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
——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

2022-03-13李永彩

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群众

○ 李永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社区党组织组织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组织力,即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内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及组织优化的能力;二是对外组织力,即社区党组织领导群众、团结动员群众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客观需要。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现场访谈等方式,对湖北省十堰市主城区的7个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力求发现制约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一、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十堰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加强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城市社区治理的主线,把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最坚实的力量支撑。通过“双报到、双报告”工作机制,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社区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解决基层治理难题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总体上看,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也面临着现实困境。

(一)社区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不足

一是政治功能弱化。社区党组织承担着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存在重事务性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甚至以具体事务代替政治工作。本社区党员开展活动多,面向辖区企业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开展活动少。开展活动的形式以志愿服务、上党课等为主,重“痕”不重“效”,活动实效不佳。有的把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填表格、报台账上,有的用“展板党建”来代替党建实际工作落实,形式大于内容。有的墙上挂的制度、宣传画册多,但指导党员学习不够、理解政策不深不透。这些现象的存在,实质是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的表现。

二是行政化倾向突出。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在实际运行中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容易出现党务与行政事务权责不分的现象。一些社区党组织过多承担了上级安排的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行政性事务,分散了解决居民诉求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引导居民自治作用发挥不够,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度、参与度不高。这样,很多矛盾积压在社区,“维稳”成为社区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社区干部往往遵循“只要不出事”的思维逻辑,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维稳”,一些群众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可能“被忽视”。这种倾向弱化了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二)社区党组织社会动员力不足

一是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有待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早已达成共识,但党政社群多方参与、共建社区的治理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从参与热情看,表现为冷热不均,党政组织参与积极性较高、社会力量参与度偏低;在职党员、包联单位有“双报到、双报告”的规定,相对其他群体参与热情高一些,退休党员因年龄及身体原因,参与社区活动热情比在职党员低;在常住居民中,退休干部、中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要高于年轻人和流动人口,大多数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意愿相对较低;辖区社会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很多社区已将“两新”组织引入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里,但“两新”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还停留于社区“大党委”兼职的党委委员参加社区会议的浅层次上。

二是社区权力、资源与责任的失衡制约了动员效能。近些年,国家治理的重心不断下移,社区肩头的责任越来越重。从理论上讲,社区责任的加重,应伴随权力与资源相应的增加。然而,在实践中,权力和资源并没有直接到达社区,出现权责严重不对等的现象。“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现实制约了社区动员的效能。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社区人财物都很匮乏,社区干部普遍感觉力不从心,开展工作困难,如果没有下沉党员及时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很难守住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日常工作中,社区还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社区干部经常超负荷工作,疲于应付。社区责任与权力资源的不匹配是导致社区社会动员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社区党组织自身战斗力不足

一是教育和管理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首先,不少社区存在党员“失联”和“隐身”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党员“失联”。调研发现,张湾某社区有500多名国企退休党员,组织关系在社区,但本人长期居住在外地,实际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因长期在外地工作,房子卖掉了,不在本社区居住,但组织关系没有转走,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规定交纳党费。另一方面,部分党员长期“隐身”。有多名社区书记反映,有些企业对党员下沉社区这一工作制度没有硬性要求,企业党员不在社区报到。有些学校、医院的党员,因为工作原因,即使在社区报到了,也基本不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这些“隐身”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教育管理党员的创新办法不多。个别社区党组织活动缺乏新意,号召力不足。部分社区党组织的思想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内容过于单一枯燥。有超过半数的党员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性不够。

二是社区党组织基础不牢固。首先,社区党组织队伍力量有待加强。调研的7个社区中,总人口最少的有1万多人,最多的有4万多人,但从事具体社区工作的党员人数大多不足10人。社区除了以两委班子成员为主的工作队之外,其他辅助力量作用有限,社区党组织承担责任过大、事务过杂,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实困境。虽然每年也发展党员,但数量太少,有些社区还可能分不到名额。此外,社区因为工作压力大、薪酬待遇低,干部流失问题逐渐显现。其次,社区党组织能力素质偏低。社区工作要求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多面手。近年来,社区党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党务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随意性较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业务标准和工作机制。

二、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路径

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既需要从内部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也需要从外部整合多种力量,提高社区党组织领导力、服务力、凝聚力。

