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智能制造对于我国制造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对于我国提高经济发展构建产业格局,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想保证智能制造业始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必须满足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为适应智能制造,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为此,针对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人才需求,进而进行定向培养,对于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技能人才需求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物、信息、能源、材料等技术领域不断涌现出颠覆性科技成果,在先进的制造技术加持下,这些科技成果的融合转化效率不断提高,并推动制造业走向高质量、低污染、智能化发展,智能制造应运而生。智能制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的技术手段,对以往的制造流程起到了重要的优化作用。智能制造通过智能化的连接、集成以及基于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分析判断,把以人为主进行决策的模式,转化为由机器高效进行的信息反馈,进而实现了精准决策和高效运作。智能制造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将影响着我国制造业强国梦的实现。
智能制造时代,制造业最大的特点是 “智能” ,在这个阶段,更加 “智能化” 的机器在生产活动中将得以广泛使用。但是,智能制造并不意味着智能机器取代人类,而是对人才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制造时代需要的是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顶尖的技术水平、多元的综合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等特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将成为支撑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的关键因素。《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政策,再次强调了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核心推动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人才驱动必不可少,要着力培养多用型技能人才,走人才引领发展的路子,把技能人才培养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困境
1.培养结构不合理,结构性问题凸显
人才培养的结构性问题是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当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我国人才资源的总量居于前列,但 “质量” 还不够强,人才资源不够均衡,高素质层次技能人才偏少。 “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 。技能人才存在明显的有 “高原” 无 “高峰” 现象。高素质技能人才发展与智能制造、高端产业的适配度存在差距,高端新兴产业技能人才、技能领军人才短缺,大国工匠、大师级人才数量偏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新时代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而创新的主体必然是人才。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社会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科技产业领域,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方面,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还大量存在卡脖子问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还有待全面提高。同时, “十四五” 期间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从重规模、重数量向重素质、重能力、重贡献转变,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有相应的调整与变革。总之,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才在促进生产率提升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作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培养内容单一,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智能制造的 “智能化” 提升了产业技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专业的技能人才培育要基于产业需求。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去向是企业,因此企业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者。然而,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还存在职业素养不够高、操作实践能力不够强、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但离职率总体偏高,究其原因则在于爱岗敬业精神的缺失。当今时代,企业对自身的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视,职业素养也就成了企业的用人标准之一。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清晰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引,缺乏 “工匠精神”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许多学校把学生的理论、技能等内容作为主要的教授重点,对于学生职业素养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许多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责任心不够强,即便是有专业的技术,但是却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智能制造时代,更需要充分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引导他们做到精益求精、专注细致等。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应该被重视。
长久以来,我国职业院校遵循的都是既定的课程和内容培训,专业知识的教授是单一且传统的。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轻视了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岗位更迭速度也在加快,高职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仅掌握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受限,会限制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职院校缺乏对高职生职业创新技能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在创新技能方面既没有很好地进行训练,也没有有针对性地加以提升。就高职生的教育而言,学生往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既定程序学习,按照课本上写着的方法来提高技术技能,缺乏进一步探索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各大院校虽然都有落实,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短缺、教学任务繁忙等原因,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创新创业的实践,高职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真正进入实践环节还存在诸多困难。
3.培养体系缺乏合力,与智能时代接轨不畅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 “断头式” 培养的现状虽然正在逐步扭转,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进,职业本科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有所突破,但中高职、本科、研究生循序渐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还未有效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土壤仍不丰沃。尤其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全国上下号召鼓励重视高素质技能教育,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扶持鼓励,营造与智能制造相匹配的环境,但目前部分还处于宏观理论层面,落地的具体实践性、可操作性有待检验,职业技术教育与政府、企业多方联动、联合发展的平台有待挖掘。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客观认知还不够科学,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其并没有产生兴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职业技术学校的吸引力始终没有提升。
另外,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味地依赖过往的教学经验,对于产学研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没有很好地与有关企业进行对接,缺乏共同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对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效果不能得到保证。从中能够发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机制,存在许多问题。当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多数职业院校更倾向于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但是,愿意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往往缺乏一定的实习培训条件,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的经验、相关实验基地建设、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与学校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有条件的实体企业来说,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却远远不够,导致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供需矛盾。许多企业,仅仅是把观念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等方面,对于人才是否能够得到培养,是否针对教学制定相关计划、配备相关资源,都缺乏积极性。
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1.打通培养链条,构建技能人才线性培育机制
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涵盖多方面,不限于对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或培育,其整个过程还涵盖了对人才引进流动、评价使用、激励等一系列线性环节,深化对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对此创设全面而有效的系统培育机制。一是要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要针对技师以及高级技师等,通过开展试点等方式确保优秀的技能人才能够得到挖掘。对于高级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等,要开通绿色通道,如高级工、技师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可按照大专、本科学历享受待遇。二是创新技能人才激励机制。重视大赛激励作用,对技能大赛中有卓越表现的选手,职业院校可以自主考核入编;支持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建立股份制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三是发挥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引进带动作用。我国科技队伍一直存在着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顶尖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并且很难在短期时间里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主动地吸引国外优秀人才,鼓励他们参与我们的科技强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如 “千人计划” 、 “百人计划” 以及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等,不断探索更广范围更大程度的人才引进机制。并且技能人才本身也包含着 “稀缺性” “趋优性” 的特性,他们作为生产要素在广泛范围流动,在自由市场的环境下会自发趋向收益更高、发展环境更好的地区。因此需要对技能人才引进提供政策环境支持,继续完善人才引进的各项配套政策,增强本地区对引进人才的吸引力和包容度。
2.以综合技能提升为本位,深化 “三层次” 培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 围绕区域发展水平,结合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梳理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依据职业及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构建出具体化过程化的课程体系,从而落实以基础、实践、创新为主的技能人才三层次培养要求。一是对于基础理论课程方面,要强化公共基础知识以及职业精神等课程的设置,确保学生在职业道德等方面充分学习到位。二是实践课程方面,要重点对学生综合技能素质进行培养,依托技术项目结合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师资水平决定教学效果。为了确保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能够紧跟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能够紧密联系市场发展,需要建设高素质、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的 “双师型” 师资队伍,也可以聘请行业专门人才或者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者来学校授课,通过与企业的双向流通,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增加 “双师型” 教师的比例。三是创新思维课程方面,创新是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动力,将创新精神与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把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转化为智能时代 “高技能” 的强大驱动力。例如,在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社会逐步 “智能化”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敢于大胆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发展。
3.加强校企合作,助力技能人才协同培养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一起合作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最近非常火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学校而言,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可以缓解学校的资金压力和就业压力。针对当前存在的师资、实训设备、校企沟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加强合作与沟通,加大政府投入及保障,有效化解校企之间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的目的性很明确,培养出的人才实践技能水平更高,因为在校企合作时企业会提出严格的要求,学校会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教学,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更有针对性,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学校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定期组织师生到企业学习,企业师傅到学校开展教学,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快速提升自己的机械操作技能水平,这样学校才能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也能收获更多符合岗位要求、适应企业未来长效发展需求的高水平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 “职教20条” 也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域的覆盖面,确保打造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职业教育体系。在 “双高计划” 中,提出在2035年之前打造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院校。在这样的要求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于自身优势,不断强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发展过程中与产业以及就业等环节的匹配度和融合度。要通过与企业不断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利用订单式、项目式等培养方式,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就业平台,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实现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学校要重点强化对最新行业信息的掌握,加强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工艺的应用,确保满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全面提高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内涵,以聚合之力形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泉涌不断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