(一)打造过硬队伍,夯实社区组织基础

一要选优配强社区书记。社区书记是社区大党委的带头人,是推进社区发展的“关键少数”,不仅要有较好的沟通协调、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要把社区书记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打破身份、职业界限,从复员退伍军人、务工人员、社会工作者、大学生、退休干部职工等群体中选拔一批社区工作者,再从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中选拔社区书记。对没有合适人选的社区,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或者副书记。在选好社区书记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教育、管理、培育。从调研的社区看,社区书记普遍学历不高,或多或少存在“本领恐慌”,需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能力。2020年湖北省出台政策,规定连续任职达6年以上、表现优秀的社区书记,按程序可聘为事业编制人员。为正向激励社区书记干事创业,各地组织部门要把这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社区书记的有力领导,还要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社区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好各种党员活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在活动和学习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其次,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社区工作党员的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稳步提升其待遇和保障,想方设法破解“留人难”的问题,逐步提升社区工作者学历和业务能力。完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调级、评优、续聘的重要依据。

三要发挥各类组织党员作用。一是用好“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社区和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既让党员联系了群众,又化解了社区在遇急难险重任务时人手严重不足的困境。社区党组织与包联单位要以党组织为纽带,共商社区发展大计,共抓社区党建工作。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完善下沉党员考评机制,不单纯以志愿服务时长作为衡量标准,更注重志愿服务的质量,从而提高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的效益。二是扩大社区党组织覆盖面。要发挥社区大党委、党支部、党员三大主体作用,发动“两新”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中的党员力量,扩大党员服务覆盖面,拓宽党员发挥作用平台。

(二)强化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凝聚力

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有赖于社会功能的发挥,社区党组织要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暖服务凝聚人心。

一是建好服务平台。服务群众是社区党组织的的重要职能。打造服务型社区党组织,提升服务质量,首先要把服务平台搭建好。其一,优化服务阵地。目前,十堰城市社区普遍规模较大,可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在住宅小区建立党群服务站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引导公益性、服务性的“两新”组织优先承担社区为民服务项目。居民既是社区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社区的主人,应积极探索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如,龚家湾社区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就是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典型。其二,建设智慧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形成线上线下互动,使社区服务更便捷、高效。如,源园社区引进智慧社区平台,收集民意,为居民提供了智能、精准的服务。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紧扣“提高为民服务效率”这一目标,与时俱进整合社区职能,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其一,构建大服务格局。由社区大党委统筹,构建起由包联单位、下沉党员、业委会、物业公司、团委“党团员志愿者服务站”、妇联“妇女儿童之家”、驻社区民警等多方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其二,做实“收、办、评”工作法。做实“收”字,倾听社情民意。通过社区干部“查”、下沉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访”、群众“报”等方式收集群众诉求,保证群众诉求高效反映、及时办理、快速反馈;做实“办”字,推动问题解决。将社区搜集到的意见建议及问题梳理后,根据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办理。社区层面不能办理的及时上报街道,请上级党组织帮助办理,属社区干部办理的,交由社区干部办理,需发动下沉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办理的,通过“双报到”平台以任务形式下发给下沉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办理;做实“评”字,提升工作质效。社区和群众对诉求办理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打分,评定结果与社区党员、干部评先推优挂钩。如,茅箭区等多个社区采用了此工作法,有效解决了服务“不接地气”或“供需错位”等问题,值得推广。

(三)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一是调动居民自治能动性。人民群众是主体,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离不开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要深化居民自治实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社区议事规则,推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建小区“有话好好说”民调室,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开展群众精神文化活动,培育文明家风,努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党建+邻里中心”“爱心超市”等社会治理项目,提升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政策制度和热点问题寻找切入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社区治理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二是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应共同担负起责任,实现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党建与社区党建有效联动,共商社区发展大计。在驻辖区单位、“两新”组织中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公开承诺等活动,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的组织统领和党员骨干的先锋示范作用,以党建带动社区发展。依托党建微信群、辖区单位交流群等平台,吸引驻辖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有效解决社区人、财、物力量不足的问题,实现社区共治。

三是让多方联动“动能更强”。构建“区委-街道党工委 社区大党委 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联动的组织体系,上下共同发力,使组织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工作更为顺畅、服务群众更为有效。建立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居民委员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的议事体系。紧抓楼栋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最小单元”,形成“社区工作人员+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下沉党员、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的楼栋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的“先锋员”和群众“贴心人”的作用,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物业服务中心、小区党支部和邻里中心的活动阵地,把“三方联动”做实做细。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群众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